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小區物業明明在虧本,為什麼還不離開?

KyleYip熹

物業公司不是想撤就能隨便撤的!

這個問題的前提是“明明虧本”。胡亂猜疑的人就不要起鬨了,其實虧不虧本,這個小區的業主最知道、最明白,不住在這個小區的人都有想當然的成份。

第一個方面就是騎虎難下。

因為欠費率高,物業公司工資都開不出,只能撤出很多人員,包括綠化、保潔等,但卻緊守著門衛及辦公室,當然門衛也就是做個樣子,表示是有人值班的。這種情況下業主更不願意交物業費,形成了惡性循環。即使是小區業委會已經選聘了另外一家物業公司,都不願意撤出。為什麼呢?他們撤出後,那欠著的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物業服務費就基本沒有收回的可能了。那他們欠著員工的工資,以及前面的投入就打水漂了,因此就這樣僵持著。一直談判、向主管部門反映,調解等等。

我也經歷過這樣的小區,一直僵持了近兩年。最後法院判決撤出,但前提條件是業委會須協助催收不少於多少比例的欠費。當然最後受苦的還是小區的全體業主。

有的人會問,物業公司撤出後也可以起訴欠費業主呢,反正法院也會支持物業公司的。但其實這個基本上就是說說而已,不瞭解法院的情況。

目前,對欠物業費的起訴,物業公司不能集體起訴欠費者,只能一家一家的起訴,法院一家一家地立案開庭。但是這樣一來訴訟成本就非常高,律師費、訴訟費、時間、精力等等,根本得不償失。因為起訴一家也就是那麼一兩千塊錢,打贏官司其實還是輸了錢,物業公司那就更虧啦。最後那就熬著、耗著吧,你不讓我好,我也不讓你們好過。

總結起來,物業公司虧本不願意撤出的原因大部分都是這兩種。

第二個原因是主管部門不允許隨意撤離。

物業承接一個小區後,是要到房管部門以及消防、供電、供水等部門報備、登記的,因為入駐後,物業公司就是這個小區的責任主體了。同樣的,要撤離前,也是要到這些部門報告、申請、登記的。但是,在沒有下一家物業公司承接的情況下,這些部門是不允許物業公司輕易撤出的。為什麼呢?

物業公司撤出後,為了免責,就要封停很多重要設施設備,如電梯、監控、一些消防設施等。他們如果不封停,在無監控、無人管理的情況下,萬一出了安全事故,那誰來承擔責任呢?另外,公共用水、用電等等都會盡量封停,或者是請業主來見證下抄下用電、水錶底數。但是,在物業公司要撤出的情況下,很多業主不願意當見證人,這樣物業公司就只能封停了。

如果物業公司採取了這些辦法後撤出了會是什麼樣子呢?電梯用不了啦,公共樓道、場地是黑乎乎的,還有業主會打砸、破壞公共設施。不用兩天,馬上就有很多大爺大媽們到房管部門、信訪部門以及社區反映,要求解決這些問題了。那主管部門以及社區等怎麼可能馬上能就解決這些問題呢?而且解決起來也非常的麻煩,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只能勸說、甚至強壓物業公司不允許撤離。我採訪過的一個小區就是這樣,物業公司向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後,一直不被允許,一個多月後物業公司實在虧不起了,就強行撤離。馬上就有很多業主去信訪辦、房管局反映啦。

文中的幾張圖片,都是物業公司撤出後的小區情況。圖一是公共設施被業主砸壞了。圖二是小區的垃圾無人清理。圖三是小區內的亭子成了拾荒人的“倉庫”。

更多有關小區的分享,請關注“銳眼說小區”。


銳眼說小區

物業明明在虧本?可就賴著不走!基本上物業能自行撤出的是微乎其微的。你以為你看到的物業費收不到就是虧本嗎?我來給你說說隱形收入。



1.前期物業進場,物業公司給一定的進場費。當然這些前期物業的來頭不外乎某些管理部門的關係,或者開發商親戚成立的。入住用戶第一年的費用和相關的一些押金,基本保證三年物業費不用愁。未銷售的由開發商打折支付。

