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上不去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broz

卡馬喬曾經說過一個觀點被國人痛斥——中國人是因為計劃生育政策,一家一個孩子,所以國足的足球人口很低,沒有人踢球。其實這樣也有一定的道理,一家都一個孩子,誰捨得他們去練習苦,且很苦的體育項目。踢出來是好的,但是踢不出來呢?中國足球更多的都是踢不出來的孩子,他們練習了足球或者體育學習耽誤了,將來就業的壓力得有多大呢?很多人都說,現在找工作是看能力的,可實際上沒有個學歷你報名機會都沒有啊,大多數家長是這麼想的。當然也有劍走偏鋒的家長不這麼想,他們認為練習體育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出路,但這是鳳毛菱角。基層老百姓認為靠體育出路窄,這個經濟基礎就決定了上層建築。沒有人踢,你能選出多少好苗子來呢?

就是在根基不好的情況下,中國足協還是有點亂彈琴的意思。換了一個領導就要換一個思路,今天這樣,明天那樣。韓國人一直學習德國,日本人一直學習巴西,而我們這些年學習了什麼?就像是熊瞎子掰苞米(玉米),最後好不容有一個了,但看到了甘蔗地,又扔了苞米去折甘蔗了。我們總是看到表面的甜頭而不是去尋找可持續發展之路,中國足球很差了,找準目標好好學一個都行。上世界90年代以來,我們的足球風格是這樣的德國——前南——荷蘭——前南——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在此期間韓國風格,巴西風格我們也一直在學。現在還有很多俱樂部推崇日本足球的青訓體系。變,變,變,總是在變,方向性錯誤就讓你變得很迷茫。


球哄哄


國論盛事

根本原因就是足球人口太少。全國適齡球員,各個年齡段可供挑選的只有幾千人。一個數字乘以二十,也不過十萬。

物以稀為貴,足球運動的火爆和踢球的人太少,成為最大的供需矛盾。

而造成足球人口少的最大原因無非兩點。足球管理層的急功近利和獨生子女政策!

管理層急功近利就不說了。獨生子女政策導致足球人口太少曾被很多人抨擊。實際上,懂點事的人都知道,以前的孩子從事體育運動很多。大連街頭,放學後的操場,經常會有孩子踢球。近十多年以來已經看不到了。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個是孩子數量少了。找不到人玩。另外,家裡就一個孩子,寄託太多的希望,看的太緊。生怕磕著碰著,踢球無疑是很危險的運動。甚至學校都不願意組織踢球。曾幾何時,有學生因為在學校進行體育運動的時候受傷,被家長大鬧學校,時有發生。導致的最後結果就是體育課減少,做相對安全的運動。

目前的中國教育制度適合女孩。所以眼下的小男孩越來越娘。人都會趨利避害。如果一直不變的話,二十年後,中國男人越來越沒地位,不論是工作,家庭。單身女性會越來越多。矛盾也會越來越深。

再往下挖就太嚴重了。總之,樹是有根額,任何事都不是沒理由的。

中國足球的未來在於普及農村推廣。重點抓幾個城市就可以了。哪位領導肯沉下心來去做,就不知道得什麼時候了。眼下的精英教育治標不治本。基數少,則意味著成本高,越來越多的足球投資人會賠錢。總有崩盤的那一天。


染色的深秋

1、大部分家庭不鼓勵。2、大部分孩子沒興趣。3、大部分學校沒能力。4、大部分教練水平低。5、大部分社區沒條件。6、成材的比例比較低。7、足球的氛圍不濃厚。8、滿案的作業累如狗。9、

高考指哪就往哪走。

有些人不要把鍋全甩給蔡振華,他哪年才上臺的?這批球員從哪年開始青訓的?合著來技術定型之後踢得差還要把鍋甩給現任?真的要給蔡振華一口大鍋看看這批國少十年以後得成績在說吧。總不能因為他是官僚就扣個原罪給他吧?

中國足球為什麼這麼差?完全是給02年以後一系列的假黑賭還債。日韓靠著02年世界盃的東風大力加強青訓,有了孫興民和本田圭佑這幫人。

很多人說學生不被鼓勵踢球,首先你們搞清楚專業運動員和校園足球的差距。歐洲俱樂部青訓模式就挺好的,何必搞成美國那種大學裡面選秀呢?

各個俱樂部聘請外國優秀的基層教練來選材訓練,不斷成體系的建設。讓小妖們有機會再專業環境下得到訓練然後有機會參加中超中甲。比賽這樣耐心搞個十來年,不說變成世界一流,總算能回到亞洲一流吧。說到底還是職業化程度不夠,足協管理不到位。

魏停蹄

第一,憑什麼讓一群富豪拼命?不要拿民族大義來說事,因為02年以後的十幾年時間證明了,相當一部分國人不存在民族榮譽感?第二,沒有基本功學誰都沒用!傳接球不到位不要談技戰術,職業比賽身體對抗那麼強,激烈的身體對抗會讓傳接球不到位的問題無限放大,永遠沒有球權,憑什麼贏球?第三,體能!02年以後的國足在我印象中永遠都是65分鐘體能,崩盤永遠都是源自下半場,跑不動一切都是扯淡!第四,國足最應該學習的是瑞士!不需要特別超一線球星,全體隊員穩健的基本功,充足的體能,強壯的身體,這就很可怕了,如果讓這一屆阿根廷踢瑞士,你覺得有梅西的隊伍能踢得過瑞士嗎?第五,踢球人數和球員踢球年齡,我9開始踢球教練都說我踢球晚了,可想而知這個運動需要的是更早的足球啟蒙


笛55292186

其實身高在亞洲比日韓隊都高,但但沒幾個人踢好。覺得他們不思進取,拿著比女足高出許多薪水卻沒她們踢得好。傳球帶球突破防守盤帶都沒幾個人學到那些要領,還有臨門一腳很多人都是高射炮,那是不應該的,如果每個人都都把那些學到家,中國足球早就上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