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芬蘭共和國

認識芬蘭共和國

芬蘭風光(網絡圖片)

芬蘭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Finland),簡稱芬蘭(Finland),位於歐洲北部,北歐五國(丹麥、冰島、挪威、瑞典、芬蘭)之一,東與俄羅斯接壤;南隔芬蘭灣(Finland Bay)與愛沙尼亞相望,西南隔波羅的海(Baltic Sea)與波蘭、德國相望;西隔波的尼亞灣(Gulf of Bothnia)與瑞典相望;西北與瑞典接壤;北與挪威接壤。國土南北最長距離達1,157千米,東西最寬為542千米;面積 338,424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100千米。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赫爾辛基(Helsinki,60°1′N ,24°53′E)僅次於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Reykjavik),是世界上緯度第二高的首都,時區:UTC/GMT +2。

認識芬蘭共和國

芬蘭位置圖(網絡圖片)

政治體制

芬蘭的政體是內閣制,自1917年12月6日宣佈獨立以來,芬蘭就一直是一個獨立的共和國。而此前芬蘭是俄羅斯帝國統治下的藩屬國,其歷史基礎是斯堪的納維亞自耕式農場主社會。芬蘭是北歐國家中唯一在此基礎上建立共和國體制的國家,並且芬蘭的總統要比其它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國王或君主有更強的政治影響力。

憲法。1919年7月17日頒佈生效。憲法規定,國家立法權由議會和共和國總統共同行使;總統是國家元首,擁有任命政府、掌管外交、統帥三軍等實權,每6年選舉一次。1999年芬議會通過新憲法,名稱由《政府組織法》改為《憲法》。新憲法加強了議會和政府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削減了總統部分權力。

議會。芬蘭的政治體制以議會為主,雖然總統也有較大的權力(根據芬蘭憲法,總統有權解散議會,並舉行新的議會選舉)。多數行政權力控制在由總理領導的內閣中,而總理由議會選出。內閣由中央政府各個部門的部長、總理本人與一名大法官組成。

憲法規定,200人的一院制議會是芬蘭的最高權力機關。議會可以修改憲法,解散內閣或否決總統的決定;但議會無權改變司法決議。內閣或任意一名議員都可以提出立法動議。議員任期4年,按比例選出。

認識芬蘭共和國

赫爾辛基大教堂(白教堂)頂部

司法。芬蘭司法體系分為一個負責民事以及刑事司法爭議的法庭,以及一個專門負責公眾與行政部分訴訟的特別法庭。芬蘭為大陸法系國家,法庭分為地方法院、地區上訴法院及最高法院。

芬蘭最高司法機關為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最高法院由院長和19名法官組成,負責審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最高行政法院由院長和20名法官組成,負責審理政府機構和省、市(縣)機構的行政案件。起訴機關是各級檢察院。另設有國家法律監察官,有權出席內閣會議,監督總統、內閣和政府各部門的決定是否符合憲法規定。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院長、法官以及最高檢察長均由總統任命。

政黨。芬蘭為多黨制。主要政黨有:芬蘭中間黨(Centre Party of Finland),1906年成立;正統芬蘭人黨(The True Finns),1995年成立;民族聯合黨(The National Coalition Party),1918年成立;芬蘭社會民主黨(The Finnish Social Democratic Party),1899年成立;芬蘭基督教民主黨(The Finnish 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1958年成立;瑞典族人民黨(The Swedish People's Party),1906年成立;綠色聯盟(The Green League),1988年成立;芬蘭左翼聯盟(The Finnish Left Union),1990年成立。

總統:紹利•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1948—),資深政治家,民族聯合黨人。1948年8月24日出生於芬蘭南部城市薩洛(Salau),法學碩士,先後任律師、副法官;1987年當選為芬蘭議會議員;1994年至2001年任芬蘭聯合黨主席;1995—1996年任芬蘭司法部長;1996—2003年任財政部長(期間,帶領芬蘭加入了歐元區,擺脫了在當時肆虐全球的經濟危機);1999—2003年任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董事會主席;2003—2007年任歐洲投資銀行副行長;2007—2011年任芬蘭議會議長;2012年2月5日當選芬蘭總統,3月1日宣誓就職。

認識芬蘭共和國

芬蘭總統紹利•尼尼斯托(網絡圖片)