2.小區的電梯廣告,公共廣告位出租,公共用地出租給報刊亭,快遞箱,或者一些純淨水啥的,收取的租金合起來也有十萬二十萬的。

3.車位出租的費用是不小的收入。保守的算,一般一個車位按六十每個月,兩百個車位每年多少?那就是144000元,有些小區甚至超過這個收入。

4.將樓頂出租給通信商安裝信號基站。這個收入是每棟樓最少一萬的收入,如果四十棟樓那就是400000元,這個每年都要給的。(當然不是每個小區都有,是部分小區在業主不知情的情況下偷偷偽裝成太陽能,探照燈等形狀來實現)

5.有電梯的有沒有發現,電梯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停一次?然後半年左右電梯就無法使用?物業公司告知,電梯壞了,為了業主安全暫時停用。真的壞了嗎?你是業主,難道你還是電梯專家?壞了怎麼辦,老人孩子跑不動,那就修啊!維修資金手續都弄好了,錢到了。偷偷一看,沒有業主,“唰”的一下打開開關。好了,電梯修好了😁。偷偷告訴你,每部電梯動一次都是幾萬塊甚至十幾萬。

6.一般小區都會按比例配置一定數量的物業用房。按物業法規定,物業用房的用途不得擅自改變。也就是說應該是用於物業服務的。可是物業一般都偷偷把這些物業用房出租。收入基本都是十幾二十萬一年的。

7.每年或許會有這樣那樣的大檢查,而大檢查都是由地方上進行一定的財政投入的。剛好為物業的設備更換人員投入做出一定的開銷。

8.物業費能收多少收多少,反正收到的肯定是純賺的。所以一般來講,物業收費基本上還好,除非是不想做了,那就有戴金項鍊墨鏡的光頭男問候你。

以上只是列舉了其中一部分的收入來源,就上面的數字,我相信大家都能看出隱形收入有多少。物業如果真正的虧損還會賴在這裡?物業可不是慈善機構!物業就是來賺錢的,而且是賺大錢的啊!



如果認同作者觀點請贊👍並“關注”,未來我們會有更多的共鳴!


JasonYuan68921596

日常生活中,我們居住的任何小區都離不開物業,他們掌握著整個小區的水電費用、環境衛生 、治安保護等,對人們居住小區的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有時我們會發現,有些物業明明已經都在虧本了,卻仍堅持留在原小區服務。為什麼他們寧願賠錢,也要賴著不走呢?

物業看起來是不怎麼賺錢,實際上這裡邊的水可深著呢!物業公司屬於勞動密集型的企業,由於技術含量低,聘請的大多都是上了年紀的大叔大媽,開出的工資也不會很高,而且通過優化管理 ,在不大幅度降低服務質量的前提下,每個項目每年都會逐漸減少人工,少開一個人的工資,一年下來就意味著就少支出幾萬元的費用。

而且一般小區內公共用地都比較多,像是電梯間、公告欄 、房子外牆等等。在這些地方張貼廣告是需要收取費用的,得到的收入理應歸業主共同所有

,但現實情況卻是很多業務公司都掏進了自己的腰包。外加一些零星的停車費、裝修公司回扣 房屋租賃的中介費等等,加起來也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了。

此外,物業公司在安裝水電錶時和業主協商好水電價格是略高於國家的定價的,比如國家規定電費1元錢1度,物業公司就定1.5元 甚至是更高。這其中的差價就到了他們手裡,因此在金錢的巨大誘惑下,很多物業公司都能夠暫時忍受虧本的情況,並暗地裡通過巧立名目剋扣或者收取一些額外的費用來彌補虧損。

不管是做什麼行業 ,只有收入透明 ,以誠待客才是長久之計。希望我們作為業主也要擦亮雙眼,學會維護我們的權益!


愛問愛答

這個問題其實說到了大眾為何不喜時下之物業管理行業之根本:"誠信"值得懷疑!物業行業是慈善機構嗎?是政府補貼的行政機構嗎?都不是!它就是個企業,當企業不以贏利為主要目標時,它的目標在哪?就算業內常言的“微利”那也是有“利”可圖吧!沒了“利”之後,你在圖啥?由不得別人不猜想!



