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吃半個隔夜西瓜,因感染性休克被送進ICU,隔夜西瓜不能吃嗎?

付加苗子

看到這個問題,作為一個急診科醫生感覺自己有千言萬語要回答。

“吃西瓜進ICU於是決定不吃西瓜”這樣因噎廢食的想法實在是不必要。

在急診,我不僅收到過吃隔夜西瓜感染性休克的,還收到過吃隔夜炸魚導致膿毒症的,還有喝凍銀耳湯拉肚子拉到脫水的。乍看之下在西瓜、炸魚、銀耳湯的背後,冰箱似乎在策劃著一個巨大的陰謀。

然而冰箱表示,這個鍋他不背!

任何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發展都需要致病菌的強力毒力與不堪一擊的機體的免疫能力雙方共同參與,在這樣的背景下西瓜、炸魚、銀耳湯以及“罪孽深重”的冰箱都只是個沒有靈魂的細菌載體。

所以我們要確保的不是西瓜有沒有隔夜,有沒有放進冰箱,而是瓜果蔬菜肉類變質了麼,有沒有攜帶“生命不可承受”之細菌。

在此,我們需要做的是:

1.定期清理冰箱,很多家庭只往冰箱裡存放取出食材,卻忽視了冰箱清理,導致冰箱裡“烏煙瘴氣”,雜菌叢生。

2.已開封未吃完的瓜果蔬菜用乾淨保鮮膜覆蓋冷藏保存

3.已切開瓜果蔬菜冷藏時間建議不超過12小時。

夏天就要來了,好好享受這一夏的西瓜吧。

醫學界作者 李土豆


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問題中所描述的情況的確在臨床上偶爾可以遇到,但很多人都有吃隔夜西瓜的經歷,並沒有出現題目中所遇到的情況,因此並非是“隔夜瓜不能吃”,而是在這其中存在某些導致這種嚴重後果的因素,如果可以避免這些因素,食用也是相對安全的。那麼哪些因素可以導致這些情況發生呢?精靈醫生對其中一些重要因素進行分析解答:

1、切瓜的工具存在微生物:通常在切瓜之前會清洗茄瓜的工具,而一些人並不在意,有的甚至於用切生肉的刀用來切西瓜,這樣刀上很容易存在一些致病菌,在切瓜的時候汙染了西瓜。

2、常溫儲存時間過長:用汙染的刀切西瓜後,馬上食用由於存在的致病菌數量有限,一般並不容易患病,然而如果時間過長,且是在常溫的時候,細菌會快速的繁殖,此時再食用就很容易患病。

3、保存時對切面沒有覆蓋:即便食用的刀是乾淨的,但是如果保存西瓜時不對切面進行覆蓋,則存在空氣中的細菌會落到切面上,進而逐漸的繁殖,這樣也容易造成疾病。

4、食用冷瓜:一些人夏天的時候喜歡貪涼,即便西瓜通過正規的方式在冰箱中保存,他們喜歡直接拿出來就食用,由於溫度過低其食用後會干擾胃腸的蠕動,同時使粘膜缺血,通透性增加,存在於腸道內的細菌也會造成全身的感染。

5、西瓜本身存在問題:一些過熟的西瓜也容易被微生物侵染,即所謂的“壞瓜”,當不是很明顯的時候,一些人為了不浪費就繼續食用,其結果也會導致嚴重的感染。

以上分析了一些導致問題中情況出現的可能原因。實際上每種原因都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措施進行避免,比如:食用相對新鮮的西瓜;切瓜前一定要清洗刀具,且不要用切過生肉的刀具;儲存時需要覆蓋保鮮膜,並且在-4~0攝氏度的冰箱中保存;使用前最好切除切面的部分,並且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後再食用。相信如果大家能夠注意這些細節,問題中的情況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避免的。


精靈醫生

保鮮膜包西瓜,等於給細菌建豪宅

隔夜西瓜到底能不能吃?保鮮膜包西瓜衛生嗎?首先我們來看一組實驗數據:

鄭州市農委農產品質量檢測流通中心做過一項實驗:檢驗者在充分清洗刀具、砧板和西瓜後,將西瓜均分為6份,其中3份用保鮮膜封好放進冰箱保鮮層(5℃),剩下3份直接放入保鮮層。

冷藏4小時:

未封膜的樣品內,細菌數為10個/g;而蓋了保鮮膜的樣品細菌數為65個/g。

冷藏7小時:

未封膜的樣品內,細菌數是75個/g;蓋了保鮮膜的西瓜細菌數為90個/g。

冷藏20小時:

沒封保鮮膜的西瓜,細菌數為80個/g;封了保鮮膜的西瓜細菌數210個/g。

可以看出,西瓜切開後封保鮮膜,的確會促使細菌生長。

蓋了保鮮膜的西瓜為什麼產生細菌?