行政區劃

1997年9月1日啟用的新行政區劃,將芬蘭分為6個省:南芬蘭省(Southern Finland Province)、東芬蘭省(Eastern Finland Province)、西芬蘭省(West Finland Province)、奧魯省(Oulu Province)、拉普蘭省(Lapland)和奧蘭自治區(Oran municipality)。

6省下分為90個縣,縣僅是國民服務組織。而其基礎地方政府有416個,包括114鎮、302鄉。

國旗。芬蘭國旗名為“藍色十字”旗,1818年5月正式定為國家市民旗幟。呈長方形,長寬比為18:11,旗面為白色。稍偏左側的十字形藍色寬條將旗面分為四個白色長方形。藍色象徵湖泊、河流和海洋,也說象徵藍天;白色象徵白雪覆蓋著國土。

認識芬蘭共和國

芬蘭國旗

國徽

:紅色盾徽。在9朵銀色玫瑰中,一隻戴著皇冠的獅子,右前蹄為被覆盔甲的人手,揮舞著長劍。腳踩著翻轉彎刀的獅子,象徵芬蘭人民的勇敢和力量,9朵玫瑰花代表芬蘭歷史上的9個省。

認識芬蘭共和國

芬蘭國徽(網絡圖片)

國花:鈴蘭,象徵著純潔和幸福。

認識芬蘭共和國

芬蘭國花(網絡圖片)

國鳥:大天鵝。

認識芬蘭共和國

國鳥大天鵝

國歌:《我們的國家》

我們的土地,芬蘭,我們的國家,為無價之名高呼!沒有峽谷,沒有山丘,沒有接近海岸的湖泊,作為北方的故鄉,如父親般高貴的國家。

在寒冷中百花齊放,你再一次崛起;願我們的愛逐漸升華,你的希望,歡樂與榮耀,願獻給祖國的歌聲在高處迴響。

國慶日:12月6日。

芬蘭是聖誕老人的故鄉,最早的居民為拉普人,故芬蘭又稱拉普蘭,芬蘭人遷入後,建立了芬蘭大公國。12世紀後半期被瑞典統治。1809年俄瑞(典)戰爭後併入俄羅斯帝國,成為大公國。1917年12月6日,芬蘭共和國宣佈獨立,成為一個永久中立國。

認識芬蘭共和國

人口民族

總人口550萬(2016年),大部分居住在氣候比較溫和的南部。赫爾辛基大區是主要的人口密集區,人口約140萬。其他人口密集的城市還包括坦佩雷(Tampere,22萬);圖爾庫(Turku ,18萬);奧蘭(Oran,14萬)等。芬蘭人主要為芬蘭族,約佔總人口的91%,瑞典族約佔5.4%,還有少量的薩米人(曾稱為拉普人)、羅姆人、猶太人和塔塔爾人等;隨著移民數量的不斷增加,芬蘭還居住著其他少數民族,其中包括俄羅斯人、愛沙尼亞人、波羅的海人、索馬里人和伊拉克人等。

認識芬蘭共和國

官方語言:芬蘭語、瑞典語。

芬蘭只有不足1%的人使用薩米語,幾乎所有芬蘭人都會說英語。

主要宗教:芬蘭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家,年滿18週歲的法定成年人有權決定自己的宗教信仰,20個法定成年人便可創辦教會。有78%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有超過1%的居民信奉東正教;芬蘭還有數以萬計的穆斯林。信義宗教堂和東正教教堂在芬蘭社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並有權徵稅。

貨幣:歐元。

GDP總計:2,367.85億美元(2016年,國際匯率)。

GDP人均:43,090美元(2016年,國際匯率)。

人均國民收入水平:46,940美元(2012)。

人類發展指數:0.879(2014)。

教育:芬蘭教育全球第一;芬蘭擁有世界最高的人均教育水平。

人民生活:芬蘭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芬蘭政府公務員清廉高效,並且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監督世界各國腐敗行為的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公佈2012年全球清廉指數報告,在176個國家和地區中,芬蘭名列第一,為最清廉國家

認識芬蘭共和國

主要城市

赫爾辛基。毗鄰波羅的海,是一座古典美與現代文明融為一體的都市,又是一座都市建築與自然風光巧妙結合在一起的花園城。市內建築多用淺色花崗岩建成,有“北方潔白城市”之稱。

赫爾辛基市內湖泊星羅棋佈,遍佈於街間巷尾,既有芬蘭過去的輝煌傳統,又講究現代生活的品味。整個城市新舊混合得體,處處流露著大都會的魅力與北歐式的優雅,城內富有特色的建築和博物館數不勝數。

