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

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無非是

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

無非是這花朵虛擬出的春天讓我們誤以為生命被重新打開。

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2015年初,這首詩爆紅網絡。

一瞬間,這首詩的作者餘秀華成了文藝青年們的另一種“女神”。

農村婦女、高中學歷、腦癱患者、低俗炒作、博人眼球的“蕩婦體”、中國的艾米莉.狄金森、橫空出世的大詩人...

圍繞在她周身的讚美很多,詆譭也不少。

在這些標籤和詩歌的背後,又藏著怎樣的靈魂?

搖搖晃晃的人間(2016)

Still Tomorrow

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我以疼痛取悅這個人世。

——餘秀華

從“腦癱農婦”到“網紅詩人”,這是一部關於餘秀華的紀錄片。

必須要承認不管“詩人”還是“紀錄片”,這兩點放在當下都無法戳中大眾的G點。

但依然無法忽視這部紀錄片獲得的讚譽:

在有著“紀錄片界的奧斯卡”之稱IDFA電影節獲得長片競賽單元評委會大獎。

在去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提名了金爵獎最佳紀錄片。

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院長也不知道該怎樣推薦這部紀錄片,單純的獎項背書不足以體現它的特別。

它曾經在電影院小範圍的上映,又匆匆的下線。

在信息化爆炸的時代裡,不太有人會願意花錢看一個詩人的家長裡短和愛狠情仇。

但這並不妨礙一個充滿詩意的靈魂孤芳自賞。

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餘秀華,生於1976年,出生時因難產缺氧造成先天性腦癱,行動不便,口齒不清。

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到高二時輟學歸家,在父親安排下,19歲的餘秀華嫁給了流浪到本村的男人。

這樁婚姻的起點就是一種交換。

一方面男方年齡比她大十幾歲;一方面則是他倒插門娶個殘疾人,父母都覺得是人家虧了。

餘秀華在這段婚姻中被折磨了20多年。

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矛盾的根源在於精神無法交流,像紀錄片中餘秀華所說:

“我老公看見我寫詩他覺得煩,我看見他坐在那裡我也覺得煩,互相看著都很不順眼。”

在丈夫心裡自己是健全人,比殘疾人高貴多了。

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像蟲蟻咬噬一樣的生活細節太多。

她甚至提到丈夫討薪時非讓她攔老闆的車,只是為了800塊。

“你是殘疾人,他不敢撞你。”

“如果真的撞上了怎麼辦?”丈夫沒有說話。

餘秀華說:“在你眼裡,

我的生命就只值800塊,還不如一頭豬。

也許是生活的壓抑沉重,讓她想要逃離現實,婚姻的不幸與痛楚給了她靈感。

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在餘秀華近20年的黑暗婚姻煎熬中,詩歌成了她生活中唯一的光和亮。

她熱愛寫詩,她說:

一個人搖搖晃晃地在搖搖晃晃的人間走動的時候,詩歌充當了一根柺杖。

雖然,在村裡,甚至自己家中,她寫詩這件事太脫離那裡貧瘠的文化階級,更像是一個笑話。

但對於詩人餘秀華來說,那些感情豐沛的文字,卻足以安放自己無處寄託的孤寂靈魂。

我愛你。我想抱著你

抱你在人世裡被銷蝕的肉體

——《給你》

如果給你寄一本書,我不會寄給你詩歌

我要給你一本關於植物,關於莊稼的

告訴你稻子和稗子的區別

告訴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膽的

春天

——《我愛你》

一面是割草、喂兔子、洗衣、做飯,了無生機的無望生活;

一面是對美好的婚姻與愛情的嚮往,對詩意生活的渴望與追求。

她曾經無數次的想要逃離這種生活,試圖和無愛的丈夫離婚。

後來,餘秀華成名了,她的詩集銷量突破10萬冊,成為20年來中國銷量最大的詩集

一夜之間,她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農婦,成了網絡紅人。

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央視節目《朗讀者》)

越來越多的聚光燈,打在她顫顫巍巍的弱小身軀上,但她的表現卻遠勝於一位農村婦女。

面對媒體尖銳的採訪提問,她妙語連珠。

對於外界給自己粗暴扣上的帽子,她也絲毫不懼率性表達:

“他們說我的詩是蕩婦體,我就是蕩婦,怎麼了?”

