雲南曲靖高鐵智慧物流園區規劃案例

雲南曲靖高鐵智慧物流園區規劃案例

一、項目概況

項目位於沾益主城區西北側的沾益工業園內,沿北繞城高速下口與沾大路兩側佈局,項目用地面積735畝。園區距滬昆高鐵曲靖北站約6km,距貴昆鐵路沾益新火車站5km,緊鄰曲宣高速及工業區。項目選址既在城市邊緣,又比較靠近客戶群,距曲宣高速沾益立交口又近,交通條件優越,是各種運輸方式的貨運聯結點。

雲南曲靖高鐵智慧物流園區規劃案例

園區位置圖

二、產業背景

1、國家層面

國家調整與振興規劃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優化物流業發展的區域佈局。根據市場需求、產業佈局、商品流向、資源環境、交通條件、區域規劃等因素,要重點發展九大物流園。其中,以成都、重慶、南寧、昆明(不包括在物流二十一節點內)形成的西南物流區域以加快改革步伐,進一步推廣現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技術,改善區域物流環境,縮小與東中部地區的差距,曲靖市作為雲南第二大城市,滇中城市群的重要城市,也是滇東門戶城市,交通物流優勢明顯。

雲南曲靖高鐵智慧物流園區規劃案例

中國九大物流區

2、省際層面

沾益區未來物流發展應緊緊抓住滇中城市經濟圈產業佈局與物流發展指引,積極依託自身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圍繞能源、機械裝備、特色農產品三大方向尋求突破口,發展與滇東第一門戶相匹配的物流及相關產業功能。滇中產業聚集區的總體目標為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對外開放新高地,雲南區域經濟增長極,高原山地生態文明建設和社會建設示範區。滇中產業聚集區也將是我國聯繫西南地區打通印度洋方向的重要區域經濟載體。

基於獨特的區位和產業優勢,“八出省、五出境”高速鐵路網、“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網、“兩出省、三出境”水運通道網、覆蓋全國和南亞、東南亞的航空網構成的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現代物流產業發展應著眼建設中國西南物流中心、中國高原特色農產品交易物流中心、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跨境物流中心,以滿足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全國產品流通需要,服務我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間的跨境貿易發展。

雲南曲靖高鐵智慧物流園區規劃案例

滇中產業聚集區

三、發展條件

1、區位優勢

曲靖市位於雲南省東部,滇、黔、川三省交界處,自古以來便是內陸地區進入雲南的陸地要塞,史稱“入滇鎖鑰”,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曲靖市作為雲南第二大城市,其經濟發展、交通條件和產業基礎都具備發展大物流、大流通的先天優勢。

雲南曲靖高鐵智慧物流園區規劃案例

  

曲靖市區位圖

2、交通優勢

(1)鐵路

境內擁有滬昆高鐵、渝昆高鐵、南昆高鐵、盤西鐵路四條鐵路線路,其中滬昆、渝昆高鐵是兩條客運專線鐵路;南昆鐵路是雲桂客貨公用鐵路;盤西鐵路是滇黔交匯部烏蒙山區煤炭資源外運的三條聯絡線之一。

雲南曲靖高鐵智慧物流園區規劃案例

鐵路交通圖

(2)公路

沾益區對外公路交通主要由高速公路、省道和國道組成。其中高速公路滬昆高速為現狀高速公路,東至上海,西接昆明,主要負責與外部東西向的聯繫;326國道北與宣威、昭通聯繫,西與曲靖、馬龍、昆明聯繫;S206省道,北接213國道,南與滬昆高速相接。

(3)航空

沾益區依託現狀以及未來規劃機場,進一步發揮區位優勢,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境內有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沾益機場、宣威支線機場、富源通用航空機場、羅平通用航空機場。其中,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是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和連接歐亞的國家門戶樞紐機場,是中國西南部地區唯一的國家門戶樞紐機場;富源通用航空機場為規劃機場,用於應急救援、抗震救災、醫療救護、支線載客運輸、航空物流、航空旅遊等方面,以改善和提高富源及周邊城區的綜合保障能力。

雲南曲靖高鐵智慧物流園區規劃案例

  

機場分佈圖

3、產業基礎

(1)工業發展

麒沾馬一體化地區形成以煤礦開採、煤化工、菸草及配套、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工業、汽車及機械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其中沾益區工業主要依託花山、白水、城西片區,主要以煤化工、鋁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為主。

(2)商貿發展

曲靖市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05年的91.5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502.4億元,年均增長16.7%。其中,批發零售業銷售總額438.71億元,增長16.4%,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的87%,支柱地位進一步凸顯。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從2010年的2.17億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5.6億美元,年均增長20.8%,實現了快速翻番。其中沾益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11年的15.57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26.58億元,年均增長8.3%,批發零售業銷售總額為22.76億元,增長9.3%,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的86%,支柱地位凸顯。按照目前社會需求和貨物進出口總額的快速發展趨勢,未來對物流服務的需求將日益強烈。

(3)物流發展

從曲靖市全市看,一批區域性的物流中心正在形成,初步搭建了10個物流園區、16個物流中心、50個配送中心,基本形成了以交通節點的物流園區為平臺,以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為龍頭,以鄉鎮農集貿市場為骨幹,以行政村農家店為基礎、覆蓋全市的物流網絡。位於沾益區的物流園主要有沾益珠江源綜合物流園、曲靖電子商務創業園等。

