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巨獸“恐龍”化石發現快200百年,但死因依舊不明

稱霸了地球1.6億年,直到大約6550萬年前突然滅絕--恐龍

史前巨獸“恐龍”化石發現快200百年,但死因依舊不明

1822 年,業餘化石獵人瑪莉.安寧首度發現完整的蛇頸龍骸骨,算了算,也差不多兩百年的時間了,雖然恐龍滅絕猜想越來越值得推敲,但是依舊沒有任何一種說法,具有明確證據表明6550年恐龍是怎麼滅絕。

早期滅絕理論

多年來,古生物學家為恐龍的滅亡提出了幾種理論。一種早期的理論是,小型哺乳動物吃了恐龍蛋,從而減少了恐龍的數量,直到它變得不可持續為止。另一個理論是,恐龍的身體變得太大,無法操縱它們的小腦子。而一些科學家認為,一場大瘟疫使恐龍種群數量減少,然後傳播到以屍體為食的動物身上。飢餓是另一種可能性:大型恐龍需要大量食物,並且可能剝奪了棲息地中的所有植被。但是,其中許多理論很容易被忽視。如果恐龍的大腦太小而無法適應,那麼它們將不會在1.6億年的時間裡蓬勃發展。而且,植物沒有大腦,也沒有與動物一樣的疾病,因此它們的同時滅絕使這些理論不那麼合理。而且恐龍滅絕不是歷史上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滅絕,也不是最大的一次滅絕。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事件發生在2.514億年前,消滅了地球上所有海洋物種的96%和所有陸地脊椎動物的70%。

史前巨獸“恐龍”化石發現快200百年,但死因依舊不明

滅絕最可靠的解釋

1.氣候變化

多年來,氣候變化是恐龍滅絕的最可靠的解釋。恐龍在地球上一直溼潤的熱帶氣候中蓬勃發展。但是在與恐龍滅絕相對應的中生代晚期,有證據表明,地球逐漸變涼了。較低的溫度導致冰在北極和南極形成,海洋變冷。由於恐龍是冷血動物,恐龍生活的年代氣溫比較高,不需要冬眠。它們必須要在陽光下熱身後才能夠有活動能力,在比較冷的環境中,它們將無法中生存。但是,某些冷血動物(例如鱷魚)確實能夠生存。而且,氣候變化將花費數萬年的時間,從而為恐龍提供了足夠的適應時間,但是還是滅絕。

史前巨獸“恐龍”化石發現快200百年,但死因依舊不明

2.太空射線

1956年,俄羅斯天文學家約瑟夫·史克洛夫斯基(Joseph Shklovsky,1916-85年)成為第一位認為滅絕是由於一次災難性事件的科學家,當時他認為超新星(快死恆星爆炸)向地球輻射了可能殺死的輻射恐龍。該理論解釋了為什麼恐龍滅絕而其他物種沒有滅絕。另外,科學家們說,這樣的事件將在地球表面留下證據-痕量的輻射可以追溯到白堊紀,但沒有發現相關證據。

史前巨獸“恐龍”化石發現快200百年,但死因依舊不明

3.火山噴發

因為火山的爆發,二氧化碳大量噴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使得植物死亡。而且,火山噴發使得鹽素大量釋出,臭氧層破裂,有害的紫外線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滅亡。

史前巨獸“恐龍”化石發現快200百年,但死因依舊不明

還有很多說法(此處省略)

我相信未來有一天,我們可以知道恐龍是怎麼滅絕,雖然仍有很多未知事物尚待探索,但我們無時無刻都有關於恐龍的新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