主要有2個原因:

1、蓋保鮮膜形成了密閉空間

西瓜被保鮮膜蓋住,其表面會形成比較密閉的空間,在防止西瓜水分丟失的同時,也為細菌繁殖創造了條件。

如果細菌的毒性大,那麼很少數量的細菌就能致病。

2、西瓜本身已受汙染

食物受汙染的程度也會影響細菌繁殖速度,因此,切西瓜的刀具、砧板是否衛生也是關鍵。

如果蓋了保鮮膜的西瓜是放在0℃~4℃的冰箱中,這種環境本身是不利於細菌繁殖的,如果依然存在大量細菌,說明西瓜在冷藏前已經被汙染。


39健康網

  某女子吃半個隔夜西瓜,因感染性休克被送進ICU。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一旦出現感染性休克會導致組織細胞缺血缺氧、代謝紊亂、功能障礙,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也比較高。如果搶救不及時,就會引發生命危險。由此看來西瓜切開後放入冰箱的時間真的不宜過長,因為如果切瓜的工具和保鮮的工具不乾淨,是很容易在西瓜表面滋生細菌的。

  很多人習慣把西瓜切開後冷藏食用。其實,西瓜經較長時間冷藏後,瓜瓤表面會形成一層膜,從而喪失其口感,其中的水分也容易結成冰晶,食用後可能刺激咽喉或引起牙痛等不良反應。此外,冰鎮西瓜還會損傷脾胃,導致消化不良、食慾減退等病症。況且即使冰箱能提供了一個低溫抑菌的作用,但是並不能殺菌,一個晚上足夠細菌繁殖很多代了。

  切西瓜最好使用專門的切水果刀具,儘量不要和切肉切菜的刀具混用。保證刀具和砧板的衛生,切西瓜前先用熱水清洗刀具。炎熱的高溫環境下,無論是完整的半塊還是切成小塊的西瓜,如果沒有任何防護,6個小時內就會滋生細菌,所以最好現切現吃。切開後的西瓜常溫儲存的時間勿超4小時。蓋上薄保鮮膜或直接放入冰箱冷藏西瓜放入冰箱最長不要超過24小時,把冰箱裡的西瓜拿出來吃時,可以先將表面約1釐米的部分切除。


家庭醫生在線

隔夜西瓜不能吃嗎

女子吃半個隔夜西瓜,因感染性休克被送進ICU,隔夜西瓜不能吃嗎?

毋庸置疑,女子吃的這半個隔夜西瓜受到了微生物感染。微生物大量繁殖需要一定接種量,營養豐富的生長底物,合適的培養溫度和生長時間。刀具或者不衛生的保鮮膜是細菌接種的可能來源,且西瓜本身富含的葡萄糖、果糖等為細菌提供營養豐富的生長底物。如果在裹上保鮮膜之前,西瓜表面就存在著細菌和微生物,保鮮膜的存在會影響西瓜透氣透水,該環境下,微生物或細菌繁殖速度加快,再加上隔夜為細菌繁殖提供了生長時間,西瓜就會因此變質。

隔夜西瓜上的微生物來自哪裡呢?西瓜表面原本就存在一些細菌和微生物,切瓜時,刀上如果有細菌,也會沾染上細菌。再加上包裹保鮮膜時會有部分空氣進入,此時,細菌也會隨著空氣偷溜進來。冷藏並不能讓西瓜和細菌隔絕,只能抑制其繁殖,而且細菌的個數會隨著冷藏時間的增長而增加,隔夜為細菌的繁殖提供了生長時間,當西瓜的微生物繁殖到致病數量級以上時,女子吃下了這半個隔夜西瓜,因此才致病。

所以隔夜存放的西瓜,保存得當就安心吃吧!

