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裡,太子謀反被圈禁後,為何十三阿哥也被康熙圈禁?

chef

這是因為在這個時候康熙就已經把胤禛看作是自己的接班人了。太子被廢,儲位虛懸,而剩下的阿哥們逐鹿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康熙心中自然要默認好一個繼位人。但康熙卻不將他抖露出來,原因有二。

其一是要保護他,讓其他阿哥不知道真正的對手是誰,以避免他重蹈胤礽的覆轍;其二是要進一步的觀察他,看他能不能挑起這千斤的重擔。電視劇中雖然沒有直接描畫康熙的心理活動,但康熙接見這些阿哥時的肢體動作和表情早就出賣了康熙爺,而這些細節也不禁讓人對這部電視劇致以崇高的敬意。

如果說在二廢太子之前,康熙一直就沒考慮過其他的繼位人的話。在太子再度被廢之後,康熙心中既定的繼位人就是胤禛,何以見得呢?太子被廢之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選舉大將軍王,平定西北叛亂。這時候各方勢力對此展開了激烈的角逐,因為朝野中普遍認為大將軍王就是康熙的新太子。而就在議舉大將軍王的朝會上,阿哥們垂手而立,聆聽著康熙的教誨,康熙決定讓這些阿哥們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發表意見的是九阿哥胤禟,他在那裡侃侃而談,為保舉八阿哥胤祀為大將軍王做足了鋪墊。可是當胤禟談到自己保舉的是胤祀的時候,這時候十阿哥胤俄也來幫腔。這時候的的康熙在幹什麼呢,他老人家在擺弄御座前鈴鐺玩,這是完全不把二人的想法看在心上啊。

而王師傅此時接著十阿哥胤俄的話頭開始保舉廢太子胤礽,康熙對此早有預料卻還是心煩不已,臉上顯然呈現出了不耐煩的神情。而康熙的教養並沒有讓他當場發火,他知道這個老頭的弱點,康熙旋即提出要把胤礽關到馬廄裡面去,這才拿下了王師傅。

盛怒之後的康熙這個時候卻對胤禛表現出了極大地興趣,他連問胤禛的看法。胤禛在表示自己寫了個奏摺之後,康熙幾乎是一把奪過了李德全手中的奏摺,與之前聽胤禟陳述的時候表現的大相徑庭。

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胤禵順利的出任大將軍王,這說明康熙充分尊重胤禛的意見,而且康熙對這個自己選的這個繼位人非常滿意。他不僅沒有去爭奪這個權利,反而是為國舉賢,一心想讓戰事勝利。

這就是為什麼康熙要在圈禁太子的同時圈禁十三阿哥的原因,十三阿哥是四阿哥胤禛的死黨,他二人又兄弟情深,同生共死。但是十三阿哥卻嫉惡如仇,極容易被人當槍使,這對胤禛是大大不利的。所以康熙選擇了將其圈禁,一來避免胤禛被其帶累;二來則是磨鍊胤祥的性子,讓其不要再如此毛糙,也為胤禛留下了一個可堪重用的左膀右臂

這是康熙這個父親對胤禛這個兒子深沉的愛,可對胤祥卻不公平,他也是康熙的兒子啊。

胤祥在高牆大院中失去了最寶貴的年華,也落下了一身的病根,這也讓他猝然早逝。也許胤祥不該生在帝王家,這樣他就不會揹負那麼多的壓力,他可能就會有一段美妙的人生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以上。


逆流時代

讀歷史的樂趣之一,在於挖掘史料背後的真相。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被廢且遭圈禁,大阿哥胤禔和四阿哥胤禛奉命看守。十月間,三阿哥胤祉檢舉:大阿哥指使一個叫巴漢格隆的喇嘛施巫術,導致太子舉止失常。康熙下令徹查,結果坐實,大阿哥被監禁,胤礽被釋放,復立為太子(後來又被廢)。同時被監禁的,還有十三阿哥胤祥。

這件事情究竟跟十三阿哥有什麼關係呢?史料上沒有任何記載。然而,如果我們追尋一些蛛絲馬跡,不難發現真相。

第一條線索:四阿哥沒有受任何懲罰

奉命看守太子的是大阿哥和四阿哥。大阿哥陷害太子,四阿哥豈無失察之咎?

