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正藥業分析:爲什麼憤怒、恐懼、嫉妒,能讓我們更理性?

日常生活中,情感常常和負面信息聯繫在一起——

一個情緒化的人,聽起來就不怎麼靠譜;

“恐懼”“從眾”這些詞,聽起來就很消極;

“不要被感情衝昏了頭腦””衝動是魔鬼”……

但你想過沒有:要是情感一無是處,它為啥會在人類漫長的進化歷程中被保留下來?

這個問題,還真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康正藥業分析:為什麼憤怒、恐懼、嫉妒,能讓我們更理性?

1. 一個顛覆性的看法:情感不是理性的對立面,相反,它讓我們的決策變得更理性。

2. 首先要澄清一點:情感和生理感覺,是完全不同的。我們常常把情感和冷熱、疼痛這類生理感覺混淆。但事實上,情感留在記憶中的烙印,要比單純的生理感覺深刻得多。比如,對於媽媽們來說 ,生孩子的時候巨大的疼痛,過後很快就忘記了;但懷孕時的喜悅、生產前的緊張和焦慮,肯定終生歷歷在目。

3. 情感介於理性和生理感覺之間,是完全掌控和無能為力之間的過渡地帶。理性思考,能被我們完全控制,比如計算數學題、推演幾何公式;牙疼、頭痛等生理感覺,幾乎不受意識控制;而情感,處在兩者之間——我們無法完全控制,但能一定程度影響它。聽一段相聲能讓我們馬上開心,但失戀的悲傷往往很難消失,就是這個道理。

4. 為啥說情感讓我們更理性呢?我們得先搞清楚“理性”是什麼。按照進化論的定義:如果一個行為給我們帶來最大的生存優勢,那它就是理性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很多情感就是理性的產物——趨利避害,幫我們增加生存概率。有些時候,情感的保護,比理性思考更快更直接。

5. 很多負面情感,在增加人的生存概率上功不可沒。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恐懼。

想象一下:你被懸崖邊的風景吸引,將身體探出欄杆,突然,欄杆劇烈晃動。怎麼辦?出於恐懼,你會馬上離開。這時,恐懼就符合了進化論意義上的理性——使人遠離危險。當然,你也可以採取另一種方式——計算欄杆能承受的力,對比自己的體重,然後做出決策,但恐怕早已來不及了。情感機制的反應,遠比理性思考迅速;靠恐懼制止冒險行為的效率,也勝過理性推演。

6. 另一個典型例子,是“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所謂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源於一次綁架:兩名罪犯挾持了四位銀行職員。在警察的周旋下,歹徒最終放棄。但案件的發展超出所有人的預料——法庭上,被挾持的職員不僅拒絕指控綁匪,還籌錢為他們辯護。一名人質甚至愛上了劫匪,並與他訂了婚。

進化心理學也對它做了解釋:從誕生起,嬰兒就會與身邊最強的人形成一種情感依附,從而最大化自己的生存可能。所以直到現在,面對那些比自己更強、更有權勢的人,人們還是會傾向於認同。

7. 警察審訊犯人,甚至是父母管教孩子,採取“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方法,其實就在自覺不自覺地運用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的原理。一個人兇狠嚴肅,營造出威懾的氛圍;再換一個人,跟你和和氣氣地商量。利用人的這個心理特點,很容易讓對方妥協。

8. 集體歸屬感的產生,也是為了增加生存概率。

遠古時代,個人力量很薄弱,一旦落單,必死無疑。而在集體中,個人能獲得他人的幫助,安全就得到了保障。事實上,正是靠集體協作,人類才成功戰勝了其他動物。直到今天,我們還保留著這種對集體的依賴。所以熱鬧的演唱會、狂熱的球場、盛大的集會,都對人有著超強的吸引力。

9. 除了保護我們的安全,在與他人的互動中,情感還能用來為自己爭取利益。

舉個例子:我們常常通過表達憤怒,來影響他人的決策。在與他人交涉時,我們經常會說“不便宜十塊錢,就不買了”“如果再對我不好,就和你分手”……在生意破裂、失去對象的恐懼下,對方往往會答應我們的要求。

10. 忠誠、信任等正面情感,也能影響對方的決策。它們會讓對方相信我們的意願,從而改變對我們的態度。正因為此,婚禮時要宣誓——通過表達對愛人的忠誠,使對方相信自己的誠意。同時,與人相處的過程中,適當的自我暴露,也會讓人看起來更親切,迅速拉近彼此的關係。

11. 情感甚至還能被用在改變自己的決策上。比如,減肥、戒菸、節約開支……解決這樣不容易堅持的事,最常用的策略就是“公開立flag”。這背後的機制是:公開許諾後,一旦食言就會受到奚落。在對羞愧感的逃避下,人們會更積極地完成目標。

12. 現在你應該明白了: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情感機制的保駕護航。下次再有恐懼、無助這些負面情緒時,你別急否定它。試著找到它產生的原因,讓它在合理的範圍內和理智共同工作,你才能做出更理性的決策。

情感不是理性的對立面,相反,它讓我們的決策變得更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