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夫:陝北守望

一個人的時候,我常常捫心暗問:陝北是什麼?陝北是一片片連綿起伏的黃褐色的群山,陝北是一朵朵縹緲的白雲,陝北是一首首抒情的信天游,陝北是一個個神奇的故事——答案是多種多樣的。然而,有一點我心裡最清楚,陝北是我的根,我的家園。她在我心中的存在,已經成為一種象徵。她變成一棵孤獨的老樹,一莖抗爭狂風的弱草,一張詮釋生命圖騰的剪紙,一曲嘹亮的嗩吶聲,一陣狂飆似的安塞腰鼓……

厚夫:陝北守望

遠古的陝北高原,到處流傳著“人文初祖”黃帝和治水英雄大禹的故事,黃陵橋山鬱郁蒼蒼的古柏和黃河壺口瀑布飛湍的激流力證著古老的傳說。公元前221年,用先進生產力武裝起來的秦國徹底剪滅了稱雄一時的六國,統一了華夏,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了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千古一帝”秦始皇為了維護邊疆穩定,派一支30萬之眾的龐大軍隊從帝都咸陽出發,浩浩蕩蕩,穿過陝北高原,深入到河套地區,橫掃匈奴騎兵。於是,陝北高原上出現了第一次規模龐大的駐軍史。蒙恬將30萬大軍戍守邊疆,在陝北與鄂爾多斯高地之間的長城沿線設兵佈防。某種意義上,冤死在陝北高原上的蒙恬與扶蘇,以及他們麾下的幾十萬大軍,對陝北高原的早期開發做出了巨大貢獻。

厚夫:陝北守望

今陝北城塞遺址,范仲淹經略邊塞,於此一帶作《蘇幕遮》名作。

再過一千多年,也就是北宋時期。陝北高原迎來了又一次較大規模的開發。北宋初期,党項軍事集團在銀川建立了西夏政權。於是,北宋的西北邊疆又起狼煙。北宋一撥又一撥的著名將領來到了這塊鐵血鍛鑄的土地,其中最為著名的有韓琦、范仲淹、沈括、種世衡等。史料記載,江南才子范仲淹任鄜延經略使知延州時,曾大規模發動當地群眾屯田實邊。而杭州錢塘才子沈括,出任鄜延經略安撫使兼知延州時,在陝北前線生活了兩年零四個月。這位具有優秀科學品格的政府官員,把目光敏銳地投注到陝北的地質資源上,開始了中國石油化工的最早嘗試。他親自命名“石油”二字,並第一個用它代替煤煙,製造成墨,曰“延川石液”,且預言;“此物必大行於世……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沈括很有先見之明。

厚夫:陝北守望

位於榆林市榆陽區的常樂堡城牆,2008年從沙漠中發掘出來。江宏景攝

時序再過五六百年,也就是明王朝中後期,陝北又迎來了一個重要的時期,即大明的邊防重鎮時期。陝北境內的明長城,全線長達一千多公里,防區曰“延綏鎮”,延綏鎮的設置,使全陝北又一次成為邊防要地。史料載,當年延綏鎮在陝北境內明長城沿線設立24堡,分民駐守,逾幾萬人。為了解決官兵的吃飯問題,當時採取了一種屯墾制度,官兵平時為民,戰時為兵。延綏鎮的治所榆林,原先是個流淌著“桃花水”的小村莊,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方在明朝中後期成為陝北地區乃至北方邊關的一個重要軍事重鎮。那些京城受貶的王公貴族,從江南趕來做官的才子,眾多的野戰官兵,他們把南北各地的文化撒遍榆林的各個角落。由於戰爭,榆林承擔起特殊的歷史責任;同樣由於戰爭,榆林成為“塞上名城”。於是,今天的榆林城裡方有京城的四合院建築,方吟出那著名的“榆林小曲”。

厚夫:陝北守望

歷史是一面明鏡,承載昨天,啟迪未來。檢閱中國歷史,凡盛世必為政治上大有作為的時代,必為雲蒸霞蔚、氣象萬千的時代。今日的中國,正站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年代,揚帆遠航。

陝北,我的家園。守望陝北,便是與時代同行。人類需要高度的現代化能源工業與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而未來的陝北將是它們的最形象與最直觀的註釋。

走進陝北,與未來握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