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筍雙膜覆蓋反季節如何栽培

萵筍雙膜覆蓋反季節如何栽培

冬春季利用竹木結構的簡易塑料拱棚加地膜覆蓋等保護設施栽培反季節萵筍,上市期比常規栽培提早30~40天,每畝產量3500公斤左右,畝產值在3000元以上。

選用良種選擇白皮鴨蛋萵、耐寒二白皮、紫皮香等品種。

培育壯苗9月下旬播種育苗,每畝大田需配置苗床15~20平方米,種子50克。澆足底水,水滲下後撒播種子,播後蓋一薄層細土,上面覆蓋麥秸或稻草,也可以用遮陽網浮面覆蓋,保持土壤溼潤。出苗後及時揭去覆蓋物。菜苗2葉1心期間苗除草,苗距4~5釐米,並追施10%人畜糞水。

合理密植選擇有機質豐富、保肥保水性好的黏壤土地或沙壤土地定植。施足有機肥,耕翻土壤20~30釐米深,做寬2米的畦,上面鋪超薄地膜。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苗齡30~40天,有4~6張葉片時,選擇無病蟲危害的健壯苗定植,大小苗分開栽,行距33釐米,株距30釐米。定植後及時澆施5%~10%人畜糞水,促進緩苗。

及時扣棚夜間溫度降至3℃時,搭高1.7米、寬4.5米、長30~50米的拱棚,棚內立一排立柱,立柱間距為3米,棚上覆蓋薄膜。扣棚後晴天中午注意通風換氣,防止植株徒長和過早抽薹。根據植株長勢噴灑50%矮壯素水劑1000倍液或150毫克/升多效唑溶液1~2次。肉質莖膨大期遇冷空氣,應在夜間浮面覆蓋一層地膜或遮陽網,防止凍害。肥水管理雙膜覆蓋栽培萵筍應一次性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公斤、45%氮磷鉀複合肥40~50公斤。定植後葉片開始生長時,每畝用20%人畜糞水1500~2000公斤加尿素5~7.5公斤或碳酸氫銨10~15公斤澆施。肉質莖膨大始期結合灌水每畝追施尿素20~25公斤。此次施肥不能過晚和過多,否則肉質莖易開裂。晴天上午追施肥水,避免夜間棚內溼度過大誘發病害。

防治病蟲扣棚後注意通風散溼和防治霜黴病,肉質莖膨大期主要預防灰黴病和菌核病。防治好蚜蟲和煙粉蝨。

適期採收2月下旬至3月上旬分批採收。採收標準:心葉與最高外葉相平,並且植株頂部平展,肉質莖已長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