參考文獻:

[1]蔣煉嬌.“隔夜西瓜”引輿論食品安全報道需謹慎[J]. 食品安全導刊,2016,(22):13.

[2]解答人fengfeixue0219:植物分子生物學在讀博士.


超哥話食

西瓜是夏季解暑良品,下班回家路上,在路邊瓜攤買上一個大西瓜,回家放入涼水中,待飯後吃上半個,頓感絲絲涼意!只是對一個小家庭來說,西瓜太大,往往會吃剩一半,放置冰箱中第二天再吃。近有新聞報道,一家三口因吃了隔夜西瓜而住院,隔夜的西瓜到底能吃不能吃?

有媒體進行了試驗,先用冷水將水果刀洗淨,切開西瓜後迅速封上保鮮膜,放入溫度為4℃的冰箱冷藏室裡。15小時後檢測得出每克西瓜裡含有3800個細菌。細菌指的是細菌菌落總數,我國評價食品衛生質量的指標包括大腸菌群和致病菌,參照國家已頒佈的醬滷肉類標準,菌落總數不能超過80 000cfu/g,隔夜西瓜的細菌並沒有超過這個指標。

想要吃到營養美味的西瓜又不想造成浪費,在購買時就要保證西瓜的完整性,切割的刀具和砧板要清潔,如果要常溫保存,時間不超過4小時,在冷藏條件下不能超過24小時。

參考文獻:1.李梓嫻,速存芬,陳磊,等。即食涼拌食品中微生物汙染情況及大腸菌群限量的調查分析。醫學檢驗,2015,12(1):192-194.


夏天是吃西瓜的季節,於是就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各種關於西瓜的傳言滿天飛的季節,什麼“激素西瓜”、“色素西瓜”、“糖精西瓜”等等,此起彼伏,但是最嚴重卻是吃西瓜吃出了人命,這就又涉及到一種西瓜——隔夜西瓜。

有人說“隔夜西瓜中的細菌以億計算”,於是便嚇到了吃瓜群眾。那麼隔夜西瓜到底能不能吃呢?今天咱們就一探究竟。

隔夜西瓜能不能吃,並不在於是否隔夜,也不在於儲存時間的長短,而在於西瓜的保存狀態的好壞。如果西瓜沒有變質,那是可以吃的。不單單是西瓜,其他水果也一樣,在沒有發生變質的情況下是可以食用的。

夏天天氣炎熱,食品很容易遭受細菌汙染髮生腐敗變質。不同的水果,保存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像草莓、楊梅放個一兩天可能就變質了,而香蕉、蘋果可能放上好幾天都沒問題。

切開的西瓜容易滋生細菌,再加上冰箱裡面各種的細菌,其中不乏致病菌,所以不宜放置太久,最好趁新鮮及時吃掉不宜放置太久,存放也最好不要超過四個小時,吃的時候最好削掉最外面的那一層。

有些人吃隔夜西瓜吃出了問題,就直接把罪責怪在“隔夜”上,但其實可能是你買的西瓜就不新鮮,或者是你的儲存方式不恰當,也或者是你本身就患有某種疾病,隔夜瓜只是一個“導火線”,總之一個結果的產生,往往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可以偏概全。

其實,除了西瓜,各種隔夜水果,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一直都是充滿爭議性的話題,不光老百姓搞不清楚,就連專家們也是一天一種說法。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隔夜食品營養價值相對較低,另外放置時間長了,食物裡的亞硝酸鹽含量會有所增加。但是隔夜食物中亞硝酸鹽的增長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可怕,沒有必要就一定要把隔夜飯菜倒掉。但是,再次食用要充分加熱卻是必要的。關於不同的菜肯定也有不同的存放規格和時間,這些才是你最應該瞭解的因素。


百科名醫

這個問題不在於西瓜是否隔夜,而是在於西瓜是否被致病菌汙染,與是否隔夜和是否放入冰箱並沒有直接關係。

很多人都有喜歡把吃後的西瓜放到冰箱中的習慣,一是覺得這樣能存放得更久,二是說這樣的西瓜再拿出來會更好吃些,但如果說冰箱中很髒(存在致病菌等)的話,這樣做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出現問題所說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兩種,一是西瓜在存放進冰箱前就已經被汙染了,再就是說冰箱由於長時間未作清理,導致冰箱中存在很多細菌,而西瓜在存放到冰箱後,就會被冰箱中的致病菌汙染,而不論是西瓜存放到冰箱前被汙染、還是在存放到冰箱後被汙染,這種西瓜都是不能繼續食用的。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待這類問題時,一定要確保食物不被致病菌感染,比如食物要注意保存,冰箱要定期打掃等等。


