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了,媽媽應該怎麼辦?

知母

兒童發熱益處與危險

益處:適當的體溫,比如38.5攝氏度左右體溫對本來健康的寶寶沒有危害,反而能調動機體抑制病菌生長繁殖,增強對病菌戰鬥力。而不是發熱了急於用藥。

危害:在持續高熱40攝氏度時,反而會削弱機體對病菌戰鬥力,同時會使機體代謝增快,體能損耗過多,加重了對原來有心肺基礎疾病等症狀。 所以只要孩子精神狀態好,活潑如常不必為38.5左右攝氏度而焦慮不安,如果孩子有發熱但睡的很香,您也照樣去睡覺,也不必睡寢不安。

媽媽怎麼做?

1、減少衣被,多喝點溫水/新鮮果汁,適當減少活動量。

2、當孩子感覺身體不適,活動水平和平時比較減少明顯,就可以選擇用藥。

3、當孩子睡得香時,就是有發熱,也不必叫醒用退熱藥。

4、主張用一種退熱劑,但在持續不退情況下,等一種退熱劑使用後2-3小時後孩子舒適度沒有改善情況下才考慮交替使用。

5、目前觀點不主張物理降溫,因為反而造成孩子不適,更不能用酒精擦浴,只是藥物難以退燒情況下一種輔助方式而已。

6、不建議複方感冒藥物與退熱劑同時使用,劑量疊加,增加毒副作用。

7、記住世界上兒童最安全退燒藥物兩種,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美林用於6個月以上,泰諾林可用於6個月以下,但3個月寶寶必須先排除嚴重感染才能使用!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生病的問題,孩子抵抗力比較弱,日常生活中偶有生病也是正常現象,家長朋友也不必太過擔心,但是為了孩子生病後,家長能及時應對,還是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的,像孩子發燒是一定會遇到的問題,遇見這種情況,建議媽媽們可以參考這些方法:

物理降溫

科學護理

選退燒藥(應遵醫囑)

寶寶最常用的退燒藥一般有兩種: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這兩種退燒藥主要針對小兒發燒,不可以給孩子使用大人常用的退燒藥或消炎藥,

在用藥時,需要遵醫囑或按照說明書正確用藥。


共享醫生網

孩子發燒家長一定是心急如焚的,一來因為寶寶比較小,抵抗力較弱禁不起折騰,擔心診治不及時出現嚴重後果;二來因為家長愛子心切,恨不得自己生病受苦,但是關心則亂;第三就是因為家長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和經驗,所以不知道如何是好… 這個問題讓學醫出身的營養師媽媽解答一下,孩子發燒家長要牢記以下幾點:

4. 發燒期間注意給孩子補水,室內通風。孩子發燒期間由於身體散熱快,以及出汗,很容易脫水,所以家長要注意給孩子補水,大量喝溫水,在飲食方面注意吃易於消化的食物,還有保持室內通風,空氣良好。

發燒是孩子自己的免疫系統升級打怪獸,這次發燒好了,身體就又上了一個臺階,所以凡事都有兩面性,科學的積極對待小兒發燒這件事情,就沒那麼緊張了。


晶姐思生活

寶寶感冒發燒後,除了用打針吃藥的方法進行退燒外,家長還可以試試下面這套小兒推拿手法:

第一步:補脾經

脾經位置:拇指橈側(也就是拇指外側緣),自指尖至指根處

操作方法:操作者用一隻手拿著寶寶的手,用另外一隻手的拇指螺紋面,由指尖推向指根,操作200次。

第二步:清肺經

肺經位置:無名指掌面的末端

操作方法:用您的一隻手拿著寶寶的手,用另外一隻手的拇指螺紋面,推寶寶無名指掌面的末端,由指根推向指尖,操作300 次,能夠清肺瀉熱、化痰止咳。

第三步:清天河水

天河水位置:在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

操作方法:操作者一手握住寶寶的手,另一手的食中二指,自寶寶的腕橫紋推向肘橫紋。如果寶寶發燒溫度不是很高,可以操作50次左右,如果溫度較高,可以操作100次,為加強清熱的效果,在推的時候,可以用手指蘸取微涼的溫水,作為介質。

