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女主苗苗致敬鞏俐被群嘲,相比其他女星,這都不算事

不知道大家是否和萍萍一樣,每當女星走紅毯的時候,都能get到不少有意思的笑點,越是隆重的場合,越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爭奪眼球的行為,此起彼伏,從來不會讓吃瓜群眾失望。

這不,前不久的戛納電影節,電影《芳華》的女主苗苗攜帶著新作亮相,這本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了,卻不幸被群嘲,只因為她拍攝了鞏俐同款的照片,聲稱“致敬偶像”,其實,以這種方式表達自己對偶像的熱愛,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對網絡噴子來說,這就是在自我炒作啊,這次“照片事件”也輕輕鬆鬆的上了微博熱搜,這就使得炒作嫌疑愈加明顯。不少看客都在吐槽,說她拍的這組照片和鞏俐相比,毫無韻味,這後浪比前浪差太多了。

《芳華》女主苗苗致敬鞏俐被群嘲,相比其他女星,這都不算事

但是萍萍覺得,如果不與氣場強大的鞏俐進行對比的話,其實苗苗的這組照片還是可圈可點的。

不過話說回來,苗苗的這組“致敬偶像照片”要是拿來和紅毯上的其他女星進行比較,那都不是事兒。在戛納電影節的紅毯上,每一年都會有無數“毯精”橫空出世。萍萍先帶大家一起欣賞一下今年的“superstar”,水原希子,創造了女星走紅毯的最長時間記錄,整整9分鐘,說實話,簡直難以想象,可能需要不停的旋轉跳躍吧。

與她通行的女星王麗坤,人稱“素顏女神”,幾乎沒有緋聞,也沒什麼特別極端的黑粉,路人緣也挺不錯的,可是呢,在這次紅毯上也是一步一回頭,被人詬病“蹭紅毯”。不過,這絕不是特例。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其他女星,前不久,身陷pgone和李小璐緋聞的馬蘇,因為前後言辭不一致,耿直人設轟然倒塌。這次走紅毯用時6分鐘,被時尚博主徐峰吐槽“丟臉丟到海外了。”雖然後來發帖說自己實在人,沒經驗,真沒故意蹭紅毯之類的。不過網友貌似不買賬。

《芳華》女主苗苗致敬鞏俐被群嘲,相比其他女星,這都不算事

要說這些年在“走紅毯”上磨磨蹭蹭的女星,真的是比比皆是。打個比方,就說張雨綺吧被眾網友戲稱是“定毯神針”,試想一下,30秒就可以走完的紅毯,硬是拖到將近4分鐘,其間,還要招手15次,飛吻8次,不得不令人汗顏。

《芳華》女主苗苗致敬鞏俐被群嘲,相比其他女星,這都不算事

不得不說,現在的某些明星在走紅毯時,費盡腦筋為求增加曝光度,真的是煞費苦心。

回想曾經,張國榮和鞏俐等演員帶著自己的作品《霸王別姬》,走上戛納的紅毯,完全不需要任何做作,氣場就強大到閃耀全場。根本不需要旋轉,招手,飛吻,自他們一行人一上場,整個舞臺都是他們的,所有人的視線都在他們身上。那個時候,我們還以為,《霸王別姬》會是中國電影翻身的第一部作品,誰能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它竟然是中國電影最傑出的代表,直到現在,也未曾被超越,即使是如今這幾年出現的良心作品,諸如《戰狼2》等,在張國榮的這部《霸王別姬》面前,也不過如此。

《芳華》女主苗苗致敬鞏俐被群嘲,相比其他女星,這都不算事

我們不禁開始思考,我們國家的電影事業為什麼會不斷倒退呢?或許,可以和萍萍一起去了解一下前人與後人對待電影的區別。當初拍攝《霸王別姬》時,演員的用心程度完全可以藉助影片中的臺詞來形容,“ 不瘋魔不成活”,在電影中的各種捱打場景,都是實打實的,哪是如今某些流量小生們能夠比擬的。

回過頭來看這些年我們國內的電影發展,真的可以說讓人心生一種無可奈何的感覺。舉個例子來說,現如今的電影製作若是投入了2億,那麼其中光是付給流量小生的片酬就將近一個億,然而即使這部電影因此票房差強人意,但是電影本身,確實不怎麼樣。萍萍覺得,可能就是在這種熱衷於大牌明星的風氣下,才導致我們國內的電影事業停滯不前,這樣一來,突然某一天有導演拍出了良心作品,自然是要舉國轟動一番的。正因如此,《霸王別姬》才會在幾代人的心中留下無比厚重的地位,畢竟,這是華語電影在國際上獲得的最高榮譽,而鞏俐的那張經典的照片是其外在承載形式,這樣一來,遠遠不如的新晉小生模仿鞏俐被群嘲也是能夠理解的。

《芳華》女主苗苗致敬鞏俐被群嘲,相比其他女星,這都不算事

其實,在十年之前,用“瘋魔”的狀態演戲的演員還比比皆是,當初的四小花旦章子怡,周迅等人在演技上還是十分讓人信賴的,可如今的四小花旦,其演技實在無法讓人信服。說到目前片酬最高的女明星,那自然非楊冪莫屬了,不過其演技,可以用十三個字概括,“一捂嘴,二瞪眼,三跺腳,四戳手指”簡直讓人無法恭維。之前楊冪憑藉電影《逆時營救》一舉獲得“第50屆休斯敦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最佳女演員獎,其實就頒獎現場的氣派來看,其含金量就是有待考量的,就像豆瓣網友給予的4.9評分才更真實,儘管後來楊冪表示“無論如何還是很高興”。

《芳華》女主苗苗致敬鞏俐被群嘲,相比其他女星,這都不算事

就像演員許還山在電影中說的那樣,所謂電影表演藝術,絕對不是一條依靠長相,天賦,就能躍居影壇明星的捷徑,這是一門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實踐,不斷的探索,不斷的思考,才能登峰造極的藝術。

有的人說是因為觀眾的眼光越來越刁鑽,口味越來越挑剔,這才漫天的吐槽我們的電影少有佳片,可事實卻並不是如此,要怪只能怪我們的影視行業發展的過於膚淺,專心演戲的演員越來越少,專心賺錢的演員越來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