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生活中與人相處識人四步,此文值得讀一遍,常保一生無虞

鬼谷子:生活中與人相處識人四步,此文值得讀一遍,常保一生無虞

鬼谷子,戰國時期縱橫家的鼻祖。因其《鬼谷子》精於探索人類心理特徵和心理活動,因而其被認為是先秦時期最具神秘色彩的歷史人物。其弟子蘇秦、張儀是當時最富盛名的遊說縱橫家,憑藉三寸之舌,方寸之間,而縱橫天下。

而遊說成功的前提,首要的目的就是如何深入的辨識人心。自古人心難測,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以,防人之心不可無。”現實社會與人相處,難免陷於被動。如何識人,此文值得讀一遍,常保一生無虞。

鬼谷子:生活中與人相處識人四步,此文值得讀一遍,常保一生無虞

第一步:靜觀其變,窮之以言詞,以觀其真情。

當別人在侃侃而談之時,我們要學會保持沉默。適時的沉默是必要的和可取的。別人說我們聽,正是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現實生活中,當身處逆勢,努力辯駁,其實是一種不明智的表現。

要學會傾聽,學會去讓別人說話,根據別人說的話就可以瞭解他言辭所包含的主張和心意,從而觀察其顯露出的內心真實想法。待其理屈詞窮,自然所有的掩飾將難以自圓其說。其真實意圖也必將盡顯無疑。

第二步:循其言辭,詰之以破綻,以察其意圖。

古人云:言多必失。順著對方言語中的破綻,在窮盡其言詞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能發現其前後矛盾和不合情理之處,馬上反詰回擊,抓住一點,一定會使對方陷入被動,使其前後無法自圓,擊破對方心裡防線,從而使對方的矛盾謬誤顯現出來。逼使其在應聲回辯和再度思量之時,暴露缺點,可以進一步觀察其真實意圖和狡黠伎倆。

第三步:誘之以餌,釣之以謬誤,以明其決策。

在辨明對方真實意圖之時,下一步就是要做好防備,以預不測。用靜默去探尋別人言辭中隱含的意圖,其實就好比以餌釣魚,用靜默鉤釣其謬誤,以謬誤鉤釣其意圖。然後再施之以反詰,察之以破綻,反反覆覆洞察對方。然後“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其個人意圖和決策,就會顯而易見,不求自明。

就像多張網等待獵獸一樣,一旦試探對了路子,自然而然,其就會自投羅網。一旦釣語與對方的心事相符,對方心底的真實感受和思想就會自然流露出來,此釣人之網也,不可不察。

第四部:察之以微,反之以覆之,以辯其能力。

然而,世間萬物並不都是向著我們想要的方向去發展的,所以鬼谷子有云:“雖非其事,見微知類。”無論是使用“反引法”:讓對方情緒高漲,誇誇其談,自己反而沉默寡言。還是使用“正引法”:讓對方先吐露情懷,就要自己去表象引動他,設法讓他迎合,開情吐意。

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最主要一點就是能見微知著,要能通過細微的徵兆,反之,覆之,反反覆覆。探索出細微處隱含的實情。以此,可以準確的估計出他的能力,可以準確的猜測出他的本意。如此就好比后羿張弓射箭一樣準確無誤。

鬼谷子:生活中與人相處識人四步,此文值得讀一遍,常保一生無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