第四步:頭面部三大手法--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

開天門操作:用兩手的拇指,由眉心為起點向上交替直推至前髮際線,操作次數50次

推坎宮操作:用兩手的拇指,從眉心向兩側眉梢分推,操作次數50次

揉太陽操作:用中指的指端揉寶寶的太陽穴(眉毛後凹陷處),操作次數50次

第五步:推天柱骨

天柱骨位置:頸後髮際正中至大椎(寶寶低頭時,頸後會有一個明顯的凸起處)成一直線

操作方法:讓寶寶趴著,或者坐在另一位家長的身上。操作者用拇指或者食中二指的指面,從寶寶頸後髮際的正中自上向下直推到大椎穴的位置,反覆推至皮膚潮紅。

第六步:拿肩井

肩井位置: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的中點

操作方法:用拇指與食中二指對稱用力,提拿肩部筋肉,操作3~5次,可宣通氣血、發汗解表。

以上介紹的是寶寶感冒發燒時的一些基本的操作,我們還可以根據寶寶的症狀,加推一些穴位。

1)如果寶寶屬於風寒感冒需要發汗,可以掐揉食指與中指、中指與無名指縫隙下的“二扇門穴”,操作次數100次。

2)如果寶寶比較怕冷,可以加推三關。三關穴位於前臂橈側,操作者將食中二指併攏,自寶寶前臂的腕橫紋推至肘橫紋處,操作200次左右。

3)如果寶寶高熱,可以將前面講過的清天河水的操作手法換成打馬過天河,或者取天河水。

4)如果寶寶高燒不退,可以再加上退六腑的操作。六腑穴位於前臂尺側,自肘關節至掌根成一直線。操作者將食中二指併攏,自寶寶肘關節推至掌根,操作100~500次。

5)如果寶寶鼻塞不透氣,可以用複式手法中的黃蜂入洞。操作者左手扶住寶寶的頭部,右手食中二指指端揉寶寶鼻孔的下方,操作20~30次。


醫知袋鼠

發燒處理不當,致5歲寶寶癱瘓,90%父母不會正確處理發燒!

看到這裡,朵媽想說:當孩子發燒時,父母總是感覺手足無措,對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方法失去了抵抗力,或者採用不當的處理方式,導致孩子病情加重。

孩子的疾病處理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希望每位父母都重視科學護理知識的學習,今天朵媽就分享孩子發燒的護理常識,趕緊學起來。

正常溫度 VS 發燒溫度

基礎體溫:寶寶早晨醒來沒活動前的溫度。

正常體溫:寶寶的基礎體溫不同,36.0℃~37.5℃都正常。

發燒體溫:超過37.5℃可以理解為發燒。

37.3℃~38℃為低燒;38.1℃~39℃中度發燒;

39.1℃~41℃為高燒;超過41℃為超高燒。

測量部位與工具

測量部位:腋下溫度、口腔溫度、直腸溫度、耳朵溫度。

建議工具:耳溫槍

朵媽講

用水銀測量腋下溫度,寶寶的反抗可能導致溫度計內水銀溢出,傷害寶寶。在家測量口腔和直腸溫度,寶寶更不可能會配合。寶寶發燒時,如果使用了退燒貼,用額溫槍測量出的數據有可能出現偏差。

不要過於糾結用何種測量工具,只要快速、準確、安全即可。根據寶寶的特點,朵媽建議用耳溫槍,放入耳道,將外耳道全部封閉,再開啟測量。

物理退燒方法

1.多喂水,增加身體水分,保證排便

退燒主要通過皮膚髮汗、呼吸、排尿、排便等生理過程蒸發水分實現,寶寶身體發燒的情況下,無論是否喂藥,都建議多喂水,幫助體內熱量的排出,降低體溫。

退燒藥只是刺激人的大腦中樞,迫使體內增加散熱,如果體內水分不足,即便吃了退燒藥,也不能很好的降溫,這就是為何有時給寶寶吃了藥,他們還是高燒不退的原因。

2.建議熱敷,不要冷敷或酒精擦拭

熱敷是在提高室內溫度的前提下,用溫熱毛巾擦拭全身,有助於皮膚血管擴張,利於體內熱量散出。冷敷時體表水分蒸發也能帶走一部分熱量,但變涼的皮膚導致血管收縮,反而會阻礙體內熱量的排出,並不能真正的降溫。

朵媽不建議使用酒精,媽媽自己使用時,不易掌握大血管流動的部位,酒精蒸發過程中會帶走皮膚的熱量,退燒效果有限,反而增加了寒顫感,不利於體內熱量散發。

3.提高室溫,少穿衣服

老一輩都建議多穿衣服,把寶寶捂出汗來容易康復,其實,這種想法完全錯誤。寶寶發燒時,提高室內溫度,減少寶寶所穿的衣服,這樣才更利於身體的熱量排出。

4.增加洗溫水澡頻率,注意把握時長

寶寶身體不適時,可能會排斥洗澡,媽媽要想辦法把寶寶放入澡盆,可在裡面放入他們喜歡的玩具或者和他們一起泡澡。

只要能讓他們進入到澡盆或泡更久時間的方法都要嘗試,在寶寶能容忍和身體接受的範圍內,儘量延長這一過程。一次不要超過20分鐘,隔3小時左右可再泡。

藥物退燒方法

1.常見退燒藥: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這兩種都是對付嬰幼兒的退燒藥,它們是藥物內所含的成分,不是藥名。泰諾林和百服寧是對乙酰氨基酚的藥名,美林是布洛芬的藥名。