赫爾辛基是芬蘭第一大城市、第一大港口,是芬蘭的經濟、政治、文化、旅遊、貿易、交通和航運中心,連續多年被評為“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在海港市場上,有一尊名叫“波羅的海的女兒”銅像,是赫爾辛基的象徵。市區面積448平方千米,人口627,866人(2015)。

認識芬蘭共和國

雕塑:波羅的海的女兒

埃斯波(Espoo)。芬蘭第二大城市,芬蘭南部城鎮,在赫爾辛基以西17.7千米。位於寬闊平坦的河谷地區,中有低矮丘陵。人口24.5萬(2010)。

坦佩雷市(Tampere)。位於芬蘭西南部,距赫爾辛基180千米,是芬蘭南部的中心城市。位於兩大湖泊之間的狹長地帶,風景優美,由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Gustavus III,1746-1792)於1779年下令建立的,貫穿市中心的坦梅爾河是坦佩雷工業的發源地,是擁有20多萬人口的北歐最大的內陸城市,是芬蘭第三大城市,人口19萬。

圖爾庫(Turku)。西芬蘭省省會,芬蘭第二大海港和重要工業基地。位於國境西南端海岸,波的尼亞灣畔,東距赫爾辛基170千米,1812年以前一直是芬蘭首都。市區面積24平方千米,人口18萬;現為芬蘭西南部的區域中心,工業頗發達,造船業規模居全國首位;煉油、水泥、金屬加工、紡織、捲菸、木材加工等部門也較重要。海港航道水深 9米左右,附近海域幾乎終年不凍,可全年通航。古蹟甚多。有建於 1290年的大教堂、中世紀古城堡和歷史博物館,以及19世紀建造的瑞典語劇院和希臘正教教堂。

羅凡涅米(Rovaniemi)。聖誕老人的故鄉,位於赫爾辛基以北800千米,面積101平方千米,是芬蘭北部拉普蘭省省會,是芬蘭北部政治、經濟、文化與旅遊中心,也是世界上唯一設在北極圈上的省會,人口35,000。

認識芬蘭共和國

西貝柳斯公園

經濟概況

芬蘭是一個高度工業化、自由化的市場經濟體,人均產出超過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德國等老牌強國,遠高於歐盟平均水平,與其鄰國瑞典相當。經濟的主要支柱是製造業,主要以木材、金屬、工程、電訊和電子工業為主。芬蘭的通信產業以諾基亞為代表。貿易對芬蘭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約三分之一來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數礦產,芬蘭的原材料、能源和一些工業組件都倚賴進口。

由於天氣的原因,芬蘭的農業僅維持在基本農產品自給自足的水平。林木業作為出口的主要支柱,為農村人口提供了第二個工作選擇。芬蘭在1999年加入歐元體制,截止到2013年是唯一使用歐元的北歐國家,在未來幾年芬蘭將更快地與西歐經濟一體化。

工業。工業在20世紀90年代得到快速發展,從勞動、資金密集型轉變為技術密集型。建立在森林基礎上的木材加工、造紙和林業機械製造業為經濟支柱,並具有世界領先水平。森林工業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5%,是世界第二大紙張、紙板出口國(佔世界出口量25%)及世界第四大紙漿出口國。

認識芬蘭共和國

西貝柳斯公園

農林業。林業發達,農畜產品自給有餘。農林密切結合,幾乎所有的農戶都經營一定數量的林地。耕地約229.8萬公頃,從事農林業的勞動力為11.6萬,約佔總勞力的4.7%。主要產品包括鋸材、膠合板、纖維板、傢俱等木材加工品,紙漿及紙張產品。斯道拉恩索(Stora Enso)、芬歐匯川(UPM)和M-real集團是前三大林業公司。斯道拉恩索是世界第一大紙箱和紙板生產商、第三大鋸材生產商,芬歐匯川是世界最大的雜誌紙、標籤紙生產商和歐洲最大的膠合板生產商,M-real是歐洲領先的高質量紙張和紙板製造商。

