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溼氣”越來越重?逃不出這“3字”,做好3件事,祛溼排毒

溼氣,屬於中醫範疇,認為“千寒易除,一溼難去。”

體內溼氣過重,容易損傷陽氣。若“陽氣不足,則陰邪內生”,日久程度,讀寫漸致惡變而成癌。

為何“溼氣”越來越重?逃不出這“3字”,做好3件事,祛溼排毒

溼氣重的表現:

1,皮膚瘙癢體內溼氣重,每逢春秋容易出現皮膚瘙癢、溼疹等皮膚炎症。

2,疲勞、睏乏體內溼氣重,容易感覺疲勞、四肢無力、渾身不適,什麼都不想做,睡覺質量又不好。

3,舌苔厚而膩尤其是早上起床後,舌苔變得厚或較粗糙,發黃發膩,這種情況,說明有溼熱。

4,大便“太黏”體內溼氣重,早上排便後,大便會“粘”在馬桶上,一箱水衝不淨,要多衝

幾次才行。

為何“溼氣”越來越重?逃不出這“3字”,做好3件事,祛溼排毒

為何“溼氣”越來越重?逃不出這“3個字”!

一、“吃”出來的溼

吃些冰涼食物

有些女性在冬季喜歡吃些冰涼的食物,尤其在生理期前後,很容易使下焦寒涼,引起痛經。

貪吃重口味食物

重口食物總是能激起人的食慾,但是,油膩、過鹹、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

總吃重口味食物,會影響脾胃健康,從而加速溼氣產生,加重溼氣病症。

為何“溼氣”越來越重?逃不出這“3字”,做好3件事,祛溼排毒

二、“懶”出來的溼

長期處於潮溼之地

有些女性因工作原因不得不長期在潮溼環境久呆,如浴池搓澡、陰涼倉庫管理、位於陰面辦公室等,長期久呆,也會使體內溼氣加重。

各種癱就是不運動

越不運動,越覺得身體沉重,越不想運動,這就是個惡性死循環。

現在人真是懶的要死,各種癱就是不運動,後果就是身體代謝不斷變慢,原本能自身消化的水

溼硬生生懶成了水腫,不溼氣重才怪。

為何“溼氣”越來越重?逃不出這“3字”,做好3件事,祛溼排毒

三、“作”出來的溼

總熬夜

經常處於熬夜、疲勞、精神不振的狀況,人體的免疫力會跟著下降,感冒、胃腸感染、過敏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也會不期而至地找到你頭上。

在如此差的身體狀況下,溼氣也會跟著越來越重。

為何“溼氣”越來越重?逃不出這“3字”,做好3件事,祛溼排毒

露腳踝

冬季空氣寒冷,露腳踝容易使寒氣入侵,導致氣血凝滯,引發關節炎。但,很多年輕人為了“風度”,寧願不要“溫度”,小心“招來”寒溼。

為何“溼氣”越來越重?逃不出這“3字”,做好3件事,祛溼排毒

生活中,要想去除溼氣,保持健康,三件事抓緊做!

一、飲食清淡,吃點利水食物

鯽魚有很好的健脾利溼作用,身體浮腫、容易口渴、食慾差、容易睏倦的人吃鯽魚可以健脾,緩解這些症狀。

冬瓜味甘,性寒,有利尿消腫,清熱降火的功效,並且冬瓜中鈉的含量比較低,對於高血壓,水腫等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所以食用冬瓜可以祛溼。

不僅僅食用冬瓜肉能夠祛溼,冬瓜皮和冬瓜瓢煮水飲用也有祛溼,清熱的功效。

還有黃豆芽、綠豆芽、木瓜、山藥等,這些菜可以作為主菜來吃,都有利溼作用。

為何“溼氣”越來越重?逃不出這“3字”,做好3件事,祛溼排毒

二、泡腳祛溼

常言道“溼氣不除百病生”。

在冬季,身體更容易受溼寒入侵,而“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

所以,在冬季想要祛溼寒,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泡腳。人的雙腳有很多重要經絡及穴位。

泡腳,利於促進經絡自我調節,讓局部循環得到改善,有助於經絡通暢,調節人體平衡。

泡腳時,用40℃左右的溫水,水深最好淹沒腳踝。

泡腳時間每次20分鐘左右,泡後皮膚呈微紅色就行,同時可用手按摩足趾和腳掌心。

為何“溼氣”越來越重?逃不出這“3字”,做好3件事,祛溼排毒

三、排毒祛溼運動

1,腋窩

腋窩的頂點,腋動脈搏動處,也就是極泉穴。

極泉穴走心經,經常拍打此處,有助於去除心臟的火鬱毒素,還可緩解肩膀疼痛、肩關節炎等,對心臟病、心肌炎、心悸、心絞痛等有不錯的幫助。

按摩此處,用力均勻緩和,開始時,適當輕緩一些,再慢慢的加大力量,以手臂產生痠麻感為宜。按摩時,最好配合深呼吸。

為何“溼氣”越來越重?逃不出這“3字”,做好3件事,祛溼排毒

2、瑜伽

身體站直,兩腿前後分開約兩個肩寬,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右腳腳趾向外打開約60度,雙手垂放在身體兩側。然後慢慢將雙手儘量向前伸展,五指併攏並將手掌合十,保持呼吸。

呼氣,彎曲左膝蓋呈90度角,大腿於地面保持平行 ,保持姿勢15-20秒,然後左右腳交換位置。

為何“溼氣”越來越重?逃不出這“3字”,做好3件事,祛溼排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