許多物業人會給到你這樣的解釋:因為是地產品牌的延續,所以在物業費虧損的情況下,由地產集團在䃼貼。這話看似正確,其實大錯特錯了,企業在營運管理中,收入中除了規定項(如應收物業管理費)外,還有其他有償收入(除通過小區公用資源所收益的部分,還有你通過管理此小區而收穫的社會資源的反哺-開發商的贊助其實也屬這一塊)。那麼回過頭來講,物業管理公司虧損了嗎?沒了項目才叫虧,項目在手就是贏家!


也有人會告訴你:因為社會責任,品牌公司退場對地區大局出發不好,所以響應政府要求緊頂著不退,總公司補貼堅守。你會信嗎?我信一半,之所以會信一半,是因為我有過案例,因為當時我守著項目之後,會因此其他項目接入及福利,這其實也是一種企業營銷行為,所謂虧損可列入營銷科目。


除上述二條之外,我不展開了。反正你想到的,只要能找到證據,都有可能!

我一直很煩那些忽悠自己的動作,一起連自己都說服不了且經不起推敲的理由,卻滿世界的想關起門來“講道理”,如果能讓你信服,那裡還有這麼多物管與業主間的糾結?物業公司虧本經營,你信嗎?虧本經營之下的物業服務水準能保證品牌形象的支持嗎?如果,即保證不了最基本的合同承諾而強佔著不走,最終傷害了誰的利益?相信這個大家都懂。最後藉此篇感嘆呼籲一下:還一點純淨空間給那些良心物管企業,特別是那些中小型物企。企業如表面不以營利為目的,那麼它背後一定有個更大的局在等著你。


振太羅成

提這問題的人不是工商、稅務或做企業HR的人。不然就不會這麼問!前提不是故意的話

我們排除賺黑錢說謊偷稅的物業公司,這一類非法勾當幹多了也就到頭了,總有人收拾,不然業主抱團也能讓它規矩!

我們就說正規的物業公司,即使不是上市公司,一般跨省市一類有實力的開發集團企業下屬的物業公司。很多人對物業企業的運營不瞭解,在這裡我來說一說。

物業管理費為物業住宅項目的主營收入,特別是僅管理住宅小區業態的公司最明顯。在很多省市,有物業管理條例所規範,對於普通住宅物業管理更有指導價的做法。在指導前期住宅物業管理投標時,其物業公司的利潤率是規定好了的,一般為10%上下。

據我瞭解凡是物業費指導價多年沒漲的城市,其物業管理的矛盾就會多,物業企業亂收費現象投訴及業主滿意度下降的就厲害!就是錢鬧的!!

物企到了生存臨界點!


沒有別的原因!由於多年物業指導價未調整,新投標項目執行的仍原是10年或更久以前制訂的價格標準,那麼按投標書約定的服務標準就是一個笑話,這個笑話當地相關職能機構都知道,這也是這些機構不來檢查住宅物業的原因,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來查,物業的一腔苦水能淹死人。

回到提問人的問題,以下舉例的是物業虧損不撤出在管項目,存在的幾種可能性:

1、不撤是怕影響物業公司品牌和聲譽 特別是名牌企業,為物業公司上市為報表數據好看,咬牙也堅持下去,也可能這個項目是當地知名項目,所以寧貼錢補貼該項目也要運營下去,也許能等到氣候好的時候呢。


2、不撤是因為物業企業與同一集團的開發商同氣連枝。 這種情況最多,本來物業就是無固定資產的企業,單獨抗風險能力弱,給兄弟物業企業託底的根據目的,就是為了地產品牌大旗不倒下。

因為同屬集團的物業企業只要一撤盤,給開發公司自己的名譽損失不是千萬計而是以億或十億計的!!

在這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無論是競爭對手還是網民,有心針對知名企業撤出自已開發的地產項目,大做文章,其負面影響力會呈核爆狀態!

