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駁“中國應全面去工業化”的觀點?

小喵音雪兒~吶

無論任何事情朝著過於絕對的方向去表述都應該非常謹慎,就連1+1都未必絕對等於2。對於“中國應全面去工業化”的說法,我相信大多數人理性看待都會持有謹慎懷疑態度,至少要把“全面”兩個字去掉。所以這個觀點是難以客觀立足的。

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背後的實質性分歧,其實是對我國未來應該怎麼發展做出的思考。有人認為應該更多地發展服務業,讓服務業逐漸成為經濟增長最大支撐力量。這個說法基本上獲得了學界和市場的普遍認同,近幾年的政策導向也是這麼做的。但是要全面去工業化只搞第三產業,那麼就過於絕對了,並且在我國也不現實。

在聯合國的產業分類中,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具備39個工業大類、191箇中類、525個小類。如果要完全去除工業化而搞第三產業,就相當於要熊貓不吃竹子改吃羊肉,不現實。我國是全球製造業大國,部分領域在全球領先,但還難以稱為製造業強國。未來經濟的發展並不是要去工業化,而是要由大變強,需要戰略調整,也需要配套的產業支撐。

當然,有一部分落後工業和環境汙染嚴重產業是要削減,典型的鋼鐵、煤炭、水泥、電解鋁等高能耗高汙染的過剩產能需要產能清除過程。但這些行業也不應該全面去除,不但經濟難以承受,而且會影響就業。需要做的是推進產業整合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加強研發投入提升製造工藝水平,推進傳統產能由大變強。

關於服務業,與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過去經濟發展中服務業的確是相對的短板。未來服務業的發展將是重要工作,也將是吸納就業的重要領域。服務業與工業不一樣,工業可能更需要國家政策支持,服務業則更貼近市場行為。服務業的另一特點是服務性質,例如金融業是服務與實體經濟的服務性行業,無論是銀行、基金、保險還是股票、債券、期貨,都是依託於實體經濟的。當實體經濟繁榮了,對服務業的需求自然將增強,對服務業發展創造條件。同時,也需要政府行政體制改革,減少和取消對服務業的各種准入限制、行政審批,推進“放管服”改革。如果服務業脫離了實體產業,那麼可能出現產業空心化和泡沫化。

美國、日本在上個世紀都曾面臨過當前我國面臨的問題,在發展工業和服務業之間難捨難分。兩國都曾主動或者被動經歷過去工業化過程。其中日本的產業空心化和泡沫化比較明顯,在90年代出現了問題。例如,日本的豐田汽車賣遍了全世界,但大部分都不在日本生產;船舶製造、鋼鐵產能等工業產業轉移到中國以及東南亞國家。08年金融危機之後,發達國家日益重視產業空心化問題,紛紛提出“再工業化”戰略。特朗普大幅削減國內企業稅和個人稅,提升海外投資利得稅,目的就是要促進製造業迴流美國。並且石油危機之後的幾十年來限制開採國內能源,但是近幾年美國卻加大能源開採和相關工業發展,重拾工業的決心很強。美日可謂過來人,他們的經驗值得我國借鑑。


學之智經濟

答案就看今天的美國。他們從七十年代開始搞去工業化,大上服務業,金融業。其結果是剃除通脹因素後,今天美國工薪階層的收入與七十年代持平。兩代人都沒有增加財富。

當然,美國企業界收入一直上升,因為他們把工業外包出去,自己還是老闆。美國境內一部分高新科技還可以領先,但遠遠無法吸納全國勞動力。

自從兩百年前歐洲開始工業化進程,就一直存在著反工業化的潮流,以各種理由抵制工業與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最新的理由就是去工業化,意思是工業已經發展得差不多了,以後大家唱唱歌,炒炒股,享受生活就行了。何必讓自己那麼辛苦?

歐美都是在七十年代接受了這種思想,日本又持續了一段,現在也進入後工業化狀態。整個社會充滿“佛系”精神狀態,年輕人吃喝玩樂,泡在二次元裡面,沒什麼追求。整個社會不再提倡進取,學習,上進,科技專業入學率一直在下降。

在大中華地區,香港是去工業化的反面教材。當年香港成為亞洲四小龍,靠的就是從發達國家轉移工業。最牛的時候,六百萬人的香港相當於大陸三四個省的產值。到了八十年代,香港老闆紛紛將工廠北遷,本地人玩起空手道,玩股票,炒樓花。香港政府在2000年曾經想提升為“數碼港”,建設高科技香港,無奈缺乏高科技人才,只有一大批律師和投行經理,這個計劃無疾而終。

從1997年到現在,香港人均GDP爬升百分之七十多。而大陸任何一個城市這段時間都能翻幾倍。臺灣地區還沒有香港富,也搞去工業化,還學著德國人搞反核,結果就是從總產值相當於大陸十個省,銳減到第五六名。

當年歐美人提倡去工業化時,大陸象天津這樣的城市還允許馬車進城,迪拜還是小魚村,其祖國阿聯酋當時還有城牆,相比之下歐美工業技術水平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但是今天我們到歐美國家,並不感覺有多發達,這都是去工業化的教訓。

無工不富,工業化產生財富,其他手段只是分配財富。如果蛋糕本身只有那麼大,無論怎麼切都不會增加它的總體積。所以,中國一定不能模仿別人搞去工業化,而是要不斷搞工業升級,把世界各國遠遠地甩到後面。


