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湛江700萬人中有600萬是福建閩南人後裔?

衛華夏炎黃666999

關於湛江人是閩南地區的後裔,這個問題的數字很難去具體化,但是人數肯定不少。


首先,從湛江人口遷移歷史上說。湛江人祖先確實是大部分從泉州和莆田的地區遷移過來雷州半島的,這個從一些姓氏族譜中有記載體現出來,每年清明節,湛江地區很多人都會回泉州莆田地區拜祭先人,這個是毋庸置疑的歷史證據。

同時,從湛江地區和泉州莆田地區的語言上說。湛江地區本地語言是以雷州話為交流語言,而泉州和莆田地區主要是以閩南語為主,但是雷州語言和閩南語系又是相通的語言,這語言的層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也是問題的證據佐證。

單純從中國傳統的拜祭先人和語言的交流來說,湛江地區確實是泉州莆田地區人的後裔,這2地區的人有著很相近的傳統文化。不管湛江地區還有多少人是來自福建,都要不忘祖先,不忘初心。


房叔

湛江這地方大體上說的是福佬話或河洛話(即:閩南語),不過不能都稱之為閩南人的後裔。原因是這裡的人並非都是閩南人遷徙而形成的。從歷史上看,該地區為廣府白話區。在唐末就有一部分福建人乘船南下在此生根,宋末年間又有大批逃難的福建(包括潮人)籍的軍人乘船到此。因此湛江逐漸形成了以閩南話為主的地區,這與潮汕地區多少有些相似。



眾所周知,福建也是一個移民省,其先民也是從中原地區遷移過來的。閩南話也有多個分支,並且分三個階段形成的(像陳元光、王審之等也非福建人)。形成的時期在西晉(三國時該地區為孫權管轄,閩南與潮汕同為一州)、唐末、宋末,也就是說這三個歷史時期是有人類大規模遷徙活動的。大體都因戰亂、饑荒形成的,有的直接從中原直下廣東,有的從福建進入廣東。他們的先民都在中原,當然有好多潮汕或湛江的宗祠都記載著來自福建莆田這個地方,這也許是中轉地而非祖籍地。所以湛江人不能說是閩南人的後裔,應該是與閩南人同宗同源是吧?如果不以省界分,閩南、潮汕、湛江(雷州)應都屬河洛或福佬話的範疇。



例如,潮州話只有四百多年的歷史,而揭陽話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證明了潮汕話的形成並不比閩南話形成晚。因此看成平等關係較為合理。至於湛江有多少人是閩南人的後裔就無從考證了,或許沒有那麼多的人數是吧?因為湛江不僅有福建、潮汕的後裔,還有少數廣府、客家、土著等構成的。有人說祖譜,談宗祠。個人看法,像臺灣一樣,古非閩南地,後融合同化來。(翻開臺灣的歷史形成,也不難發現一些閩南人是如何開疆創祖的。其實臺灣也是族群眾多之地。像一些非閩南籍的臺胞也認同其文化,但不認同血源關係,其中包括了臺灣客家、土族等族人)




嚁月

我是廉江人,首先就可以否定講雷州話得人不會有600萬人,不服上網上查廉江市人口數據(廉江少數幾個鎮講雷話),不可否認講雷州話得人不少,但不能拿來代表湛江,而且,我是屬於客家系那種,並不是從福建那邊移民過來得,講得是涯話(現在在粵東讀大學),基本上聽得懂客家話,而且,廉江講土白話得人我不少,吳川得也不用說,而且在廉江讀高中得時候還有人是說海話得,所以,基於講雷州話這個觀點,我不同意,因為如果我們都是福建閩南得後裔,那我們說得話跟閩南話基本上沒有一點點得相像(雷州話我不懂,我不敢說)


斯內克呦

是,我是湛江閩南語的,湛江市有700萬人,有600萬是福建莆田泉州市下來的後裔,我們村每年回去福建莆田祭祖

  • 我們一直保持著閩南話,現在官方叫我們是雷州話。湛江市的雷州話有600萬人,雷州市200萬徐聞150萬遂溪縣160萬廉江市也30-40萬,霞山區,麻章區,應該包括其他地方的也有80-100萬。我們很多祖籍都族譜寫做莆田或者福建泉州市。
  • 差不多泉州市的多吧,聽說泉州市的然後過去莆田一起移民下來湛江市。不過我村是福建 莆田 荔城區吳祭公的後裔,我們老村每年都有人回去做清明節。
  • 我們老村就在湛江霞山抗法英雄村南柳村,那邊經常回去福建莆田祭祖,現在這一兩百年下來雷州。
    怎麼證明,怎麼提供?只是祠堂裡族譜寫,跟老村那邊每年回去福建祭老祖。

