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偉大的“亡國之君”,毛主席贊他是個好皇帝

到亡國之君,貼在他們身上的標籤基本就是橫徵暴斂、荒淫無度、驕奢淫逸、懦弱無能、昏庸殘暴等等。可是在末代皇帝當中卻有一位這樣的另類皇帝,這些標籤完全與他不沾邊,如果去除掉他是“亡國之君”這個稱謂,單從他的所作所為來看堪稱明君。他就是崇禎,一位偉大的“亡國之君”。

一位偉大的“亡國之君”,毛主席贊他是個好皇帝

崇禎名為朱由檢,他是出名的勤儉。他穿的衣服襪子一穿就是十幾年,上面打滿了補丁。而且是皇后親自打的補丁。他走路不敢太快,走路太快怕裡面的破衣服就會露出來不體面。崇禎白天上朝,晚上不斷批改奏章,每天只有四五個小時睡眠時間,當全國各種噩耗傳來,他經常奔潰大哭來責備自己的失德。

一位偉大的“亡國之君”,毛主席贊他是個好皇帝

崇禎十七歲被命運選擇榮登大寶。面對滿目瘡痍的大明王朝,他英姿勃發,他相信自己能力挽狂瀾。登位之初智鬥魏忠賢,魏忠賢倒下,朝堂黨爭不斷,內憂之際金兵入侵。袁崇煥倒下後本想隱忍幾年,休養生息儲備好實力,但是天災不斷,流寇四起,調兵消滅掉,天災又來了,造反人更多更狠。只能繼續剿匪,正要把這幫人打的分崩離析之際,清兵又入侵北京城。好不容易把外敵熬走,後院再次起火,農民軍死灰復燃。接著又是天災,農民軍不斷壯大。“禾稼不登,人皆相食,或食草根樹皮,餓死者十之九。兼以流賊縱橫,土寇劫掠,百姓皆棄田土而去,榛蕪遍野,其城堡鄉村居民甚少———明之國勢已如此矣。”這就是天災帶來的慘況。

一位偉大的“亡國之君”,毛主席贊他是個好皇帝

崇禎飽受憂患,大明積重難返,天災不斷,命運對他真的很殘酷,只能說大明氣數盡了。明知道無法挽回的局面,他卻依然日以繼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堅守自己的職責直至自縊的那一刻。他對的起大明這句祖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一位偉大的“亡國之君”,毛主席贊他是個好皇帝

他真的盡力了,結局很無奈。最後那刻他還在履行自己職責,希望敵軍把仇恨發洩在自己身上,他的屍體任由他們處置,但是希望他們不要傷害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