科技文化鄭軍

中國是一個大國,而且是一個人口大國,中國是絕不能去工業化的。就算像新加坡這樣的國家,以港口服務業,轉口貿易為主的經濟。他也沒有徹底去工業化,他的電子加工業一直髮展強勁。我認為中國不能去工業化的理由如下。


①工業的核心是製造業,而製造業能產生大量的就業機會,人人有工作機會,社會就會穩定。

②服務業是建立在製造業的基礎之上的,隨便例個例子。比如汽車,製造業生產了汽車,汽車交給了消費者。服務業有生意做了,保險公司上保險馬上有錢掙,汽車上路要加油,加油站有錢掙,汽車開到半路輪胎壞了,汽修廠有錢掙,以此類推很多很多。所以說工業製造業是基礎,服務業只不過是基礎產業的上層附著物,沒有製造業肯定沒有服務業。

③有人會說,我們只搞服務業,服務業又環保,又輕鬆,我們就拿服務業掙的錢,去買別人的工業製品,也很好。這個想法聽著合情合理,並且一些小國家也這樣做,而且搞的還不錯,比如馬爾代夫,科威特,但大家想想,這兩國人口才多少,馬爾代夫搞旅遊觀光業,科威特搞石油業那是因為他們有獨一無二的獨特資源。而中國是絕對不行的,中國人口多,人平均資源世界排後幾名,如果只搞服務業估計連飯都可能吃不上。

④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如果沒有工業製造業,我們就造不了飛機大炮,我們的國防靠什麼來保護,難道靠戰時,拿錢買武器,要是戰時別人不賣給我們武器,那我們不是要受人欺負了,不又回到滿清時代了。


④當然我們的工業化要升級,要持續化,良性化發展。儘量做到,產能高,附價值高,技術高。相反要做到能耗低,汙染少,投入成本少。
我們現在真正要做的不是去工業化,和去製造業。而是全面提升工業化,和用智能手段改造製造業。使製造業和服務業能有一個合情合理的平衡發展,從而更好的服務我們。


馮建光2

中國全面去工業化那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首先看看世界上崛起的大國。前蘇聯當初是靠工業崛起的,德國美國等都是看著重工業崛起的。甚至我們可以從當年日不落帝國的倫敦事件也可以看出工業的重要性。


有些人說現在許多國家都主張第三產業,主張發展輕工業。沒錯,但是你也不要忘可,他們能夠實現這些是因為他們已經實現了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的轉變。


現在我們來說說中國的狀態,中國出於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各項事業都有條不紊的發展,而重工業始終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全國的經濟以互補,如果全部廢除,可想而知會發生怎樣的情況。而且中國最為傳統的農業大國,人口眾多,重工業的發展為很多人解決了就業問題,這也是不可忽略的。


所以說,中國全面廢除還是要再看,但是中國朝前發展的跡象表明,我們將會越來越好,我們的明天也會越來越好!!


yq36961

去工業化讓我想起臺灣的用愛發電,笑話可以聽,但是絕不能讓它變成現實。談一點個人經歷,筆記本電腦,和90後同時期的,貴,而且配置低,當時國內不能生產,低端機基本上都是一萬出頭,90年代啊,真是裝逼利器。後來神舟電腦出現,拉低了價格,再看看現在,筆記本已經低到什麼程度。手機,諾基亞的,貴,後來山寨機出現,銷量下去了。現在的國產機多好,可以和蘋果,三星掰手腕,不也是山寨機走出來的嗎。西方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最重要的原因是技術先進,就是現在也一樣,再好的代碼,也要有芯片來運行,印度代碼寫的好,富嗎?霍金聰明,如果沒有輪椅,他將寸步難行。世界不是理想的,競爭不會都講道理,清朝的時候我們經濟比西方強,他們生意上做不過我們,就開始販毒,被禁止就開始打砸搶,還訛錢。工業好比手腳,沒有,再有想法也只能靠別人攀高峰。武林外傳中呂秀才被白展堂欺負了,恨恨的說,我在書裡把你寫死,白展堂回到:千萬別留後手。各位,誰爽?


傻客氣

這是一種很愚蠢的說法。任何國家想成為一個強國都離不開工業化。強國的標誌就是要擁有強大的工業能力。看看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最強的時候就是工業最強的時候。去工業化意味著放棄成為強國的根基。也意味著國家開始動亂的前兆。因為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民要生存要工作。工業化強國就是一個可以提供巨量就業崗位國家。人口的多寡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大國和強國的標準。一個擁有眾多人口的工業化強國才是一個強國的根本。中國想成為強國兩者都不能放棄。去工業化就是在去除中國自己的強國之基。我們是傻子麼?肯定不是。


無名小卒9527

人口老齡化,可以通過自動化智能化,人工智能等技術解決生產效率,自然就可以養活很多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現在社會是建立在工業化基礎上,生活中所有產品都需要工廠去生產。一旦國家沒有了工廠,一切都要受制於人,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將出現問題。比如委瑞內拉生活用品短缺,貨幣貶值,就是因為自己國內沒有工業化,不能生產日常生活用品。

如果中國什麼高端產品都能生產,那麼中國很多事情做起來都非常容易,比如探索外太空就需要大量的工廠,生產符合太空要求的產品,科學家拿出方案,工廠就能做成,那麼一切將變得容易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