2.對乙酰氨基酚可用於小寶寶

對乙酰氨基酚,又名撲熱息痛,寶寶中度發燒時使用,對腸胃刺激溫和,口味較好,能用於小月齡寶寶,藥效持續3~4小時。最常給寶寶服用的是含對乙酰氨基酚的泰諾林。

布洛芬對高燒作用較好,持續時間有6~8小時,口感好,是由腎臟排出體外。美林不適用於因腹瀉引起的發燒,腹瀉可能導致寶寶脫水,處於脫水狀態的寶寶服用美林對腎臟的損害更嚴重。

3.寶在38.5℃時服用退燒藥

寶寶服下藥後,需要一定的時間藥效才能發揮,在此時間內,寶寶的體溫還在上升,因此寶寶燒至38.5℃時就可服用退燒藥,到了39℃時,剛好發揮藥效。

4.交替喂服,降低副作用

是藥三分毒,無論藥品是否安全,都不可避免的對身體有副作用,媽媽們可以將兩種藥換著吃,讓某種藥在身體內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對乙酰氨基酚的藥效是3~4小時,那麼服用後3~4小時出現高燒38.5℃,可以給寶寶服用布洛芬。布洛芬的藥效是6~8小時,服用後6~8小時出現高燒,可以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每種藥每天不超過4次。

5.不是細菌感染,不建議使用抗生素

病毒感染用普通的藥物就可以了,並不需要用抗生素,只有檢驗後是細菌感染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為了防止病毒感染時,某些細菌趁機入侵,加重寶寶病情,醫生也可能建議使用抗生素,請遵循醫囑。或媽媽依據寶寶的實際情況做出決定,請記住一切以對寶寶負責為前提。

6.退燒藥達不到效果,是水分補充不到位

很多時候寶寶吃了退燒藥,但效果並未達到預期,這可能是寶寶體內水分補充不足。媽媽一定要鼓勵和引導寶寶多補充水分。

發燒注意事項

1.寶寶發燒,吃不油膩半流質食物

發燒時,寶寶腸胃的蠕動較慢,油膩食物難以消化,不建議喂,以免增加消化吸收的負擔,可以給寶寶喂易於消化的半流質食物,如粥。

2.仔細量體溫,作好記錄

發燒後,堅持給寶寶測量體溫,並做好記錄,更準確的瞭解寶寶的病情,幫助醫生全面瞭解、準確判斷。記錄內容包含:測量時間、測量溫度、寶寶症狀、採取措施。當然,平時也可給寶寶測量體溫並記錄。

3.寶寶精神狀況很重要

有的寶寶溫度只有38.5℃,但精神不行,面部有難受的表情,即便吃了藥也不能緩解,媽媽一定要隨時就醫。

4.手腳冰涼 ,警惕新一輪高燒來臨

在發燒的過程中,有時摸寶寶手腳皮膚,感覺冰涼,沒有先前高溫,這有可能意味著新一輪高燒的來臨,媽媽千萬不要大意。在沒有找到寶寶發燒的原因,對症下藥前,高燒會隨時反覆。

5.下午晚上,症狀更嚴重

寶寶生病時,一般在下午和晚上會更嚴重,媽媽需要密切關注寶寶的體溫變化情況,做好記錄,即便是半夜,遇到高熱,也建議隔2~3小時用溫水擦拭全身。

6.治標,更要治本

END


我是朵朵媽媽,為寫文章放棄減肥的職場媽媽。做及格的職場媽媽,帶娃、職場、婚姻、生活,關注我們,讓你每天都進步一點。


朵媽是大王

體溫39℃以上的高熱容易引起兒童驚厥,6個月以下兒童在發熱時因病情變化快,都應及時治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藥品。3個月內的嬰幼兒應慎用藥物退熱,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熱。藥物退熱效果不好或用藥退熱後不到兩小時體溫又超過39℃時也應採用物理方法降溫。藥物退熱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見效,在孩子體溫突然超過40℃時應先立即採用物理方法退熱。

小孩發燒39度怎麼辦:
1、溫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溫水(水溫不感燙手為宜)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鐘。亦可用市售的“退熱帖”貼(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額部以幫散熱降溫。
2、服用退燒藥
寶寶發燒超過38.5度時,醫生會考慮使用口服劑或肛門塞劑來為寶寶退燒。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顯時,可口服退熱藥降溫。
3、通風散熱
多通風,注意散熱,衣著寬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調,室溫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時開窗通風,使房間空氣對流。
4、保證水分
多飲水,吃流質飲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證機體足夠的能量及水分。