可是,四阿哥在這件事上,並沒有受到任何懲罰。也就是說,他完美地脫離了干係。

第二條線索:十三阿哥和四阿哥關係不一般

十三阿哥的母親姓章,在宮中地位甚低,不過是一名常在。四阿哥的母親德妃,為人忠厚,位分又尊。章氏為了兒子不受人欺負,有心巴結德妃,讓兒子常到德妃宮中玩耍。章氏死後,德妃乾脆將十三阿哥帶在身邊,視為己出。因此,四阿哥與十三阿哥,雖為同父異母,實則親如同胞。

第三條線索:雍正對胤祥恩寵有加

四阿哥即後來的雍正皇帝,即位之後第一件事,便是釋放十三阿哥胤祥,封為怡親王,而且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恩寵之隆,無與倫比。十三阿哥去世後,雍正輟朝三日,親臨祭奠,而且素服一月。更有一事,雍正的兄弟們,原來的名字都為“胤X”,為了避諱,統統改為“允X”。現在雍正又下旨,將十三阿哥改回胤祥,可以說是格外開恩。

三條線索一起看,不難推測——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遭巫術陷害,四阿哥必定牽扯其中,是十三阿哥為了保護四阿哥,將所有罪責主動承擔,因而獲罪被圈禁。四阿哥後來對十三阿哥的種種特殊照顧,自然是對十三阿哥的報答。


龍鎮

太子前後被廢兩次又被圈禁兩次,十三阿哥胤祥亦被太子拖累兩次,圈禁兩次。但是,這一前一後被圈禁,原因卻各不相同。

一、先說太子第一次謀反,其實是八爺黨捏造出來的假象,當時的劇情背景是這樣的:

1,看罷八阿哥胤祀呈上的太子刑部冤獄案奏摺,康熙臉變得蒼白。於是拿著這份帶有肖國興口供的奏摺遞給了張廷玉,茲事體大!張廷玉當著康熙的面又將奏摺燒掉,多少保全了太子。

2,康熙召見太子,聽到太子的一番關於國情與國策對答後,康熙對太子已經完全失望了。最後刑部案草草收場,而審理此案的功臣胤祀被康熙加封為“廉郡王”的爵位。


3,李德全帶康熙來鹿場拿鹿血補氣,卻發現太子和鄭春華在幽會。

4,太子去找胤禛求救,鄔思道卻說此刻不宜與太子見面。十三阿哥胤祥則提議由自己代四阿哥去見太子。另一面,十四阿哥胤禵仿照太子的字跡,寫了一道調兵手諭拿給八阿哥,說可籍此機會,將二阿哥胤礽由太子之位拉下,推八阿哥胤祀上太子之位。


5,凌普拿著仿太子筆跡的假手諭調兵遣將,連夜包圍康熙熱河行宮,茲事體大!康熙與張廷玉商量後命御前侍衛當即鎖拿太子與胤祥。並昭告天下:廢除胤礽太子之位。後來上書房推舉新太子之時,康熙提前放了胤祥,給出的理由是:朕心疼自己的兒子。至於緝拿他與太子的理由則是:“當時朕駐畢熱河,事起肘腋之間,許多情形晦暗不明,為列祖列宗想,為江山社稷想,也不得不乾綱獨斷。”

二、再說太子第二次謀反,其實源於十四阿哥遞交的一份太子寫於任伯安的書信,而這封書信就是壓死太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時,胤礽感到太子之位不穩,便與凌普等人密謀兵變,但康熙早有提防的了。以致事後胤礽因圖謀策反,再次被廢除太子名位,罷為庶人,永遠圈禁在宗人府。胤祥亦因“暗殺”鄭春華及擅自派兵剿滅江夏鎮的罪名,被押解宗人府圈禁。這次,康熙給出的圈禁十三阿哥的理由是“暗殺”鄭春華及擅自派兵剿滅江夏鎮。詳情細節如下:

1,鄭春華是個碰不得的女人,她是政治犧牲品,亦是九子奪嫡的工具,觸碰鄭春華就是觸犯了康熙的忌諱。

2,江夏鎮剿滅案,年羹堯被封四川巡撫,是因為康熙默許了雍正的做法。而胤祥被追究,遭圈禁。則是因為康熙已決心立四阿哥為皇位繼承人,出於保護雍正的目的,只能選擇讓胤祥一人擔起剿滅江夏鎮的罪名(派年羹堯去江夏鎮的是胤祥和雍正一起做的決定)。

3,胤祥為人天真率性,卻又不懂得保護自己,亦不懂得善刀而藏,康熙為了磨掉他的鋒芒,希望將來他能與雍正相處的過程中不被雍正猜疑,只能不得已圈禁了他十年之久(這也是為何鄔思道勸誡胤祥收斂鋒芒的原因,胤祥最後也懂得了與雍正下棋拿黑子,然後又故意輸棋給雍正,以致孫嘉誠被害,他都不敢前去拜祭)。


劇評道長

康熙二廢太子時,針對皇位爭奪的“九龍奪嫡”也到了最高峰,此時這些王爺明顯分成了兩派,一是以八阿哥為首的“八爺黨”,一是以四阿哥為首的“四爺黨”。其中四阿哥一邊,主要有十三阿哥和隱藏的十七阿哥等等。十三阿哥被圈禁,意味著康熙對未來接班人的人選有了意向,那就是四阿哥胤禛。為了保持未來的政局穩定,康熙在後面幾年做了政治上的幾個安排:

圈禁十三阿哥,保證四阿哥陣營不出亂子。

十三阿哥長期和太子及四阿哥交好,康熙自然清楚,雖然十三阿哥俠肝義膽,嫉惡如仇,但性格過直,四阿哥本身也是性情急躁的人,如果這兩人合在一起,很容易釀成大事,像剿滅江夏鎮這樣出格的大事難保再次發生,圈禁十三阿哥,既能穩定政局,又可以給十三阿哥磨鍊性子,為雍正登基後留下一個重臣。

重用隆科多,穩住佟國維。

康熙讓佟國維回家養老,卻提撥了佟氏家族的隆科多(這裡就電視劇進行評論,實際上隆科多是佟國維的兒子,不是他的侄子),並讓他出任九門提督這樣重要的職務。當到了最後時刻,政局撲朔迷離的時候,佟國維讓隆科多不要走歪,只聽從康熙的,所以康熙臨終前設計讓隆科多輔佐雍正。

貶斥朝廷重臣,開始安排後事。

到了康熙臨終前的一段時間,康熙連續給張廷玉、馬齊等朝廷重臣降級,為後繼之君立威。古代帝王之術可見一斑,雍正登基後,迅速恢復了這些人的職位,有的還加封親王,開始了他十三年的統治。


華哥雜談

在太子二次被廢的時候,康熙已經發現自己的這個拼命十三郎在奪嫡中因為真性情對自家兄弟無論政見如何都是真心相對,這樣的性格只會稱為奪嫡中的炮灰存在。所以康熙在二次廢太子時也直接把十三阿哥圈禁,看似對其的懲罰其實是一種變相的保護。從圈禁以後無論是張五哥怎麼想法營救十三阿哥康熙只是笑笑不語也可以看出康熙其實並沒有把圈禁作為懲罰。

在圈禁的過程中,很多阿哥黨已經把圈禁的十三阿哥排除在鬥爭的範圍之內可以更好的把他保護起來而來這樣的十三阿哥也引不起太多人的注意。這樣也方便時間的過程中把十三阿哥的嫡系人馬慢慢的升遷到豐臺大營的中層將領,這樣十三阿哥等於變相的掌控了豐臺大營的兵馬。新皇登基以後拿著金牌令箭就可以放出來十三阿哥,就可以控制豐臺大營這樣也送給了十三阿哥的保駕之功。這樣的十三阿哥在新朝身擁保駕之功也可以更好的生活下去。


老陳有話要說

康熙太瞭解這幫兒子每個人的性情了,圈禁允祥是為了保護他,否則禍起蕭牆。



允祥號稱“拼命十三郎”,性格豪爽,脾氣火爆,年輕時代基本屬於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阿哥。要命的是他還在京郊三大營的基層軍官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所以他不折騰則以,一鬧騰起來就是不可收拾的局面。

允祥與雍親王感情深厚,他們倆原是胤礽一派的兄弟,太子第一次被廢,他就鼓動其四哥參與奪嫡,被老謀深算的胤禛和鄔先生巧妙的回絕了,繼續上摺子支持胤礽,大獲康熙好感。



太子第二次被廢,徹底失去聖心,已是復位無望,其它幾個阿哥都已蠢蠢欲動。而康熙鑑於前面的教訓,已決定不再公開立儲,讓一群兒子認真表現,他在側旁觀察,比較而言,他心裡更傾向於胤禛多些,因為康熙晚年實施仁政,吏治相當腐敗,需要一個鐵腕皇帝進行整頓,顯然,胤禩的一味收買人心是不中康熙之意的。

但是康熙這個念頭是不會告訴任何人的,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允祥看不懂這一層,在後面的時間裡拼命給胤禛去爭,免不了又是兄弟相殘,血雨腥風,到時非但他自己會闖下大禍,聖心默定的胤禛都難以獨善其身,談何接班。



老八後來在康熙壽日時用死鷹換貢品時,鄔思道分析的非常透徹:大局穩,對四爺有利,大局亂,對八爺有利,八爺兵行險著,就是算準了皇上時日無多了。

那如果允祥在外面,早就天下大亂了。


度度狼gg

這個在電視劇裡給過解釋啊。

十三阿哥一共有兩次被圈禁。兩次都跟太子有關。

第一次是在承德,十四阿哥造了一個假的太子調兵的手諭。

當時十三阿哥跟太子在一起。眾阿哥對太子落井下石,十三阿哥仗義執言,其中一句無情最是帝王家惹惱了康熙。康熙以這個為由頭抓了十三阿哥。從某種意義上也是保護了這個俠王。在這種是是非非的時刻,少走動,少說話才是安全的。

