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修煉手冊:宅≠肥宅+恐懼+無聊

時針指向7點鬧鐘照常響起,我熟練地按下“延後再響”鍵,翻個身繼續睡。如此反覆了幾次才很不情願地從床上跳起:一看時間已經是8點半了。每天起床後都對自己暗暗發誓:明天一定要早起。於是把鬧鐘的時間一次次的提前。

在家辦公後,沒有了公司上班時的氛圍也就放鬆了自己,明知有許多事要做,卻總是暗示自己不著急,再等會兒。刷新下“微博”,看看朋友圈又發了什麼新文章……結果,今天又要熬到深夜了。

這幾天深陷在拖延的漩渦中無法自拔,心裡焦灼萬分,卻依然磨蹭著;非要等到燃眉之時,才異常緊張地開始,每次過後說再也不能這樣,但還是反覆。殊不知現在已蛻變成了“超級名莫”,大步跨進了“刷屏時代”?

......

既然宅在家就要:宅而不閒、宅出風格、宅出態度

宅≠恐慌+無聊+肥宅

疫情下的自我修煉守則


宅家修煉手冊:宅≠肥宅+恐懼+無聊

不可能不恐慌,但要戰勝盲目的恐慌, 要保持理性的恐慌。

一、理性“恐慌”

這次疫情對心理層面的影響可謂是“先恐慌、後心慌”。自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來,一時間所有注意力焦點都投向抗疫,不過,隨著開工日期一拖再拖,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身體可能在疫情中安然無恙,而工作、收入就不一定。

這段時間,除了疫情外還有非常多“疫情會對經濟造成翻天覆地的變化”、“企業無法生存,為了節約成本,必然會淘汰員工”等言論。 疫情後的失業問題,變成了大家繞不開的擔憂。 但是真的會有那麼多人在疫情之後失業嗎?失業會危及到你我身上嗎?萬一“被失業”了呢?

萬一你暫時“被失業”了,就往好的方向想,其實是提前把自己的問題暴露出來,那就趁機好好學習補短板,提升自己。 只要個人業務能力強,失業是不存在的!

這一切的確讓人覺得困頓和不安,在不斷面對這一切的同時:不可能不恐慌,但要戰勝盲目的恐慌, 要保持理性的恐慌。


宅家修煉手冊:宅≠肥宅+恐懼+無聊

不確定的環境,做個確定的自己。

三、充滿激情、拒絕“無聊”

疫情當下不確定的是環境,將自己的生活奉獻給夢想,做個確定的是自己。

1. 用好自己的生物鐘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鐘。在一天當中,有的時間段你的精力會很好、大腦也很清楚,有的時間段你的精力可能會差一些。在家工作時將需要深度思考或挑戰最大的工作儘量放在你精力最好的時間段來完成。

2. 找到做事的驅動力

如果你能找到自己做某事的驅動力,那麼你完成這件事的效率無論怎樣都會很高。這個驅動力越能激發你的激情,你的效率就會越高。

激情賦予了我們的目的,他們讓我們感覺到我們在生活中有目標。讓我們感覺到我們正走在人生的正確道路上,並給我們帶來希望,以獲得快樂和激動人心的未來。對生活充滿激情的人過著更幸福、更健康、更高效的生活。

3. 專注做事

當今時代,做事是否專注,已成為衡量一個人職業品質的標準之一。一些企業文化提倡“愛崗、敬業”,倡導“幹一行、專一行”,而我們在工作中能夠做到專注,全身心地投入,便是務實、敬業最基本、最實在的體現。如果上班做事時腦子裡還想著球賽、彩票、電影、股票等等一些與工作無關的東西,連最基本的“專注”都做不到,這樣他就那一樣都做不好。

在工作中,要一次只做一件事,並全身心地投入到這件事中,把它落實到位,這樣心裡才不會感到筋疲力盡。對自己已經決定的事專心去做,放棄其他所有無關的事,心無旁騖、全神貫注於自己的工作,專注自己的人生目標。

4. 利用時間

叔本華說:平庸的人關心怎樣耗費時間,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時間。你荒廢了時間,時間就把你荒廢了。只有成為時間的主人,才有可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1) 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小的選擇上,聚焦更重要的事情;

2) 多讀書、讀好書:汲取別人的思想來充實自己。

3) 停止刷屏減少無聊的社交;

4) 培養業餘愛好豐富內心世界。

對待時間就要像葉葉劍英元帥所說:抓緊時間工作;擠出時間學習;偷點時間休息。工作的時候就要超級努力,陪伴家人的時候就要全心全意。平時減少在無謂的小事上面花費精力,聚焦更重要的事情。永遠保持自己有思考的時間。充分利用脆片時間提升自己。


宅家修煉手冊:宅≠肥宅+恐懼+無聊

宅而不閒;宅出風格;宅出態度。

三、拒絕“肥宅”

1. 保證基本的身體鍛鍊

如果不能保證基本的鍛鍊的話,可能你一天內的任何時間段都會精力不佳,甚至連睡眠都會不好。

在目前疫情防控的形勢下不能到戶外運動,更不能去健身場所進行體育活動。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健身器材如跑步機等,或是結合日常活動開展室內碎片運動(跳繩、俯臥撐、仰臥起坐等),既增加趣味性,又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無論何時,強健的體魄可以更好地讓您遠離疾病。疫情期間,在減少外出、做好防護的同時,提高自身身體素質。

2. 適當調整飲食習慣

在疫情期間,宅在家裡就是最大的貢獻了。正值過年時期,滿餐桌油膩的肉食炸物,讓我們的飲食變得非常不均衡。滬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說過,疫情期間:“注意飲食規律,營養均衡。”、“最有效的藥物是人的免疫力。”

1) 多吃蛋白質和有益健康的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相比,人體消化蛋白質和健康脂肪的時間更短,所以可以更有效滿足飢餓感,讓你擁有更持久的飽腹感。

2) 多吃高纖維食物:膳食纖維可以有效抑制食慾,它們可以幫助減慢消化速度,血糖平穩下降,讓人一整天都不覺得餓。

3) 飯前喝水或者吃飯先喝湯:飯前適當喝水和喝湯可以幫助緩解食慾,飯後也不容易覺得餓。

4) 飯前適當鍛鍊:運動是另一種健康有效的控制食慾的方法。特別是高強度運動後,食慾激素會受到抑制。

5) 吃體積大、熱量低的食物:管理飲食並不意味著要捱餓。有些食物營養和能量都很高,但卡路里卻很低,比如蔬菜、水果、豆類和全穀物。


擁抱時代做最好的自己,任何時代都是好時代。

疫情之下,宅在家中:

宅而不閒;

宅出風格;

宅出態度。

宅≠肥宅+恐懼+無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