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王室在國民心中的地位是怎樣的呢?

Leezy80395512

日本王室在日本當了將近3000年的“神族”,也就是說天皇和皇族曾經都不是“人”而是“神”,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昭和天皇才發表《人間宣言》(日語中的“人間”是“人”意思),表明“自己是人,而不是神”。

(昭和天皇↓)

不管是歐洲還是日本,皇室對血統的純正非常執著。拿英國來說吧,前幾天大婚的哈里王子在溫莎城堡完婚,溫莎也是英國王室的姓氏。其實女王一家本來不姓溫莎的,實際姓氏為韋廷(Wettin),韋廷是個德國姓氏,由於英國在1914年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對德宣戰,這個姓氏令英國人覺得不順,所以當時在位的喬治五世頒佈樞密院御令,宣佈將英國王室名和王室父系子裔私人姓氏改為溫莎,溫莎一名來自英國一座古老的王宮------溫莎堡。為什麼英國王室帶有德國姓氏呢?因為歐洲各國王室通婚歷史複雜,都是親戚關係,帶有他國姓氏很正常。對血統的執著體現了王室需要維護高高在上的形象,伊麗莎白女王的叔叔溫莎公爵想跟離異過的美國女人結婚,還不得不放棄王位。只能感慨哈里王子生在了一個好時代,他與梅根的婚禮不僅打破了多條傳統,還得到很多人的祝福。

日本皇室作為 “神族”,如何挑選結婚對象呢?

由於日本是信奉神道教的國家,認為他們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後裔,儘管日本歷史出現不少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權傾一時的大名軍閥,可是日本天皇的地位從未被動搖過,這跟他們維護天照萬世一系的血統論有關,因為在日本人的心裡,他們只認可擁有天照大神血脈的人才是天皇。現任明仁天皇的美智子皇后是首位“平民”皇后,所謂“平民”,也就是非“舊皇族”也非“舊華族(華族即貴族)”出身,實際上美智子的出身並不差。在美智子之前,皇后都是哪些人呢?舉美智子皇后的婆婆香淳皇后來說吧,香淳皇后舊名久邇宮良子女王,她的父親是久邇宮初代朝彥親王之子久邇宮邦彥王陸軍大將,母親是薩摩藩十二代公爵島津忠義的第7個女兒,叔父東久邇宮稔彥王是日本唯一的一位皇族首相。所以,基本上歷代天皇家族是近親或遠親在結婚。如果不是1946年的《人間宣言》,估計明仁天皇和德仁親王想娶到平民女子還很難。

(美智子皇后年輕時↓)

(雅子妃年輕時↓)

日本民眾對天皇的尊敬程度應該大於英國的,因為日本“萬世一系”從來沒換過天皇,英國還換過N個王朝呢。再加上日本首相基本半年一換,或者一年一換,日本民眾根本記不住首相是誰,只能記住天皇是誰。而且天皇在從事社會公職和履行外交任務方面,一直竭盡全力。為了表達對天皇的尊敬和崇拜,日本將天皇的生日定為固定的節日,現在的“天皇誕生日”是12月23日,將來德仁親王繼位,就要換成2月23日了。

(日本首相更迭之頻繁↓)


蘇菲的日本

"天皇"的出現一開始就是為了滿足掌權者的政治需要:在文明開化並不高的古代,封建皇權為了穩定和鞏固自己的地位,往往會編造出"君權神授"的故事。日本天皇也不例外,自稱是創世天照大神的後裔。


圖為奧巴馬會見日本天皇明仁

隨著時間的推移,神授天權的思想在民眾的心裡逐漸根深蒂固,並從原本高不可攀的"天神之子"演化為理應統治國家的掌權者。

其實,當年明治登基後,不僅大力渲染天皇的神性,更是在民間大力興辦皇權教育,為的就是讓"天皇"的思想深入人民的骨髓,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日本天皇在絕大多數日本民眾心裡都是"現代人世間的神"。圖為發動侵華戰爭的裕仁

以至於在日本戰敗時,當裕仁在美國的要求下發表《人間宣言》(對天皇是人間神進行自我否定)後,許多不願接受現實的天皇忠實追隨者選擇以死抗議天皇的自我否定,很多人採用的都是殘忍的刨腹!

雖然日本在戰敗後架空了天皇(無實權),科學文明的發展也讓民眾逐漸摒棄了"皇權天授"的封建思想,但日本天皇仍然在大多數民眾心裡有著舉足輕重的國家象徵意義!圖為首相安倍帶頭高呼"天皇萬歲"

儘管如今的大多數日本人不再像二戰前那樣愚昧的瘋狂追隨天皇,但其中卻也不乏心懷鬼胎者,安倍就是其中之一!

在其祖父岸介信(甲級戰犯、前日本首相、號稱昭和妖怪)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安倍對於恢復舊日本時期的"皇國榮耀"十分熱衷,不僅在國會會議結束後三呼"天皇萬歲"(三呼萬歲是舊日本帝國會議的傳統),更是試圖修改限制天皇權利的相關憲法!

我是軍武最前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