服務業。芬蘭服務業包括商業、旅遊、金融、通訊和公共服務業等。主要旅遊景區有赫爾辛基、圖爾庫、東部湖區、北部拉畢地區和奧蘭島等。

對外貿易。2016年外貿總額約為1,063億歐元,其中進口546億歐元,與上年持平;出口517億歐元,下降4%,外貿逆差29億歐元。出口商品主要有金屬、紙張紙板、化工產品等;進口商品主要有金屬、原油等。主要貿易對象:德國、俄羅斯、瑞典、荷蘭、中國等。

認識芬蘭共和國

讓·西貝柳斯(1865—1957)雕像

風景名勝

芬蘭堡要塞。芬蘭堡要塞是芬蘭重要的名勝古蹟之一,已現已成為赫爾辛基的重要旅遊景點之一。位於赫爾辛基南面的島嶼上,由6個島嶼組成。歷史上是個軍事要塞,內有明堡、暗堡、軍營、大炮等古蹟,是古老的海防要塞,扼制著從芬蘭灣進入赫爾辛基的海上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島上至今保存有過去的城堡、古炮臺、兵營和倉庫,並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使用過的潛水艇和大炮博物館。這裡的博物館、畫廊、咖啡館和海灘會使你在島上度過難忘的時光。

羅瓦涅米(Rovaniemi)。是芬蘭北部拉普蘭省省會,是世界上惟一設在北極圈上的省會,也是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旅遊中心。90年代初修建的北極中心(ArktkumHouse),向遊人展示了拉普蘭地區土著居民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習俗,以及北極地區的自然風光;聖誕老人村就位於羅瓦涅米以北8千米處的北極圈上,現已成為來北部觀光遊客的重要參觀地點之一。

奧蘭群島(Aland Islands)是芬蘭惟一的一個自治省,位於芬蘭的西南沿海,由6,500個小島組成,島上居民2.5萬人,大多以瑞典語為母語,奧蘭島的首府是瑪麗港(Mairenhamn),是群島上惟一的一座城市。停泊在瑪麗港西碼頭的四桅杆帆是奧蘭島的象徵,也是奧蘭島遠洋船隊漂洋過海的見證,現已入為博物館供遊人參觀。奧蘭島的海洋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好的海洋博物館之一。

星羅棋佈的小島,巨大的礁石,野花燦爛的谷地和茂密的森林使這個群島別具神采。島上眾多的古蹟有中世紀的城堡、教堂和博馬松德海上要塞,1854年,由於克里米亞戰爭的爆發,建造要塞這一龐大計劃擱淺,剛剛建成一半的要塞遭到了英法聯軍來自海上和陸地的兩面夾攻,英法聯軍奪取要塞後將它炸燬。

凱里邁基教堂。凱里邁基(Kerimaki)是芬蘭的城鎮,位於該國東南部,由南薩沃尼亞區負責管轄,始建於1642年,面積876平方千米,人口5,516(2013)。凱里邁基教堂,建於1844—1847年期間,建築長45米,寬42米,高27米,可容納5,000餘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製教堂,為當地著名的特色旅遊景點之一。

認識芬蘭共和國

烏斯別斯基大教堂(紅教堂)

世界文化遺產6

芬蘭堡(Fortress of Suomenlinna,1991);勞馬古城(Old Rauma,1991);佩泰耶韋西古教堂(Petajavesi Old Church,1994);韋爾拉磨木紙板廠(Verla Ground Wood and Board Mill,1996);塞姆奧拉德恩青銅時代墓地遺址(Bronze Age Burial Site of Sammallahdenmaki,1999);斯特魯維地理探測弧線(Struve Geodetic Arc,2005,與白俄羅斯、愛沙尼亞、俄羅斯、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瑞典、烏克蘭9國共有)。

世界自然遺產1

高海岸/瓦爾肯群島(High Coast/Kvarken Archipelago,2000/2006,瑞典/芬蘭)。

認識芬蘭共和國

烏斯別斯基大教堂

附記、芬蘭歷史沿革

1萬多年前,人類在現芬蘭地域定居,這種原始公社制度在芬蘭一直持續到12世紀。

瑞典攝政比列爾·雅爾於1249年通過第二次瑞典十字軍佔領了芬蘭。這場十字軍是針對Tavastian人的拒絕繼續改信基督教而發動。諾夫哥羅德控制了說東芬蘭語方言的卡累利亞。瑞典則於1293年在第三次瑞典十字軍控制了西卡累利亞。西卡累利亞此後因此歸於西方文化圈內,而東卡累利亞在文化上則逐漸轉向俄羅斯和東正教。雖然東卡累利亞人在語言和血統上仍與芬蘭人保持緊密聯繫,但他們通常會被當作一個獨立的民族。天主教和東正教世界的界線也隨著1323年的Noteborg條約而定於芬蘭的東界。