雲南曲靖高鐵智慧物流園區規劃案例

物流園區分佈圖

四、發展條件評估

1、物流運輸結構不合理導致物流方式單一

通道運輸結構不盡合理,公路貨運量比例超狗90%,而鐵路沒有發揮其應用的運輸功能,物流成本高;綜合樞紐建設滯後,樞紐地位不突出。隨著滬昆高鐵投入使用,渝昆高鐵的規劃建設及曲靖支線機場的規劃選址,這些都將改變現有的沾益物流運輸結構,其物流方式也將隨之改變,針對這一情況,需提前研究、規劃相應的物流園區。

2、缺乏自身集散中心,流通時效低

由於自身缺乏物流集散中心,沾益的主要商品物流要依託麒麟區進行集散,而麒麟區作為麒沾馬的發展核心區,其物流負荷本身較大,在目前的城市交通條件下,週轉效率和配送時效難以得到保證。隨著沾益工業園區的規劃建設,以高原特色農產品為主的生物資源產業將是沾益工業園區發展的一個主導方向,建立起高效專業的物流中心勢在必行。

3、物流發展缺乏對新型物流形態的響應。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沾益區與阿里巴巴合作大力發展以農村淘寶為主體的電子商務,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這種新型的物流模式急需具有現代物流水平的集散中心,呈現散點式發展,難以體現規模與效率,急需建設針對電商模式的現代化快遞物流園。

4、現代物流產業體系仍處於起步階段

現代物流產業是現代服務業的一種重要類型,自身具備較強的下游產業拓展能力,圍繞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能催生更多類型的現代服務業發展,而這方面沾益明顯滯後,因此,本項目的建設應充分考慮相關產業關聯發展,提升沾益服務業的發展水平。

五、發展定位

1、發展策略

(1)差異化發展策略

基於區域物流總體佈局,明確功能方向,實現差異化發展,並協同互補。

(2)區域協同策略

不侷限於公路港的發展限制,與周邊空港、鐵路樞紐搭接,形成多式聯運。

(3)智慧發展策略

以智慧發展為理念,構建發展框架,打造智慧物流、智慧園區

(4)物流生態策略

打破傳統物流僅僅運輸配送的功能,要適應目前快速發展的新技術、新模式和新理念,全面構建“互聯網+物流+服務”為特徵的公路物流新生態。

2、發展定位

項目立足自身在區域物流中的定位,將重點佈局資源型產品物流、高原特色農產品物流、冷鏈物流,形成西承滇中、北接成渝、南通越南、東連貴州、輻射滇東,集智慧園區、物流生態圈、商貿物流綜合體於一體的以智慧服務為核心的商貿物流綜合體。

雲南曲靖高鐵智慧物流園區規劃案例

園區發展定位

六、功能分區

園區分為九大功能區:

(1)省際物流作業區:主要為存儲時間短,,進出倉頻繁的倉儲功能;

(2)專項物流作業區:主要為長時間儲存又不能混存的倉儲公功能;

(3)冷鏈物流作業區:主要為需特定環境下保存的物品儲存功能;

(4)第三方物流(加工)作業區:主要為具有一定加工生產的倉儲功能;

(5)園區商業商務辦公區:主要為園區的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商務中心等服務功能;

(6)園區生活配套區:主要為園區配套居住及其服務功能;

(7)產品交易區:主要為園區配套的商品展銷功能;

(8)電商物流區:主要為城市快遞物流功能;

(9)設備租賃及車輛維護區:主要為園區提供物流設備租賃及汽車的維護保養功能。

雲南曲靖高鐵智慧物流園區規劃案例

  

園區功能分區圖

七、重點發展

1、大力發展物流產業

園區將大力發展包括區域物流中轉、分撥,冷鏈物流,公鐵聯運物流,公路貨運物流及航空快遞物流在內的物流產業。

2、構建園區智慧工程

以園區運營數據、企業運行數據為核心,通過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率先搭建智慧園區建設框架。一期先做好智能物業管理平臺,為園區的健康運營打下基礎,後續將搭建智能企業服務平臺和智能公共服務平臺,最終將形成一卡通、APP、公共平臺和外圍互聯網一體互動的智慧園區運營管理模式。

雲南曲靖高鐵智慧物流園區規劃案例

園區智慧工程圖

八、招商策略

1、專業化、差異化招商

物流園區招商應根據產業規劃中設定的產業發展目標,圍繞招商企業帶動與示範性程度,抓住“商貿”這一核心,發揮招商企業帶動外圍產業配套聚集的作用,最終實現產業發展的專業化、產業環節的差異化。

2、利用大數據定製精準招商

利用好大數據服務商的數據信息、分析能力、預測能力,對產業發展規劃中的產業領域進行精準分析,不僅包括企業的規模、產業、技術等基本信息,還有市場空間、行業地位、發展規劃、合作意向等信息,這樣既可以節省招商成本,也可以獲取更多的信息資源,做到精準招商。

九、融資模式

1、初期階段:引入PPP模式

前期園區建設壓力主要集中在園區土地平整與基礎設施的投入,需要經歷“築巢”的壓力期,該時期土地轉換為熟地階段仍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因此園區順應國家政策意見,鼓勵在特許經營項目領域引入社會資本,與園區共建公共設施與基礎設施,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分擔政府前期投入的資金壓力。

2、中期階段:傳統融資模式

待基本建設條件成熟後,通過土地出讓回前期建設資金,此階段資金流動性得到恢復。

3、後期階段:成立園區金融服務機構,為擴大規模企業、後續入園企業、轉型企業提供金融支持服務。

十、前瞻服務

前瞻產業研究院通過深度訪問、實地調研及與項目運營主體公司的深度配合,在對當地區位優勢、交通優勢、產業基礎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分析園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完成了項目的發展策略及總體定位、園區發展重點功能區及重點項目的策劃,園區招商策略及融資模式的建議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