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的“即時反饋”,它如此重要但不少人卻一直忽略

即時反饋,通俗地說,就是當你做了某件事之後,馬上就有反饋。

有一個很經典的例子,很多人都在引用,大概是這樣的:

為什麼我們嗑瓜子的時候,能連續不斷地嗑,嗑得口感舌燥了還是嗑?

但是,為何看書時卻沒有這樣的動力?

原因是,嗑瓜子的過程很短暫,3秒嗑一粒瓜子,馬上就能品嚐,付出時間很短,收益來得也很快。也就是說,嗑瓜子是一種高效的即時反饋系統,容易讓人上癮,或者說容易讓人跟隨慣性而為。

而讀一本書,你不知道這本書上的內容何時給你帶來收益,也許是5年後,也許是10年後,抑或根本就沒有收益。

即時反饋特別重要,但早年,甚至是現在,一些人在做產品時,比如某個APP,開發人員卻沒有認識到其重要性。

說說我的例子。


技術人員在完善那個科普網站時,我給其多次提議,我說:

但那個技術人員搖搖頭,擺擺手,給我說,沒用,這沒多大用。

多次提議沒有被採納,我這才死心了。

從這裡我們看出,IT軟件從業者,他們在打造某個產品時,並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即時反饋。這是實情,當然,現在要好得多。


我有一個朋友,她是個寫作者,既在頭條寫文章,也給雜誌社寫文章。

有一次,她給我說,雖然頭條的稿費有時候趕不上雜誌給的稿費,但她卻更願意在頭條上寫文章。

我說,這是為什麼呀?

她說,我給多家雜誌社供稿,但他們的稿費,有的要幾個月後才打給我,有的是半年後,多數情況是,她有時候會收到一些稿費,但卻不知道,到底是哪家雜誌社打給她的。

但頭條不一樣,寫的文章,每一個小時的閱讀量變化她全知曉,昨天的文章有多少收入,全給你明明白白地顯示出來,這讓她很有成就感。另外就是,文章會有大量評論,根據這些評論,她能調整自己的寫作方向和角度,這種反饋非常好。

我這位朋友的感想,我很贊同,以前我給一些雜誌寫稿子,他們多是傳統單位,有的規定,發稿費只能是通過郵局彙報,不能銀行卡打款,更別提用什麼支付寶了。

有一次,一家雜誌給我寄稿費,寄到了郵局,但郵局的人卻沒有送達到我手中,直到匯款單在郵局呆了幾個月,由於某個原因我去了一次郵局才知道這張過期的匯款單。

你說,這樣的雜誌社如何跟現在的互聯網平臺競爭?不做改變,如何競爭?

做一個小小的改變,成本其實很低很低,但就是不改變。


如果你是一個包工頭,那麼,你再請臨時工人給你幹活時,有如下情況。

比如說,一個活,需要請5個工人幹一個月。

那麼,結算方式有三種。

一是:幹完活後,也就是1個月後,統一結算工錢。

二是:幹完活後,再拖半年,再給錢。

三是:當天幹完活當天就給錢。

顯然,第三種方式最好,這是最佳的激勵方式。

如果你是採用前兩種方式,那麼,工人就會一邊幹活一邊擔憂:

老闆會不會到時不給錢呀?老闆以後會不會隨便找個理由,剋扣我的工錢呀?

瞧,如果給你幹活的人持續懷有這種擔心,那麼這種顧慮就會影響幹活質量,他幹得不痛快。

甚至,如果中途有別的老闆讓你的工人去幹他的活,可能,他們就會離開你了。

我有一個親戚,他幹著某個技術活,經常有人請他幹。

去年年底,他跟一個老闆幹完大半年後,要錢時,老闆卻說,得過年後才能結算工錢,我的這位親戚就很氣憤,這馬上就要過年了,你這樣弄多沒意思?

我問他,你的這個老闆,你跟他是第一次合作還是合作多次?

親戚說,合作好幾年了,他倒也不是不給錢,就是喜歡拖,拖呀拖。今年的錢,得明年才能給,有時候能拖一年。

明年我不想給他幹了!”我親戚這樣說道,“即使他給的錢比別人高!

