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愛車挑選正確適合的機油?

孩子不聽說

買了車以後勢必要保養,保養的重頭一般都在機油,現如今市場上機油那麼多,什麼全合成,半合成,還是有什麼5W30、3W40之類的機油讓人眼花繚亂,讓很多新手司機搞不清狀況,如何能讓自己像老司機一樣的選擇機油呢?

我們先從機油的種類來看,目前機油一共有三個種類分別是礦物油、半合成機油和全合成機油,怎麼快速確定自己的車應該加哪種呢?首先是礦物機油,由於這種機油直接從石油提取,缺乏化學元素,因此它的粘度比較大,對於新車來說粘度太大的機油會增加發動機的負荷因此新車就不要選擇礦物油了,反而是那些有了一定里程數的舊車到是應該選擇礦物機油。由於這些車的發動機關鍵部位磨損比較嚴重,需要粘度較高的潤滑油來潤滑,因此礦物機油大多用於老舊的車型之上。

接下來就半合成機油,半合成油由礦物機油、全合成機油以4:6的關係混合而成,半合成油的純度非常接近全合成油,但是又具備一定的粘度;普通車型使用還是不錯的,不過要是類似於跑車、渦輪增壓車型使用半合成機油發揮不出車輛的性能,因此半合成機油是一般的自然吸氣式發動機最好的夥伴。

最後就是全合成機油了,由於全合成機油出色的潤滑性和流順度全合成機油在高性能車和渦輪增壓車上使用頗多,因此如果你的愛車是是渦輪增壓車型,那麼全合成機油一定是好搭檔。

接下來我們看看機油標號,就拿5W40來舉例,這個數值指的是SAE的標準粘度值,正確的書寫方法應該是5W-40。中間的字母“W”指的就是冬季(winter)的縮寫,在W之前那個數值“5”指的是機油的傾點溫度,簡單來說就是結冰點溫度或者說是機油的耐低溫程度。一般來說數值越小其耐低溫程度越強,5W指的就是這款機油耐低溫可達-30°;而10W則是-25°,最好的0W則是-35°,從這裡不難看出,數值每降低“5”,機油可以多承受-5°的低溫。如果實在是記不住的話這裡有個小竅門,W前的數值減去35,說明最低溫度下可以正常使用。

那麼標號的問題就很好解釋了,如果是在北方城市建議選擇耐低溫的機油,而如果是南方城市則不用那麼苛刻,適用就好。

而W後面這個數值,坊間傳聞這個數值是表示耐高溫,其實是不對的,這個數值指的是機油在100℃時的運動粘度,數值越高說明粘度越高。40代表100攝氏度時運動粘度標準為12.5mm2/s到16.3mm2/s之間,絕對不是某些坊間說法所稱可以在40℃之下使用。

如果發動機內部零件的間隙小,就需要粘度低一些的機油;反之,間隙大就需要粘度高的機油。一般對新車來說,發動機內部零件磨損小,間隙自然就小,所以需要粘度低一些的機油,而老車就需要粘度高一點的。簡單點說粘度在40以上,比如50、60的機油可能適合老車型;而粘度在40以下,比如30、20則適合新車,常規來說40是比較合適更多車型的機油標號。

總體來說,選擇機油沒那麼麻煩,根據自己的車況、發動機類型和所在城市的溫度來進行選擇就可以了,老司機就是這麼煉成的。


汽車觀察家

機油對於發動機來說好比人的血液,它是滿足發動機正常運轉必要條件,不同的機油種類也決定著發動機的效率與使用壽命。我們日常用車會碰到這類問題,愛車該保養了,但又不想去4S店做,可又不知道自己愛車使用什麼機油,這可怎麼辦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怎麼區分機油種類為愛車挑選合適的機油。

機油在發動機內起到潤滑作用的同時還能在零件間行車油膜從而提高密封性,使其零件表面防止被腐蝕。所以說一款合適的機油對保護髮動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我們如何挑選和區分呢?

機油分為礦物質油和合成機油。礦物質油是從原油提煉而成的,顏色透明帶有一絲琥珀色,成本較低,易氧化,使用週期一般為6個月左右。合成機油是將礦物油裂解,加添加劑合成而來,顏色與礦物油相似,提煉成本高抗氧化性好,使用壽命約為十二個月。

說了這麼多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

現在的車輛大部門都用的是半合成機油與全合成機油,半合成機油一般用在一些排量較小、發動機壓縮比不高、採用自然吸氣工作方的發動機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的愛車搭載的是渦輪增壓發動機或發動機的壓縮比較高的話,建議採用全合成機油。半合成機油更換時間一般在5000公里左右,全合成機油更換時間在5000-10000公里左右。

那些所謂的5W-40,5W-30是什麼呢?這些是汽油的標號,以5W40為例,W代表冬天,即英文“winter”的意思,W前的數字代表著機油在低溫情況下的流動性,數值越低,代表流動性越強,車輛冷啟動時對發動機的保護就越好。而後邊的數字代表著機油的高溫流動性。數字越高,黏度越大,高溫流動性也就越好。但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高標號機油並不適用所有車型,黏度過大的話反而會對發動機造成不好的影響。


