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推薦高俅的“小蘇學士”是誰?

品談客

按照南宋王明清的《揮麈後錄》記載:“高俅者,本東坡先生小吏,草札頗工。東坡自翰苑出師中山,留以予曾文肅,文肅以史令已多辭之,東坡以屬王晉卿”。

即高俅原是蘇軾的小跟班,文字助理一類角色,也說是書童,為人乖巧,書法不錯,擅長抄抄寫寫。元祐八年(1093年)蘇軾從翰林侍讀學士外調到中山府(知定州),將高俅推薦給曾布,但是曾布以助理太多沒接受。

《揮麈錄》作者王明清的外祖父是曾紆,而曾紆就是曾布的兒子,他所記載的曾家發生的事情應該是可以信賴的。

由此可見這裡的“小蘇學士”應該就是蘇軾。

很多人糾結“小蘇學士”。因為蘇軾的同時期王闢之在《澠水燕談錄·才識》所言“蘇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蘇。蓋洵為老蘇、軾為大蘇、轍為小也。”一般而言,“小蘇學士”應是蘇轍。

但水滸是小說,不是真實歷史,小說人物自有歷史原型,但經過了藝術加工。

高俅作為奸臣廣為人知主要歸功於《水滸傳》。在正史中,高俅的記載並不算多,宋史中甚至都沒有他的傳,並且對他的歷史評價含糊不清,基本就是個只知道拍皇帝馬屁的庸臣。

曾布沒要,後來蘇軾又把高俅推薦給了好朋友駙馬都尉王詵(即王晉卿),並在做王詵跟班期間因為踢毬有機會結識當時還是端王的趙佶,又成為端王的隨從。後來趙佶即位,高俅作為從龍舊人才得以躋身武職高位。

《揮麈後錄》說高俅“數年間建節,循至使相,遍歷三衙者二十年”。

史書記載,當時隨從徽宗的童貫等“六賊”後來都被宋欽宗處死。好運氣的高俅提前離開了江南,沒有參與當時徽宗集團與欽宗集團的鬥爭,下場比童貫、蔡攸(蔡京長子)等人幸運多了。

高俅還有一個被時人稱道的是對有恩於他的故人不忘報答。權相蔡京迫害蘇軾後人,高俅不僅沒對蘇軾後人落井下石,而且還伸出了援手。史載,高俅“不忘蘇氏,每其子弟入都,則給養恤甚勤”,頗為時人讚許。


趙燕雲

題主真是一個細心的人,能夠注意到這個細節。

答案很確定,這個“小蘇學士”就是蘇東坡。

在歷史上,我們一般稱蘇轍為“小蘇學士”,蘇軾為“大蘇學士”

但是根據南宋王明清所著的《揮麈錄》來看,《水滸傳》中所寫的“小蘇學士”即蘇東坡。

記載如下,“高俅者,本東坡先生小史,草札頗工。東坡自翰苑出帥中山,留以予曾文肅,文肅以史令已多辭之,東坡以屬王晉卿。”

高俅這個人,原本是蘇東坡先生門下的行走小吏,書書寫寫很有一手,後來蘇軾由翰林侍讀學士外調到中山府的時候,身邊的小吏帶不走。

於是他便將高俅推薦給了當朝大臣曾文肅,曾文肅以自己手下秘書太多為由拒絕了蘇軾,輾轉之後,他又把高俅推薦給了當朝駙馬王晉卿。

高俅成為王晉卿手下之後,他的命運就因為一件小事而發生了改變。

“元符末,晉卿為樞密都承旨時,祐陵為端王,在潛邸日已自好文,故輿晉卿善。在殿廬待班,邂逅。王雲:“今日偶忘記帶蓖刀子來,欲假以掠鬢,可乎?”晉卿從腰間取之,王雲:“此樣甚新可愛。”晉卿言:“近創造二副.一猶未用,少刻當以馳內。”

至晚,遣俅齎住。值王在園中蹴踘,俅候報之際,睥睨不已,王呼來前詢曰:“汝亦解此技邪?”俅曰:“能之。”漫令對蹴。遂愜王之意,大喜,呼隸輩雲:“可往傳語都尉,既謝蓖刀之,並所送人皆輟留矣。”

話說,有一天王晉卿和趙佶(端王,後來的宋徽宗)在等待上朝的時候相遇,趙佶忘了帶篦子刀,便借用了一下王晉卿的颳了鬢角,用過之後感覺特別棒,王晉卿便做了個順水人情,說自家還有一個,稍後給他送過去。

當晚被派去送刀的人正是高俅,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耳熟能詳了。高俅在趙佶面前秀了一波球技,深得趙佶歡心,便把他留了下來成了專業玩兒伴。

如此說來,高俅日後的飛黃騰達與蘇東坡確實有很大的關係。


大昱

草根也談歷史寫過一篇《歷史上,高俅有一項功績無人能及,我們還得感謝他呢》,文中有該問題的答案,所以就不請自來了哈~

----------我是求關注的分割線------------

高俅當時是給在汴京翰林院任職的蘇東坡當小吏的,有著一份正經工作的工作,日常工作是負責些抄寫文字。

而蘇東坡,就是《水滸傳》裡推薦高俅的“小蘇學士”。

高俅的工作屬性,相當於書童一職,能給蘇東坡當書童,必定得有過人的本領。

而高俅呢,除了踢球踢得好,他還擅長書法,而且他還因為另一個優點,而被蘇東坡賞識,什麼優點?

蘇東坡喜歡喝酒,因為喝酒能給人帶來靈感嘛,所以蘇東坡一般都是酒後填詞作賦,但是待他醒來後,就蒙圈了,為啥?

蘇東坡喜歡狂草,酒後狂草更是潦草的不成樣子,潦草到什麼程度,自己都不認得!

這時候,高俅的優點就顯出來了,他能根據蘇東坡的作詞風格,以及前後文的大概意思,揣摩出蘇東坡的文章,然後工工整整的抄錄出來。

酒醒後的蘇東坡看了高俅抄錄的詩詞,都挑不出什麼毛病,你說,這高俅的文學造詣能低嗎?

蘇東坡的文章能流傳至今,高俅的功勞大大滴!

當然,對他的才能,蘇東坡也是看在眼裡並且很欣賞,所以就有了後來把他舉薦給小王都太尉一事,待高俅巴結上宋徽宗後,就走上了人生事業的巔峰……


草根也談歷史

傳說高俅是蘇軾的書童,

南宋王明清的《揮麈後錄》說,“高俅者,本東坡先生小史,草札頗工。東坡自翰苑出師中山,留以予曾文肅,文肅以史令已多辭之,東坡以屬王晉卿。”

宋哲宗趙煦元祐八年(1093),蘇軾從翰林侍讀學士外調到中山府,曾打算將高俅推薦給曾布。

《揮麈後錄》作者王明清的外祖父乃是曾紆,而曾紆就是曾布的兒子。

至於真假,在於你信不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