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熟悉的人不願意直面打招呼,情願繞開是什麼心理?

人生百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也沒有任何的立場去評判他人。

01

前些天和朋友聊天,她給我講了件事。

教學設計課的老師,一直鼓勵學生自由發言,課堂很活躍。

上週的教學設計課,前半節大家都積極發言、討論激烈,但到了後半節,卻是連課上最積極的同學也沒有說一句話。

整個課堂如死水般寂靜,每個人心情沉重。

原因居然是老師課間說了一段話:

昨天我在食堂碰到我們班的學生,看著他們笑眯眯的,和食堂打菜的叔叔阿姨打招呼,看到我卻情願繞開,更別說來打個招呼了。

當時我心裡就想,相對食堂的工作人員,我跟你們相處的時間更長,也更熟悉,為什麼你們願意給陌生人問好,卻不願意過來跟我這個老師打聲招呼呢?

我當時很傷心,也在反思,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好,讓你們連聲招呼也不願意打?

她說當時老師的聲音很低沉,字裡行間的傷心讓他們心情愧疚。

我想到自己小時候,遇見老師也不願意打招呼,甚至遠遠看到就迅速轉身或者情願繞開。

一方面是出於內心的畏懼,害怕老師問什麼而我無法答出來。

也不知道怎麼找話題聊天,總覺得很尷尬。

所以選擇了當時對自己來說,最有利最安全的方式,當沒看見或走開。

但自己心裡是舒服了,卻從沒想過是否給熟人帶來了傷害。

明知道這樣的做法不正確,卻沒法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

同學曉飛,他遇到熟人不會打招呼,甚至會主動避開。

問他,他說小時候爺爺是騎三輪車的,每次上下學都由爺爺接送。

很多熟人都看到過,以前同學也議論過,從那時起他就很自卑。

遇見熟人,他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這些,不願意主動打招呼,甚至裝沒看見。

他說:

別看我現在能把這件事說給你聽,真當我再遇見熟人,我還是不會打招呼的。

那些畏懼、議論、自卑早已成為一根刺,一碰就疼,只敢藏起來,卻始終不願意拔掉。

《肖申克的救贖》裡說:“心若是牢籠,處處為牢籠。”

能禁錮自己的,只有自己,能意識到問題,卻不敢走出一步,是沒法突破內心的牢籠的。

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

越是怕見到那些人,越是怕打招呼,就越要直面,做自己內心最不敢做的事。

邁出那一步,你會發現其實沒那麼難,也沒那麼尷尬。

在一次次的磨礪中,刺會越來越圓潤,而你,收穫的則是一個更加自信與全新的自己。

遇見熟悉的人不願意直面打招呼,情願繞開是什麼心理?

02

遇見熟悉的人不願意直面打招呼,情願繞開是什麼心理?

有人天生就有社交障礙,與人交往時會不由自主地感到緊張害、手足無措。

見人不知道怎麼打招呼,甚至害怕見人,特別是熟人,遇到有熟人走來,寧願繞道離開。

《最強大腦》數獨高手選拔那期,臺灣選手吳東益就自稱有社交障礙,不善與人溝通。

通過節目,我們隔著屏幕也能看到他的緊張與交流的艱難。

這樣的情況是天生的,卻不是無法改變的。

顧城曾說:“因為畏懼說話,我學會了滔滔不絕。”

不管是天生社交障礙,還是由後天環境、事件造成的心理問題而導致交流時出現退縮的現象,都應該慢慢打開心房,多嘗試與人交流。

迴避的處事態度只會讓情況越來越糟糕。

更應有一顆樂觀的心,面對現實,勇於剖析自己,直面問題。

電視劇《何以笙簫默》很經典的一幕是趙默笙回國,在超市與舊情人何以琛相遇。

曾經熟悉的人成為陌路,不願打一聲招呼。

愛你有多深,恨你就有多深。

生活中很多人遇見自己曾經愛過的人,多半會選擇視而不見,甚至直接繞開。

眼不見心不煩,早已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便相忘於江湖,愛過、痛過都是曾經,現在各有各的家庭。

為了避免尷尬和誤會,最好的辦法就是當做陌生人。

《前任3》裡說,“分開久了,當初再熟悉親密的人,都會慢慢變成陌生。”

也有兩看生厭的,認識你不是我的意願,但我可以選擇無視。

是熟悉的人,但三觀不同,你永遠無法理解我的觀點,那比陌生人還不如。

同事小黑和吳迪就是這樣,兩人是同一時間進來的實習生。

剛開始關係很好,但後來小黑因為性子開朗交了很多朋友。

而吳迪無法融入其中,和小黑開始有了口角。

每次談話,吳迪都不能準確理解小黑要表達的意思,而且態度激進。

兩人鬧過矛盾,同事調和失敗,隔閡很深。

因為強勢的性格,沒人低頭遷就,最後就成了兩看生厭、水火不容。

就算迎面走來,也不想打招呼,有你的場合我儘量不會說話。

很多人本關係親密,後來卻疏遠了,越走越遠。

這樣的熟人,互相不待見,見面打招呼只會讓雙方都不自在,產生不可避免的誤會和傷害,情願繞開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遇見熟悉的人不願意直面打招呼,情願繞開是什麼心理?

03

閨蜜谷谷,是路上遇見熟人也不會打招呼的人,她的原因很簡單。

眼睛度數很深,平時在路上不帶眼鏡,根本看不清遠處的人,別說打招呼了。

更重要的是她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在乎外人的看法。

她說:

與其和所謂的熟人進行“吃了嗎?”“今天做了什麼?”“最近學習怎麼樣?”的尬聊,還不如省下這個時間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沒有共同語言的交流是無意義的,不是一個圈層的熟人每次要麼只能尬聊家長裡短,要麼過渡消費回憶,最終話不投機半句多。

劉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中說:

也許人到了一定的時期,都會變得越來越珍惜自己的時間——當你覺得自己的時間越來越重要的時候,你就越來越不願意去做無聊的事。不會去打聽無關人的隱私,不會去探討無關人的新聞,不會去在意不重要的人對自己的評價,不會因為突如其來的挫折而忘記自己的初衷,你心裡開始明白世上只有自己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有網友說隨著閱歷的增長、心境的變化,別人的眼光對他的影響越來越小。

有時他跟隨本心做的事情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與理解的,他自己的時間安排得很緊湊。

沒必要為了和熟人幹聊浪費時間,不懂你的人說一句話都嫌多。

生活中確實有些人,經歷豐富、心智成熟,他們已經看透了人性與世俗,致力於都市的繁華喧囂中尋找一處寂靜,做自己的想要做的事情。

我想每個人生活中都曾遇到過這樣“熟悉”的人,不願打招呼,而情願繞開。

有人說這樣的舉動並不禮貌,但每個舉動都有自己的原因。

這個舉動必是當時情境下、當時心境的你,做的最讓自己舒適的選擇。

但自己舒心的背後,也要放寬心態,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

人生百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也沒有任何的立場去評判他人。

但如果你自己舒服卻傷害了他人,或是你以為你舒服了,其實心中永遠有根刺,那並不是真正的舒適。

直面分析問題,認清並找到問題的根源,坦然面對,才是對自己與他人的負責。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遇見熟悉的人不願意直面打招呼,情願繞開是什麼心理?

而現實中往往是嚴於律人,寬於待己,對熟悉的人尤其苛刻。

我們願意給陌生人以溫柔,卻不願給熟悉的人一個寬容的微笑。

坦然面對自己的內心,合理處理與他人的關係,不退縮不偏激。

不愧於人,無愧於心,才能找到自己最舒適的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