衛華夏炎黃666999

古來,閩粵兩地分佈著諸多少數族群,如閩越、甌越、南越等百越支系,儘管當地保留有眾多漢民族的傳統文化,但是閩粵各民系(如閩東、莆仙、閩南等閩系,潮汕、廣府、雷州等粵系,以及閩粵贛交界的客家系)的漢越歸屬卻常常無法得到統一,因此產生過大規模的械鬥和口誅筆伐,而這種分歧古來有之。

閩南人與客家人,廣府人與客家人,潮汕人與客家人,歷來不甚和睦,直至今日,閩南、潮汕和廣府仍有大部分人認為客家人為閩越人後裔,而相反的,客家人亦常常論斷閩南人、潮州人和廣府人的百越基因,凡此種種,閩粵人與客家人之間矛盾除了二者文化上的差異之外,當然更多的是不同民系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地盤和資源的爭奪造成的衝突。

本文僅從各民系所在區域的姓氏分佈,試著說明客家人與閩南人,誰的閩越成份更大。

一、閩東與廣府人

歷史上,百越民族似乎與遠古華夏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是否為蚩尤兵敗後舉族南遷,或者吳越滅國後殘餘支脈,此處姑且不論,但其確實為中國南方土生土長的原始人類,與中原炎黃兩個部落具有同等地位。

秦統一全國後,秦始皇命屠睢率50萬大軍分五路,“一軍塞鐔城之嶺(今越城嶺一帶),一軍守九疑之塞(今九嶷山一帶),一軍處番禺之都(今廣州),一軍守南野之界(今江西南部),一軍結餘幹之水(今江西餘干縣一帶)”,此後趙佗繼任並自立南越國,直到公元前112年為漢武帝所滅,相當長的獨立和融合之後,中原勢力範圍達江西南部,廣東東部(東至揭陽)。

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發四路大軍入閩,橫海將軍韓說的水軍首先進佔東冶,被餘善“劫守”到閩北前線的繇王居股和建成侯敖,合謀殺死餘善,降於漢軍。漢武帝以“東越狹多阻,閩越悍,數反覆”,“終為後世患”為由,下令將閩越民眾全部遷往江淮間安置。

經秦漢恩威並加之後,廣東和福建成規模的閩越人不復存在,特別是廣東腹地、閩北和閩東基本不再有閩越人,而處於二者之間的福建南部、廣東東部、江西南部地區則處於真空地帶,仍有大量越人活動,該區域即今閩南、客家、潮汕人聚居地。


體壇俱樂部

首先,你所說的湛江閩南後裔應該是指雷州人。不錯,在廣東就雷州話跟潮汕話是屬於閩南語系。我本人是潮汕的,雷州話跟潮汕話可以說是同宗同源,有很多相似之處,同樣保留著許多古漢語,只不過現在分化嚴重,相互之間能聽懂的已經很少了。現在潮汕跟雷州都認同自己的祖先是來自於福建莆田,這在一些宗祠廟宇都可以找到一些記載,且有些地方每年還會組織回莆田祭祖。要說潮汕地區毗鄰福建,閩南人口向西遷移屬於正常合理現象,但閩南的一支怎麼會漂洋過海遷徙到千里之外的雷州半島呢。有一說是遭到流放,這是有可能的,在古時,雷州半島及海南島都屬於邊遠荒蠻未開化之地,而朝廷一般都將犯人流放至邊遠之地勞作。當然還有一些是出於躲避戰亂主動遷徙,加強閩南本來就臨海,漁業發達,航海技術成熟經驗豐富,自然遷徙是可能的,當然這在明朝後期跟清朝是行不通的,閉關鎖國,政府禁海,未經允許擅自出海可是死罪。不過這個雷州人口占湛江人口多少我不太清楚,但肯定不超一半。湛江還有很多講白話跟客家話的。


黃kaiT


樸易堂國學易學文化

騙人的,那有那麼多啊,有400萬己經不錯了,汁湛江市區有三分之一的人不是,吳川市,廉江市,坡頭區三個地方的人基本不是,遂溪縣有一部分人不是。只是雷州市、徐聞縣、麻章區和東海島十來萬人口而已。


2008BB0726

湛江地區自南往北分別屬於閩南、廣府、客家三大語系。按比例絕對沒那麼高。本人屬於客家民系,族譜有記載,祖上從江西吉安府同其它七姓共同經福建坐船到達廣東石城縣,即現在的廉江市。但和閩南語扯不上關係。只能說福建只是一個交通中轉地而非祖籍地。所以這個問題本身不成立。


笑飛雪

我作為福建人 我覺得 大體上不能傳是閩南話 應該是說屬於中原官話 的一種延伸而已 因為 餓 歷史上的三大遷移 都是以福建閩南 一代唯一 ,所以說很大一股吧 閩南地區的方言跟廣東地區的方言 大體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