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對大腦的影響 記憶、情緒、態度、恐懼

我們知道修道都是分階段、分層次修煉的。比如最開始主要是健身益智,第二階段長壽生慧,第三階段通玄達妙,以後便是靈光靈慧、道光道慧等。聽起來很複雜和神秘,其實修行最終修的是大腦(性),腦神經連接著天、地、人。只是由於後天教育和學習(識神)阻礙了我們修行,我們總是用“我以為—”來做事”。

靜坐對大腦的影響 記憶、情緒、態度、恐懼

下面我們用現代科學來看下靜坐對人體大腦的影響: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薩拉·拉薩爾發現人大腦在靜坐八個星期後,5個部位的體積變大。其中與思索和自我相關變化最大,其餘的變化部位包括有助於學習、認知、記憶和情緒調節的左海馬;與態度、同情和慈善有關的顳頂交界處(TPJ);產生大量調控神經功能物質的腦橋;以及可以使杏仁核變小。

靜坐對大腦的影響 記憶、情緒、態度、恐懼

每天半小時,連續八週即可改變大腦的結構:

1、顳頂交界處(TPJ)

靜坐可以增大顳頂交界處(TPJ)的腦皮質,這一區域被認為與態度、同情和慈善有關。TPJ是將各種信息進行整合的腦區。TPJ接收的信息來自於丘腦(感覺信息)和邊緣系統(情感和記憶信息),還包括視覺、聽覺以及體感(somatosensory)系統。TPJ整合的信息即來自於外部環境,也來自於軀體內部,個體在區別自我與其他事物時,該腦區發揮著重要作用。

靜坐對大腦的影響 記憶、情緒、態度、恐懼

2、杏仁核

靜坐使杏仁核的體積變小,從而起到減小心理壓力等作用。

杏仁核的主要功能為產生和傳入大腦新皮質的各種外界信息相適應的情緒。逃避和恐懼,攻擊和防禦,就是人體的戰鬥和逃跑系統,這個系統從遠古以來一直在保護著我們的生命安全。人體的害怕系統,也包含在這個戰鬥、逃跑系統裡面,都是人類生存的本能。

神經解剖學發現焦慮症患者的杏仁核體積增大,而杏仁核正是情感腦的核心組成部分,杏仁核的體積異常增大,導致了焦慮症患者的情感腦被敏化、激活,大腦進入了異常運作的狀態。

靜坐對大腦的影響 記憶、情緒、態度、恐懼

3、左海馬

靜坐可以改變左海馬(hippocampus)部位,提高人的學習、認知能力。海馬區是幫助人類處理長期學習與記憶聲光、味覺等事件的大腦區域,發揮所謂的敘述性記憶功能。在醫學上,海馬區是大腦皮質的一個內褶區,在側腦室底部繞脈絡膜裂形成一弓形隆起,它由兩個扇形部分所組成,有時將兩者合稱海馬結構。

靜坐對大腦的影響 記憶、情緒、態度、恐懼

4.靜坐可能影響大腦額區的部位而促進長壽。

靜坐對大腦的影響 記憶、情緒、態度、恐懼

我們再來看下現代比較火的“右腦開發-挖掘孩子的潛力”主要是做什麼的?

西元一九八一年,諾貝爾醫學生理獎得主羅傑~史貝尼教授將左右腦的功能差異歸類整理如下:左腦是普通腦,右腦是天才腦,天才與普通人的根本區別在於天才在有意無意中很好地開發和利用了右腦。

靜坐對大腦的影響 記憶、情緒、態度、恐懼

左腦,被稱為“文字腦”,主要處理文字和數據等抽象信息,具有理解、分析、判斷等抽象思維功能,有理性和邏輯性的特點,所以又稱為“理性腦”;

右腦,被稱為“圖像腦”,處理聲音和圖像等具體信息,具有想象、創意、靈感和超高速反應(超高速記憶和計算)等功能,有感性和直觀的特點,所以又稱“感性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圖像化機能(企劃力、創造力 、想像力)。

2、與宇宙共振共鳴機能(第六感 、念力、透視力、直覺力、 靈感、夢境等)。

3、超高速自動演算機能(心算、 數學)。

4、超高速大量記憶(速讀、記憶 力) 、知性、知識、理解、思考、判斷、推理、語言、抑制。

5、五感 ( 視、聽、嗅、觸、 味覺)。

靜坐對大腦的影響 記憶、情緒、態度、恐懼

通過以上的瞭解,我們就會明白,我們修煉修的高層次是什麼?當然這裡講的很簡單,只是給大家提供不同的思路,以供參考。修煉本身是一項綜合性的項目,從人體的系統,到天、地的系統,只有瞭解系統才會更好地做到天地人的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