芬蘭在13世紀時融入了中世紀的文化圈。多明我會在1249年傳入芬蘭並造成重大的影響。早在14世紀初,已有文件記載第一批芬蘭的索邦大學學生。在芬蘭西蘭部,圖爾庫的城市聚落正在發展中。圖爾庫曾是瑞典王國最大的城鎮,其居民包含德裔的商人和手工業者。雖然芬蘭在中世紀的都市化程度非常低。芬蘭南部和波的尼亞灣沿岸只有一些以農維生的教區和領地。芬蘭的其他地區則有以漁獵和小規模農耕維生的薩米人居住。在12和13世紀,大量瑞典人移民至芬蘭南岸和西北岸。在奧蘭群島及奧蘭群島和圖爾庫之間的群島中,瑞典語甚至比今日更加普遍。瑞典語也成為芬蘭其他地區上層階級所使用的語言。

圖爾庫於13世紀就已建立了主教教區。圖爾庫大教堂是聖亨利的崇拜中心,也是當地的文化中心。當時的主教比現今擁有更大宗教上的權威,也常是當地最具權力之人。主教通常是芬蘭人,但城堡裡的指揮官通常是瑞典或德國的貴族。1362年,芬蘭的代表獲邀參加瑞典國王的選舉。這個事件常被當作芬蘭融入瑞典王國的表現。做為這個王國斯堪地那維亞的一部分,負擔得起一人一馬裝備的權貴和自耕農組成紳士和貴族階級,集中於芬蘭南部。

位於維堡的堡壘保衛了芬蘭的東境。瑞典和諾夫哥羅德於1323年簽署了Nöteborg條約,但這個條約並未長期遵守。1348年,瑞典國王馬格努斯四世發動一場針對東正教異端的十字軍,最後只使自己失去支持而丟了王位,這場十字軍也失敗以終。瑞典與諾夫哥羅德的爭端是為了控制波的尼亞灣北岸及芬蘭東方Savo人居住的荒野。諾夫哥羅德將那裡視為漁獵的基地,且不滿於西邊天主教移民的緩慢滲透。14和15世紀間瑞典和諾夫哥羅德彼此斷斷續續發生了一些衝突,但多數時間保持在一種不穩定的和平狀態。既存的內部的緊張亦然。

1380年發生在瑞典的斯堪地那維亞部分的內戰也波及到芬蘭。1389年,內戰的勝利者瑪格麗特一世將瑞典、丹麥、挪威三個王國全都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此即卡爾馬聯盟。接下來的130年,瑞典的各個派系試圖打破這個聯盟。芬蘭也捲入了這場紛爭,但在15世紀似乎是相對富裕的時期,期間人口增加、經濟也有所發展。到了15世紀末,東部邊境的情勢越來越加緊張。莫斯科大公國佔領了諾夫哥羅德,向統一俄羅斯邁進了一步。1495年到1497年,瑞典和俄羅斯發生了戰爭,維堡的要塞遭到俄羅斯包圍,根據當時的傳說,該城是由神蹟而拯救。

1521年,卡爾馬聯盟瓦解,瑞典恢復獨立,古斯塔夫一世就任瑞典國王。在他主政下,瑞典於1527年接受新教。瑞典的行政體系經歷了一場劇烈的改革,使國家的對地方生活的控制力得以加強,當然也能借此徵到更多的稅。緊接在宗教改革之後,圖爾庫主教Mikael Agricola出版了他翻譯的芬蘭語新約。

1550年,古斯塔夫一世建立赫爾辛福(Helsingfors),即後來的赫爾辛基,但兩個世紀以來,它仍只是個漁村。

古斯塔夫一世於1560年死後,他的三個兒子接連繼位。其中埃裡克十四世開啟了瑞典的擴張時代,他於1561年將愛沙尼亞的塔林市納入其保護之下。利沃尼亞戰爭(1558年—1583年)之後,瑞典一直處於戰爭或準戰爭狀態達160年之久。在戰爭的第一階段,瑞典與丹麥、波蘭和俄羅斯搶奪對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控制權。芬蘭人因此飽受戰爭帶來的徵兵、重稅和軍隊的騷擾。這造成芬蘭人於1596年-1597年的起事,這場叛變以血腥的鎮壓結束。1595年和俄羅斯簽署的Tyavzino條約使瑞典和俄羅斯的邊界向東及北方移動,大約就是現今芬蘭與俄羅斯的界線。