淘車

對於很多人來說如何給愛車選擇機油是個比較糾結的問題,因為大家很多人對汽車養護都不是很瞭解,如何正確的為愛車選擇機油呢?我在這裡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機油被稱為發動機的血液,其重要性就算是不懂車的人也會知道,發動機如果沒有了潤滑油的保護一分鐘都堅持不了,如果我們沒有給發動機使用符合要求的機油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根據車輛的發動機類型來選擇機油,自吸發動機對機油要求不高,礦物油就可以滿足要求,但不是自吸發動機就不能用全合成機油,只是自吸發動機要求低一點礦物油就可以滿足潤滑要求。渦輪增壓發動機應當使用全合成或半合成機油,這是因為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動力更大,氣缸壓力和摩擦力更大,溫度更高,需要更高的油膜強度和高溫穩定性,所以需要用半合成或是全合成機油來確保發動機的潤滑效果。


第二個是按照廠家要求來選擇機油粘度標號,機油粘度對發動機來說也很重要,比如5w-40這款機油,5w是他的低溫粘度,代表了這款機油可以應對-30°的氣溫,W前面的數學越小低溫粘度越低,低溫啟動性能越好,40是發動機100°時的機油運動粘度,這時100°的運動粘度是根據地不同品牌的發動機設計要求來使用的,日系韓系美系車大多都是使用0w-20/5w-30的機油粘度,如果使用了40的機油粘度就會出現噪音增大,油耗增加,發動機阻力增大的問題。而歐系車大多都是使用5w-30/0w-40/5w-40的機油粘度,如果使用了20的機油就會造成發動機氣門異響,機油壓力不足,嚴重燒機油,高溫抗剪切能力下降油膜強度不夠的問題。


除了粘度標號以外機油還有各種機油認證標準,比如API(美國潤滑油協會),ACEA(歐洲機油認證標準), ILSAC(美國和日本的潤滑油認證標準),API這個機油認證所有機油都需要通過,不通過這個認證就是不能銷售的,API的機油級別有SN,SM,SL, SJ,S後面的字母排序越靠後級別越高,相對來說機油的環保性,清潔性等各方面性能都要更好一些,目前為止最高的就是SN的了。


ACEA的機油認證標準是針對歐洲車發動機的設計要求來制定的,歐洲車選機油看這個認證標準肯定沒錯,ACEA的機油等級有A1B1, A3B4, A5B5, C3等,ILSAC是美國和日本的汽車廠家聯合制定的自然是根據日系美系車的發動機特點來要求的,ILSAC的機油認證標準級別有GF-1~GF-5五個等級GF-5最高,日系韓系美系車選擇機油主要看這個機油認證標準。


除了這些通用的機油等級,各個品牌還針對自己的發動機特點制定了有機油認證標準,比如大眾的502.00/504.00,奔馳的229.5,寶馬的Long life-01等等,這些廠家的機油認證標準更加嚴格,如果是按照廠家機油認證標準選擇機油會更好一些。


售後服務技術總監

機油通常被譽為發動機的“血液”,其實這一點都不過分,機油對發動機能起到潤滑、清潔、冷卻、密封、減磨、防鏽、防蝕等作用。所以選購一款合適的機油那是相當重要的。



按照目前市場上的發動機機油可分為三種:普通礦物油、半合成機油、全合成機油。

第一種礦物油,礦物油是市面上比較常用的潤滑油。而對於第二種半合成機油,它是使用半合成基礎油,是在礦物油的基礎上經過加氫裂變技術提純後的產物,它是由礦物機油、全合成機油以4:6的關係混合而成,半合成油的純度非常接近全合成油,但其成本較礦物油略高,是礦物油向合成油的理想過渡產品。最後一種全合成機油,可以說是機油中的高等級油品。

而如何選購合適的機油,這個問題也說過不少次了,合適的機油確實對車子會起到更好的作用,首先來了解一下機油標號的意思,大部分人可能都會發現所有機油的桶上都會有著諸如“5W-30、5W-40、0W-40”等等標號,標號的格式相同,只是數字不同。

W代表Winter冬天的意思,W前面的數字代表低溫狀態下的機油流動性,數字越小說明在低溫狀態下流動性越好。而W後面的數值表示了機油在100°時的粘稠度,後面的數字越高,機油高溫粘稠度越好。

在選擇機油的時候,你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你的生活環境和駕駛條件。例如你生活的地方是四季如春還是天寒地凍,不同的氣候對於機油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另外,你的車子經常要走的道路是平坦的路面多還是山路多。不同的駕駛環境對於機油的消耗程度是不一樣的。發動機需要長時間在高負荷狀態下工作,這時車輛會加速油液消耗,你可以考慮全合成或半合成機油。


孫行者救援在線

家用車按照說明書選,選擇符合標準的標號,查詢一下機油的參數,低溫泵送粘度、低溫動力粘度越低越好,冷啟動磨損小,啟動更容易;40℃運動粘度低的好,短途行車更省油,100℃運動粘度符合標準就可以,燒機油的車選擇運動粘度13.5以上的機油,家用車很適合用全合成潤滑油,比如美孚一號系列,旗艦店搞活動並不貴,搭配曼牌馬勒等大牌機濾一年或者一萬公里一換,省時省心省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