公共食談

\n
\n
\n

感染性休克指由各種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或通過抗原抗體複合物激\n活機體潛在反應系統,其中包括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補體系統、激肽系統、凝血與纖\n溶系統等,使網狀內皮系統功能損害,神經-內分泌系統反應強烈,分泌過量兒茶酚胺類\n物質,導致微血管痙攣、微循環障礙、代謝紊亂、重要臟器灌注不足和再灌流損傷等徵\n象。因此感染性休克是微生物因子和機體防禦機制相互作用的結果,微生物的毒力數量\n以及機體的內環境與應答是決定感染性休克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

\n
\n
\n

中華醫學科普

西瓜雖好,可不能貪吃啊。這不,最近就接連發生了兩起意外,

罪魁禍首就是冰西瓜!


吃了半個冰西瓜,肚子疼得受不了

7月18日,揚州市33歲的楊女士傍晚下班回家後,趕忙打開家中空調降溫,隨後又迫不及待從冰箱裡拿出了半個冰西瓜吃。

吃了半個冰西瓜引發胃出血!

半個冰西瓜下肚,六旬老人竟生命垂危

女子吃半個隔夜西瓜差點丟了命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醫生介紹,原因很可能就出在她吃的那半個西瓜裡——原來她吃的西瓜已經滋生大量細菌,細菌進入腸道後又跟著血液“跑”遍全身,侵入器官。

冰箱不是“萬能保險箱”!

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專家表示,很多人習慣把西瓜切開後冷藏食用。其實,西瓜經較長時間冷藏後,瓜瓤表面會形成一層膜,從而喪失其口感,其中的水分也容易結成冰晶,食用後可能刺激咽喉或引起牙痛等不良反應。此外,冰鎮西瓜還會損傷脾胃,導致消化不良、食慾減退等病症。



不光如此,還有很多人習慣將西瓜包上保鮮膜放到冰箱裡,放置很久才食用,那麼這樣做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

鄭州市農委農產品質量檢測流通中心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檢測師先用清水沖洗刀具、菜板和西瓜,然後把西瓜平均分成6份,將其中3份用保鮮膜封蓋後放入冰箱保鮮層,另外3份則直接放入冰箱保鮮層(保鮮層的溫度為5℃)。


最後的檢測結果如下:

實驗證明,西瓜切開後封蓋保鮮膜,確實對細菌的生長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也不至於細菌數量增加10倍那麼誇張。

實際上,細菌繁殖的速度取決於兩點,一是食物受汙染的程度,二是食物的保存環境。切西瓜的刀具以及砧板是否進行清洗、滅菌也是關鍵。

正確健康吃西瓜!

1、請買新鮮西瓜

如果買來的西瓜原本就不新鮮,食用和保存就無從談起了。鑑於儲存時間上無法得知,所以儘量不要購買水果攤上已經切好蓋上保鮮膜的西瓜。


2、保證刀具和砧板的衛生

切西瓜最好使用專門的切水果刀具,儘量不要和切肉切菜的刀具混用。保證刀具和砧板的衛生,切西瓜前先用熱水清洗。

3、常溫儲存勿超過4小時

炎熱的高溫環境下,無論是完整的半塊還是切成小塊的西瓜,如果沒有任何防護,6個小時內就會滋生細菌,所以最好現切現吃。

切開後的西瓜常溫儲存的時間勿超4小時,沒吃完的儘早低溫冷藏,並儘量保證完整。

4、冷藏不要超過24小時

蓋上薄保鮮膜或直接放入冰箱冷藏西瓜放入冰箱最長不要超過24小時,把冰箱裡的西瓜拿出來吃時,可以先將表面約1釐米的部分切除。

5、慎重選擇保鮮膜

保鮮膜的選擇上也要慎重。如今市售的保鮮膜主要成份是聚乙烯(PE)、聚偏二氯乙烯(PVDC)和聚氯乙烯(PVC)。前兩種的安全性都是有保障的,而聚氯乙烯的保鮮膜安全性較差,不建議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