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生死迫降,也要讓隱患無處藏身|睡前聊一會兒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黨報評論君。這兩天,不少人的朋友圈被川航航班迫降的消息刷屏。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近萬米的高空中風擋玻璃脫落、副駕駛身體飛出去一半、自動駕駛失靈,這樣的事故,可謂驚險。縱然只有萬分之一的小概率,但當事故真正發生時,關係到的就是上百人的生命。克服超低溫、超低壓、設備損壞等困難,通過冷靜處置和科學操作實現成功迫降,避免了一場近在眼前的空難,機長劉傳健的操作處置被不少人稱讚為“史詩級壯舉”。古人講,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能夠在千鈞一髮之際臨危不亂,用力挽狂瀾的努力實現最好的結果,劉傳健以及他的機組被稱之為“英雄”,可謂恰如其分。

致敬生死迫降,也要讓隱患無處藏身|睡前聊一會兒

與網上的熱烈讚譽相比,處理此次事故的劉傳健和他的同事在接受採訪時,顯得要平靜許多。“當時只想能不能把飛機安全操作下去,無法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完全憑手動和目視,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迫降。”從這些看似輕描淡寫的描述中,我們依然能夠感受當時情況的驚心動魄,能夠讀到機組成員高超的處理能力和心理素質。飛行是專業化程度非常高的職業,系統全面的訓練必不可少,更需要一份職業精神。而劉傳健從空軍飛行學院以全優成績畢業留校的教官,到英雄的民航機長,只有真正熱愛這份職業、在訓練中刻苦鑽研追求精益求精,才能練就如今出色的處置突發情況、確保飛行安全的能力。

機組成員的職業精神令人欽佩,同樣,在面對突發情況時的堅強毅力和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也值得讚譽。航空災難不可想象,死裡逃生之後不少乘客驚魂未定、心有餘悸,但是除了一名副駕駛和乘務員外,沒有一名乘客受到傷害,這樣的結果可謂萬幸。任何時候都把生命放在第一位,這是一個飛行員的使命;確保每一次飛行的安全著陸,這是一個飛行員的責任。也正是這種責任感,讓機組成員能夠頂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的身體痛苦,憑藉著堅強意志,讓飛機穿越了生死的雲端。

回顧世界民航運輸的歷史,諸如此次川航所遭遇的特殊情況,非常罕見。紀錄片《空中浩劫》介紹,1990年英國航空5390次航班發生過前擋玻璃脫落導致機長被吸出機外,當時的飛行高度遠低於川航的這次,也沒有面臨如此複雜的地形、環境等危險。從命懸一線,到化險為夷,短短的40分鐘考驗著機組成員、地面指揮、機場調度、後勤保障等各個環節。不論是空姐那句“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帶大家迫降地面”,給驚慌失措的乘客以寬慰,還是相關單位第一時間協調機場設備,開闢出空中生命通道,可以說,這次事故的安全處置也是團結協作、共同努力的結果。

致敬生死迫降,也要讓隱患無處藏身|睡前聊一會兒

事故終究是事故,英雄值得讚譽,問題也必須正視。英國航空事故的發生,就被查明是在換玻璃時候,一名工程師不小心使用了一個錯誤的螺絲釘。安全是一道生命線,也是底線,萬里高空中,任何細小的瑕疵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風險。於公眾而言,風擋玻璃是如何破碎脫落的?搞清楚這個問題,最為關鍵。事故發生後,相關部門第一時間介入調查,民航西南局發出明傳電報要求各單位做好隱患排查,這些都是必要之舉。從整備、安檢,到調度、飛行,無論是哪一個環節,都需要有迫降英雄一樣的專業和敬業,才能讓每一次起飛都能安全抵達。

這正是:高空遇險難,壯舉定安全,掌聲不為過,更需查隱患。

(文 | 桂從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