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廣東湛江人那麼熱愛美食?

子麗妹妹

湛江人,窮什麼都不能窮伙食,但凡口袋裡還有幾蚊紙,首先就不會虧待自己的肚子。如果要確認一家湛江農戶的貧困程度,有經驗的扶貧幹部就會觀察這家每天吃什麼。一般貧困戶鍋裡也會肉與魚不斷,如果有幾天斷了魚肉,那真是赤貧了。

走到湛江一些“貧困村”,村頭的菜市場都是雞鴨魚肉檔成行的,倒不是說村民有多少錢,只是大家捨得在吃上花錢,而且習慣了吃新鮮的東西。

聽老人家說,最窮的時候過年沒肉吃。那就做煎堆,“年晚煎堆人人有”。過年了,再窮的家庭都要留幾隻雞鴨來吃,甚至生蛋的雞都要殺了過年吃,要不沒面子。

至於每年的年例,更是一個以“吃”為主題的盛大聚會。有的人打工一年掙的錢,一次年例,就花的差不多了,有時還要借錢做年例。年例的菜品越高檔,越被村裡人看得起。

湛江人為了吃不怕路遠和奔波。90年代的時候大群人開著車,浩浩蕩蕩的去遂溪嶺北鎮吃。吃什麼?大家心裡有數,嘿嘿。後來,嶺北鎮那邊不讓吃了,吃貨們又開著車去廉江吃山姜頭煲雞、塘蓬豬肉和魚頭湯,或是去遂溪草塘吃魚,不過價格就平多了。

湛江人似乎吃遍天上地下海里但有一些東西我們也不愛吃,甚至是碰的不想碰的,那就是不新鮮的食材。原汁原味原形最喜歡。所以在外地人看來湛江人吃東西有點挑剔,有錢沒錢都挺講究。湛江人為什麼這樣愛吃?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湛江的農海產品資源豐富,特別是海鮮,種類又多又新鮮!二是湛江的夏天長,消耗大,所以需要多吃幾頓。三是湛江人將吃飯看的比較重,除了享受美食,也是表達情感的方式,甚至關係到尊嚴和麵子。

廣東湛江及周邊地區的吃貨們,關於美食,你們有什麼趣聞趣事呢?歡迎參加討論哦!


湛江縱橫哥

湛江作為“中國海鮮美食之都”,吃貨是必不可少的,但像你所說的標準極致的吃貨我不知怎麼理解,貌似對吃貨還沒定什麼標準。

《2016中國吃貨幸福指數大數據報告》中,湛江進入了中國“吃貨幸福城市”百強榜,位居廣東第7位、全國第61位。

其中,中國排名前十位的“吃貨幸福城市”依次是:南京、北京、深圳、廣州、廈門、紹興、杭州、上海、蘇州、瀋陽。


《漢書·酈食其傳》中寫道“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近年《舌尖上的中國》更是熱播不衰,這說明全中國都愛吃,從古吃到今,從孔子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到蘇軾的“東坡肉”,再到袁玫的《隨園食單》,中國從來就不缺吃貨。

當然了吃是要鈔票的,你讓那些還沒脫貧的人怎能吃得起饕餮盛宴。湛江的平均工資只有4550元,排在廣東第十五位,想做個極致的吃貨還真不容易。問題是湛江的物價在廣東還是很高的,三面環海卻吃著最貴的海鮮,比廣州還貴。

極致的吃貨要吃出花樣來,像麻婆豆腐、宮保雞丁、東坡肉、宋嫂魚羹、太白鴨、東坡肘子、文山(文天祥)肉丁、五柳魚,(以詩人杜甫命名)雲林鵝等名菜都是這些極致的吃貨創作的。


老夢雜談


正所謂“食色性也”,美食是大多數吃貨者的不懈追求,廣東湛江人尤其熱捧美食,待夜幕漸漸降臨,橫穿過一條條大街小巷,映入眼簾的都是一道道讓人垂涎三尺的可口美味,這裡的人沿海而居,海鮮類食品產量龐大,各式各樣的做法讓你對美食的狂熱欲罷不能。深夜裡的夜宵尤其盛行,人們的夜生活就是找尋領自己稱心如意的各式各樣的美食,酒飽飯足之後回家躺下睡個好覺,想一想心裡都是美滋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