我一聽,便覺得,這個老闆,可能資金週轉出現小問題是一部分原因,但更大的原因是,他不重視即時反饋的重要性。


在學習上的重要性

即時反饋體現在學習上的重要性,很多人都說過。

這裡,我只說說我經歷過的。

上學時,我並不擅長背英語單詞,所以我只好給自己找一些方法。

背單詞可以是這樣:

拿出單詞本,讀一遍單詞,再讀一遍單詞的中文釋義。就這麼往下背下去。

這種效率是很低很低的。

我的做法的,用一張紙片蓋住英文單詞,看著中文釋義,然後試著讀出單詞的讀音,並把其寫出來,第一次,我當然寫不出來。

但沒關係,我把紙片慢慢移開,看看英文單詞,寫出來了。多寫幾遍。

以這種方式繼續下一個單詞。

當我把十幾個單詞這麼過一遍後,再把紙片重新蓋住英文單詞,看著中文,讀出英文單詞,並默寫,寫完後,看看對不對,如果不對,是哪裡錯了?等等。有不會的,再移開紙片看一下。

如此,花很短的時間,我就記住了大部分單詞。

這種辦法之所以有效,這是因為我一直在進行“即時反饋”。

會,還是不會,在時間上是“秒”級的反饋。

若我一直對著單詞表一路讀下來,讀好幾遍,但我還是不知道,我背住了沒有,這就是沒有反饋。

我上初中時,親戚家的一個二年級的小孩子,成績很差,被班主任批得很厲害。我看不下去了,於是,有那麼幾個晚上,我把其叫到我書房,讓他拿出生字表,默寫。

默寫的時候,還是讓其用紙片蓋住漢字,露出拼音,就這麼默寫下去……

一週後,小孩子經歷一次考試,語文考了80多分。老師跟我說,好奇怪,這孩子變化好大!


還是上初中時,我遇到一位老師,他是我現在見過的最最厲害的政治老師。

原因是,政治課上的那些抽象的概念比如“國家的本質”“生產力”“剩餘價值”等等,通常是很難記憶的。

但是,這位老師,牛就牛在他特別懂得即時反饋。

課堂上,他不斷地提問前十分鐘前總結過的概念,第一次提問我們當然說不出來,但他就會給一些提示,比如說出幾個字。

然後,大家跟著他的提示,又補充一些,他又提示,我們又補充一些。

半小時後,他又再次向大家提問剛才的概念,然後大家雖然沒有背過,卻都能流暢地說出那個很抽象的概念了。

政治課是很枯燥的,但因為他,我那時對人類文明中的種種概念發生了興趣。所以他是一位很牛老師。

高中時,也遇到一個很牛的生物老師,他也是特別善用即時反饋系統。那時高考我們不考生物,但反而是生物課上沒人睡覺,個個精神抖擻。因為他上得好呀!!

現在我認識到,最牛的老師一般都有一個共性:擅長即時反饋!


別人幫了你一個忙,你要第一時間說謝謝,而不是一年後再說謝謝。

你做錯了一件事,你要第一時間說抱歉賠不是。而不是一年後再提起這件事,再道歉。

這也是即時反饋,越快越有效率,這在長距離射擊練習時,尤其表現的越突出。

你身邊的“即時反饋”,它如此重要但不少人卻一直忽略

照片由美國海軍的Michael Russell拍攝。


很多人之所以賭博成癮,這也跟“即時反饋”有關聯。

摸了一張麻將,用拇指一撮,哇,好像是黑8!

於是你激動呀!

果然是黑8,你自摸了!

你更激動了。

瞧,打一輪麻將下來,你會激動幾次,這裡的“激動”就是反饋,就是獎賞,所以,你成癮了。

打遊戲成癮也是這個原因。

目前,這個世界上,能把“即時反饋”做得最好的,最最頂尖的,就是各種流行遊戲。

顯然,賭博不好,遊戲成癮更不好。

但我們得想辦法改變,讓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刻意地加入很多“即時反饋”。從而讓自己成長得更快。

寒木的方式是,我天天記日記,記下每天都幹了什麼事。某天干的活多了,那麼我記日記時,就會很有成就感。

當然,記日記就是一兩百字之內。

你身邊的“即時反饋”,它如此重要但不少人卻一直忽略

如果你現在學著軟件知識,比如HTML、css等,那你就不應該拿著書死記硬背,而是找到一個學習網站,開始幹!你在網站的左邊輸入css代碼,右邊的網頁字體馬上就變了,然後你瞬間就記住了,哦,原來這個代碼是幹這個的,那個代碼是幹那個的。

假如你已經退休了,無需再學什麼,整天沒事只會打遊戲,賭博。那麼你可以試著去釣魚,跟幾個好哥們到野外。

因為好的魚塘,或者水庫,其釣魚過程就是一個很棒的“即時反饋”系統。

當魚上鉤後,你一提魚竿,哇,好重呀,魚竿壓得彎彎的,你的手一抖一抖的,你不知道這條魚有多大,你只知道,上鉤了,但魚有可能會掙脫。

你身邊的“即時反饋”,它如此重要但不少人卻一直忽略

圖片來自fish-factor。

這種心理過程就是很棒的即時反饋,這也是很多人痴迷釣魚的核心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