後來在舉薦新太子的關鍵時刻,以張五哥求情為契機,康熙放了十三阿哥,依次來增加太子的勢力。


第二次是太子第二次被廢

年羹堯滅了江夏鎮,又燒了《百官行述》。十三阿哥因為此事而受到牽連。被康熙圈禁十年。

在康熙傳位給雍正的時候,康熙說出了實情。一是為了磨練十三阿哥的心性,另外是擔心這個直腸子的十三阿哥給四阿哥惹麻煩。再一個是等雍正繼位之後,放出十三阿哥,讓十三阿哥對雍正感恩戴德,一生為雍正所用。


經過十年的圈禁,十三阿哥像變了個人。


東東歷史


康熙四十九年.康熙給三.十三.十四爺三個人的請安摺子上硃批“胤祥絕非勤學忠孝之人.如不嚴加約束.必當生事"在封建王朝,不忠不孝的評語是很嚴重的.所以從那時起康熙對十三爺的態度一落千丈.猜測康熙應該是想讓其收斂鋒芒.不要妄想得到儲君之位.可忴的十三爺.自從康熙那句話後,十三爺胤祥就患上了一種叫鶴膝風的病,要說被圈禁其實到底有沒有被圈禁過,/歷史無確切記載/不過也有三種說法,

1.在養蜂夾道圈禁:不太可能

2.在府中圈禁:較有可能,且大多文學作品都這麼寫

3.沒被圈禁:只是收斂鋒芒,暗中謀劃,也有可能

因無明確史料記載,專家學者也只是限於推測,愛信哪個信哪個~畢竟少年的時候很受康熙喜歡。由於太子的問題被牽連。冷落,失寵於康熙或許是真的,因為自從太子之事後,直到終康熙逝世,十三爺胤祥既無重用,也沒有受封。一直都是閒散皇子。

直到其雍正朝的時候他才受到了重用,雍正帝待他可謂是非同尋常的好,在雍正登基的第二天便任命胤祥為四位總理事務大臣之一,封為和碩怡親王,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要政務。雍正元年,命總理戶部。因胤祥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為鐵帽子王。清朝有史以來第九位鐵帽子王。死後令享太廟,上諡號為“賢”,另賜有匾額:“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冠於諡前。為了紀念他的功勞,下旨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滿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


滕王閣的孤鶩

康熙圈禁十三阿哥的真正原因是為了保護他,當然也是防範他。十三阿哥胤祥實際上深受康熙喜愛,但因為他性格直爽莽撞,和四阿哥胤禛兄弟感情最好,在奪嫡之爭中常常為了幫胤禛而和八爺黨發生衝突。康熙帝實在不願意他這個性情剛正的兒子陷入到奪嫡的絕景中去,康熙帝明白兒子們陷入皇位之爭後很難善了,圈禁胤祥是為了怕老十三莽撞地去為胤禛爭皇位而最終失敗無法保全自己甚至拖累胤禛。而且胤祥行伍多年,有很多老部下好朋友分佈在八旗和綠營軍中,不把他藏起來,難免有一天他會動用這些力量來為胤禛爭位,過早暴露胤禛及他自己的實力而遭到陷害。這些助力是要留到關鍵時候用的,康熙帝自己也擔心萬一胤祥對他有異心,這些力量對他也是極具威脅的。還有十三阿哥的外公是蒙古大汗,康熙還要防備胤祥聯合他外公里應外合亂了大清天下,這也是康熙選擇十四爺胤禵帶兵西征為大將軍王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康熙帝圈禁十三阿哥胤祥不同於圈禁其他兒子,他對胤祥圈禁的處置雖然有防範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保全。


陳晨孕育育兒專欄

老十三允祥,性格耿直,言語直率,雖然為人正派,魄力十足,但也會因此遭到其他皇子的嫉恨,在皇儲爭鬥的暗流中過於旗幟鮮明的態度往往會招來大禍。

康熙廢掉太子,老四、老八對於皇位的爭奪將更趨於白熱化,對此,康熙帝絕對是心中有數。而老十三是站在老四身邊唯一的皇子,康熙找個理由將老十三圈禁,表面上是對老四爭儲的一次沉重打擊,但事實上確是對他的保護。皇位將來是屬於你的,所以你沒必要再爭,你現在最好就是韜光養晦靜心以待,我還要我的好孫子弘曆接你的班呢,你還有爭的必要嗎?你還要老十三替你站臺助陣嗎?你就不怕事情鬧大了咱大清也出個玄武門之變嗎?

所以我認為康熙圈禁十三,對未來的雍正來說是明貶暗揚,是一種保護,是康熙帝的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