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隨著寫詩和出名,餘秀華想要離婚的訴求越來越強烈。

除了父母的不理解,餘秀華還要面對無良丈夫的處處刁難。

為了能和丈夫離婚,她與丈夫討價還價。

給他打電話:

你這個月回來離婚,就給你十五萬,下個月回來,減為十萬。

果然貪財勢利的丈夫很快就回到了家,跟她去法院簽署了離婚協議。

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紀錄片裡有兩處細節非常有意思——

餘秀華和她前夫對小魚的不同的態度,體現出他們倆擁有完全不一樣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餘秀華的前夫在地裡幹活時,遇到一條小魚撞進了他的網裡,他非常地高興:

“看來你今天是該死啊。”

這種高興無可厚非的,甚至帶著勞動人民的自然樸實。

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但餘秀華是什麼樣的人呢?

她是會坐在地裡看雲的人,遇到掉隊的小魚,會用荷葉盛了水將小魚放起來。

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她是一個感情豐富纖細的人,能夠感受到生活裡這樣細緻的美。

瓊瑤的小說《窗外》裡,也寫了一段非常不幸福的婚姻,江雁容對她的丈夫說:

“如果你要是能懂得月亮的美麗,我們的生活或許會好過一些。”

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而當我們觀看餘秀華時,更難過的一點在於,其實我們知道,她自己也知道——

她即使離婚了,她距離她所追求的東西,靈魂相惜的、熱烈的、能慰藉人恆久孤獨的愛情,依然渺遠。

餘秀華再一次訪談中說:

“愛情離我很遠。但就是因為離得很遠,所以我才不甘心,

所以才有了那麼多追逐、碰壁的過程。

至於切膚之愛和靈魂之愛,到現在我都沒有真正經歷過。”

不談餘秀華的觀點,她的悵惘是那麼真實動人。她說,沒有辦法的,你要甘心。

而當主持人問她,你真的甘心嗎,她想了想,又很堅定地說,我不甘心的。

這一處,真是心酸又可愛。

不甘心,才痛苦,才有詩歌。一個人甘心了,不惹塵埃了,也不會有詩歌了。

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院長看完紀錄片裡餘秀華的處境,不禁會想,才華、學識、靈氣,這些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追逐它們的人,又是在追逐什麼呢?

當我們讚美才學時,我們是在讚美一些光鮮的東西嗎?

當我們追逐才情時,是在追逐受人尊敬、追捧、豔羨的風光嗎?

怡微寫《醉鄉民謠》時講:

如果你想通過藝術去追求名利,那麼得到的就只有名利。你若是隻想追求藝術,你也只得到藝術。

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所以餘秀華在紀錄片裡說的一些話,讓人動容:

她在頒獎典禮上說:“人活著就是勝利。”

她在關於她的作品的座談會上說:“艾米麗迪金森是獨一無二的,我餘秀華也是獨一無二的。”

有時候看著她面部表情有些歪斜的、吃力地讀出那麼美麗的句子,都會暗暗心驚。

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人們常常講腹有詩書氣自華,甚至會功利地將“讀書”和“提升氣質”聯繫在一起。

但其實不是這樣的。好多平凡的、不起眼的、你一眼望過去不覺得他們“氣自華”的人,他們內心有那麼壯闊、絢麗、豐富又幽微的圖景。

餘秀華依然算其中善於表達的,那些不善於表達的人呢?

他們的內心,也可能有你所不知道的美麗。

《搖搖晃晃的人間》整部片子用真實卻極富詩意的畫面,將餘秀華的詩與生活自然的融為一體。

在看的過程中只有一個感覺:有活力的生命太美了。

那些搖搖晃晃的步伐,那些表達吃力但卻堅定的話語,那些不為外界所動的堅持,都讓人在看的過程中一次又一次感慨:

這真是一個鮮豔又充滿活力的生命,

生命原來是這麼不受美或醜、健康或殘疾的影響

只要認真的活著,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存在。

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片中用了很多綠,綠色的田野,綠色的麥田,綠色的樹枝。

主人公餘秀華就這樣搖搖晃晃的走在其間,搖晃,卻堅定。

那個寫“蕩婦體”的農村腦癱女詩人,有你不知道的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