3、物業企業打算想撤出在管物業項目是有顧慮。存在最多是到期不續簽這種情況,怎麼也會熬到合同到期!為什麼不中途撤?是因為物業企業的資質管理問題! 每個物業公司接新項目,需要到在管項目的房產管理局物業科開企業誠信證明,如果擅自撤盤會被處罰!企業管理誠信不會有好果子吃的,對接新項目是有很大影響的。


所以不到倒閉或實在撐不下去,物業企業一般不半途而走。特別是前期物業管理企業不會半途而廢! 與開發商聯繫緊密的公司更不會。但是到期主動棄盤倒是有可能。


前面提到工商、稅務,這兩個部門對於物業企業的收入盈虧是有數的,一翻企業報表就瞭然!

那為什麼提到企業HR的呢。一個物業企業的收入根據小區面積和物業費標準很容易算出收入,再根據招聘相關人員的費用一列就自然知道虧損不虧損!物業項目的成本有70%是人工成本,很容易算,那你就知道到底虧還是不虧!

問下工商、稅務的知情人,查下企業報表,問下做HR的人,算個帳就知曉了!


老包有時不在線

先來看看小區物業成本有那些,1管理費:用於物業管理區域的日常管理,包括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巡視、檢查、物業維修、更新費用的帳務管理

2、房屋設備運行費:用於電梯、水泵等房屋設備運行服務所需的費用:

3、保安費: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日常安全保衛服務所需的費用;

4、保潔費: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日常保潔服務所需的費用;

5、維修費:用於物業維修服務所需的費用。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小區物業基本支出就是管理,服務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公共設施設備日常運行、維修及保養費,綠化,清潔衛生費,保安費,辦公費
小區物業的經濟最主要的來源就是,物業管理費,最大的支出是人工成本,但由於物業管理小區公共設施,所以會有很多的隱形收益。小區公共收益已經成為物業收取物業費之外的另一筆主要收入來源。“電梯、樓道的廣告、家政服務、代買代賣、租房中介,還有各種入場費,大到裝修入場、通信基站,小到飲水機、自動販賣機、小商小販等進駐,以及小區公共用房出租等,這些都是物業的隱形收入。


公共設施換來的錢幾乎都給物業裝進了自己的腰包,還有物業管理剛剛入駐小區,地產商都會有補貼,地產商也不允許出現,物業中途撤離的情況出現,因為地產商不願意物業撤回出現口碑差,影響後期工程。所以物業根本就不會出現虧本的情況,也就無從說起離開


來過的風口

為什麼總有新聞為物業站臺說話???是物業出錢請的嗎?物業怎麼可能虧本?空著兩個手來,收錢,請幾個保安,清潔阿姨,工資按最低的給,怎麼可能虧本呢?虧本的生意物業還會做嗎?世界上的企業最好做的就是物業公司,開公司幾乎不需要成本,也不需要資金流轉,請幾個人,就可以躺在那裡收錢了,然後就開始琢磨怎麼找理由多收錢,怎麼減少服務,減少維修,高報賬低付出,怎麼去實現自己利潤最大化,物業公司的利潤來源毫不誇張的說,就是多收了業主的錢,怎麼利用業主的場地收廣告費,進場費,收管理費。這樣的公司存在的目的怎麼去搜刮業主的錢,或者利用業主公攤面積去收錢


靜坐思己過莫論他非

大型房地產商,及聰敏的房地產商他們下屬物業公司確實是虧損的,因為他們要獲取業主好評,從而對銷售自己的房屋提供好評保證,雖然物業公司是虧損的,但總公司給予了補貼。就目前業主罵物業公司,主要是因為每個業主對物業服務的需求不一樣,需求物業費價格不一樣,及物業服務是幹什麼的不知道,所以造成業主與物業公司矛盾重重。


透過雲層的太陽了

武漢漢陽有個小區,一開始桃花島物業公司就進駐,當時入住的業主很少。物業喊虧本,業主還信以為真。後來才知道,房子是誰的產權,誰就交物業費。如果說有沒賣出的房子,如果是開發商的,開發商交物業費。哪來的虧本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