16世紀的芬蘭歷史中很重要的部分即是農業聚落人口的成長。國王鼓勵農民自Savonia省遷移至芬蘭中部的廣大荒野。這使得原本居住於此的薩米人被迫離開。而有些荒地則是卡累利亞人的傳統漁獵之地。在1580年代,這導致一場芬蘭人與卡累利亞人與芬蘭人間的血腥游擊戰,特別是在博滕省。

1611年到1632年間在位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進行了一連串的軍事改革,將瑞典軍隊從原先的農民民兵改造為有效率的戰爭利器,甚至可能是歐洲最好的一支軍隊。他完成了對利沃尼亞的佔領,還得到了俄羅斯在Stolbova條約中失去的領土。1630年,瑞典和芬蘭的軍隊開進德意志參加三十年戰爭。芬蘭人組成的芬蘭輕騎兵即以“Hakkapeliitat”之名著稱。

在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後,瑞典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1637年到1640年和1648年到1654年間,芬蘭總督Count Per Brahe伯爵在其任內,推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也興建了許多城市。其措施常被認為有益於芬蘭的開發。例如在1640年,芬蘭的第一所大學Abo學院成立於圖爾庫。芬蘭語的聖經全書於也於1642年出版。

但重稅和持續的戰爭及寒冷的氣候(小冰期)使這個時期的芬蘭農民度過了一段黯淡的時光。在1655年到1660年間的第二次北方戰爭中,芬蘭士兵被調往利沃尼亞、波蘭和丹麥作戰。瑞典的政治體制也越加趨向君主專制。

瑞典王國於1638年到1655年還握有今日美國的德拉瓦和賓夕法尼亞地區作為殖民地。其中至少有一半的移民為芬蘭裔。

17世紀的芬蘭受路德教派思想控制。1608年,摩西的律法被附加於世俗法律上。各領域事物都必須遵守路德宗的信仰,上教會也變成義務性質,宗教罰則也被廣泛運用。這些規定於圖爾庫主教尤漢·特瑟魯斯(Johan Terserus)離職後公佈,他所寫的教義問答於1664年被圖爾庫皇家學院的神學家宣佈為異端。另一方面,路德教派鼓勵個人研習聖經,使芬蘭第一次嘗試推動普及教育。教會要求每位信徒都應該具備閱讀路德信仰基本文本的能力。雖然這些規定可能會以背下文本達成,但也使閱讀的能力傳達到民眾之中。

發生於1697年到1699年的一場饑荒奪走了芬蘭約30%的人口。

1808年在芬蘭戰爭中,瑞典與俄羅斯交戰落敗,芬蘭被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軍隊佔領,此後芬蘭脫離瑞典,成為俄羅斯帝國內的自治大公國,並由沙皇兼任大公直到1917年。

1917年12月6日,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十月革命)後不久,芬蘭宣佈獨立。

1918年這個國家經歷了一次短暫但卻刻骨銘心的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芬蘭與蘇聯兩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戰爭(這場戰爭中瑞典向芬蘭提供了部分協助,在元帥曼納海姆領導下創下了以少勝多的經典)以及1941—1944年的繼續戰爭(納粹德國對芬蘭提供了重要幫助,芬蘭人通過該戰爭收復了卡雷利亞地區)。芬蘭在二戰中一直保持中立的態度。

1944—1945年間的拉普蘭之戰中,芬蘭又將德國人趕出了芬蘭北部地區。

1947年和1948年與蘇聯簽署的多份條約規定了芬蘭對蘇聯的義務與限制,芬蘭也在1940年和約的基礎上作出了更多的領土讓步。1991年蘇聯解體後芬蘭終於可以自己決定命運,並且在1995年加入歐盟。

2007年3月18日,議會選舉,中間黨獲得200個議席中的51席,聯合黨獲得50席,社會民主黨獲得45席,左翼聯盟獲得17個議席,綠色聯盟獲得15個議席,瑞典族人民黨和基督教聯盟分別獲得9個和7個議席。4月19日,以馬蒂·萬哈寧為總理的政府宣誓就職,政府由中間黨、聯合黨、綠色聯盟和瑞典族人民黨組成。

(文+圖:王永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