5、脫掉過多的衣服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6、保證睡眠
多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可益於疾病的恢復。
但3歲以內的嬰幼兒發高燒時應首先採用物理降溫方法,一般不打退燒針,不吃退燒藥,以免發生虛脫及藥物毒性反應,其他藥物的使用同樣要慎重哦。不過,很多家長認為,發燒時就應該儘快幫寶寶退燒才安全。事實上,若是輕微疾病,發燒會出現2-3天左右,而且面對發燒的正常態度是找出發燒背後的病因,強行降溫是不科學的。不要一味要求醫生把燒逼退。

藝術鍵

帶娃原本就不輕鬆,如果再遭遇寶寶發燒,寶寶難受,爸媽也要累爆了!

為了讓寶寶舒服一些,還是快吃點藥吧?

停!先別喂!

為什麼不能立即喂藥?什麼時候該喂藥?什麼程度不能在家觀察?

你必須瞭解的寶寶發燒常識,都在這篇文章哦!

寶寶發燒,不要立即喂藥

發燒是症狀而不是疾病。發燒會讓孩子覺得不舒服,但是目前並沒有證據證明發燒本身對孩子的身體有傷害。

發燒不一定就是壞事,因為低燒能提高寶寶的抵抗力,使病菌變弱,有利於戰勝炎症。

單純體溫≤38.5℃,不用著急吃藥

這時候要給寶寶進行物理降溫退熱,注意多給寶寶補水,預防脫水現象。

如何做到發熱時有效的物理降溫呢?人體散熱主要通過皮膚、呼吸、排便來實現。

① 保證寶寶液體攝入。

退熱過程主要是通過皮膚蒸發水分實現。若體內水分不足,退熱效果受限。

② 適當提高室溫,減少穿衣蓋被利於皮膚散熱。

③ 物理降溫方法推薦洗溫水澡、溫熱毛巾溼敷。

冰貼或冰袋讓局部皮膚降溫為冷降溫,但退熱效果有限。

雖可感到皮膚變涼,但體內溫度未必降低。變涼的皮膚血管收縮,反而會妨礙體內熱量散出。

溫降是在提高環境溫度前提下,用溫熱毛巾敷身體、洗溫水澡等致皮膚血管擴張,有利於體內熱量散出。

④ 排便利於散熱,利於疾病好轉。

孩子進食少、排便少,但腸道本身還有分泌功能,也就是體內代謝產物或毒素會積於腸內。

儘快將這些代謝產物或毒物排出利於散熱,利於疾病好轉。超過48小時未排便,可暫用開塞露。

體溫≥38.5℃可服退熱藥

全球廣泛使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安全實惠退燒藥是兩個口服藥: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對乙酰氨基酚

對乙酰氨基酚是一種比較安全的退熱藥。

① 年齡

乙酰氨基酚是世界衛生組織(WHO) 推薦3個月以上嬰兒和兒童高熱時首選退熱藥。

② 常用劑量

10~15毫克/公斤體重/次(每次<600 mg),4~6小時服一次,每天最多用4次。

其退熱效果與劑量成正比,但劑量過大會引起肝毒性。

③ 代表藥

泰諾林、小兒百服寧、小兒退熱栓等。

④ 注意

對乙酰氨基酚可能會引起蠶豆病的寶寶發生急性溶血反應,有蠶豆病的寶寶應該慎用。

布洛芬

布洛芬是另一種比較安全的退熱藥。

① 常用劑量

5-10毫克/公斤體重/次(每次<600 mg),6小時服一次,每天最多用4次。

② 代表藥

美林、託恩等。


抗生素

醫生檢查後若考慮存在繼發感染,就應該按照醫生的囑咐使用抗生素,這時候就不是“濫用”了。

退熱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體內水分不足

寶寶生病時多數不喜歡喝水或奶,家長一定要耐心少量多次餵養,以增加體內水分,利於退熱,否則服了退熱藥也達不到預期效果。

不要把大人的藥物給孩子吃,因為成人的藥裡面,有些成分對孩子是不合適,甚至有害的。

發燒超過3天,不要在家觀察了

延誤時間越長,出現合併症的幾率就越高。

① 出現脫水症狀。

小的嬰兒換尿不溼的次數減少,或大寶寶小便次數減少。

② 注射疫苗後體溫超過39℃,發熱時間超過24小時,需要找醫生判斷下是不是由於疫苗反應引起的。

③ 寶寶出現抽搐。

為啥寶寶會反覆發燒?

病毒感染、細菌感染以及支原體感染都會引起寶寶發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