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后到底该不该排残奶?

袁华幸


断奶后到底该不该排残奶? “断奶之后,一定要来把残奶排掉哈,不及时排出,这些乳汁会变质、产生毒素,导致乳房病变、乳腺增生,以后要得乳腺癌。”这只不过是美容院、产后修复中心的一种营销套路。



断奶后到底该不该排残奶?

断奶后,乳房会把不需要的乳汁自己吸收掉,是不需要排残奶的。如果断奶后,不断刺激乳房的话,乳汁只会越挤越多。

那断奶后,好多年过去还会挤出浓稠的黄绿色乳汁呢?

断奶不像水龙头,关掉就不会流出水。身体吸收乳汁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有的宝妈需要一年半载,有的需要两三年。 有时候挤出来的也不一定是乳汁,也有可能是乳腺导管的异常分泌物,这个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科学回奶,要讲究遵循渐进,断开期间,宝妈尽量避免让宝宝吸允刺激乳房。 想要快速回奶的宝妈也可以去医院咨询专业医生。 断奶后一定要注意饮食,定期去医院做乳房体检。


文海捞梦话育儿


一句话,如果哺乳妈妈在断奶后去美容院或各类养生机构,有人提出给您“排残奶”,那一定是想收您智商税的,您可以直接告诉他们:不必费劲忽悠!

想想下奶的办法,就知道排残奶有多忽悠

如果有妈妈们在产后住院期间或者月子期间请过催奶师,就会明白,催奶师在给我们下奶的时候,最主要的手法就是揉、推、捏、牵拉乳房等。

在我们努力追奶的路上,常常会听到医生或者是有经验的权威人士告诉我们,要想奶水多,就要让宝宝多吮吸,频繁吮吸。包括电动吸奶器在使用时,都会先进入按摩模式,然后才是吸奶,为的还是刺激乳房分泌乳汁。

这样一想我们就知道了,按摩乳房、刺激乳房,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乳汁分泌,而排残奶手法与之相似,最终起到的目的是什么呢?只会越排越多。

恰恰这时候,忽悠您排残奶的人就会进一步忽悠:看看还有这么多奶水呢,留在乳房里会有很大危害的!

哎哎哎,真是套路深似海,骗的都是咱孩子的尿布钱啊!


乳腺疾病和“残奶”,根本没啥关系

其实很多妈妈都是被“不排残奶可能会引起乳腺癌”这样的说法给忽悠过去的。

然而事实上,乳腺疾病的发生和排残奶根本没啥关系。国际和国内一些权威研究结果以及乳腺癌预防指南中,并没有任何一条提到乳腺癌的发生与排残奶有关。

近些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提高,一方面跟我们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方式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近些年来体检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更早,更准确的发现乳腺癌患者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反,如果真的乳腺有结节或肿瘤,却让非专业医疗人士随意按摩、排残奶,很可能导致结节破损,引起更严重的危害。

哪些做法能真正预防乳腺疾病?

其实,生完孩子后坚持母乳喂养,就是预防乳腺疾病的一个很好方式,这一点早已被认可。

另外,只要妈妈们能够在断奶之后,依然坚持每年定期体检,重视乳腺B超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就医诊治。平时在洗澡时也注意自己进行乳房部位的健康状况自查,也能做到早早发现乳腺疾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最后,健康饮食,规律作息,保持心情愉悦,也是预防乳腺癌和其他肿瘤的重要因素。


祝每位哺乳妈妈健健康康,顺顺利利断奶。警惕忽悠,拒绝交智商税。

我是小毛阿姨,关注我,获得更多专业母婴育儿知识和贴心育儿经验分享!

小毛阿姨聊营养


关于断奶后要不要排残奶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主张排残奶的那部分人认为断奶后残奶如果不及时排出,堆积在乳腺管内就会导致乳腺管阻滞不通畅,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乳腺的正常代谢,严重的话残奶会发酵变质,引起多种乳房疾病的发生,比如乳房肿块结节、乳腺炎,甚至有人称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其实,与其纠结这个问题,还不如让我们学习了解一下怎样尽量减少残奶。乳汁的分泌是由于按摩、推挤、吸吮刺激乳头,这种刺激反射到大脑神经中枢就会产生泌乳反应,反过来讲,如果停止对乳头的这些刺激,大脑泌乳调节中枢也就会慢慢停止泌乳反射,乳汁分泌就会慢慢减少直至停止。因此建议断奶应该逐渐进行,逐渐减少哺乳次数,直到完全停止,这样一来,宝妈和孩子都不会特别痛苦,而且可能还会避免残奶所带来的烦恼。

当然,断奶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乳汁的残留,少量的一般都会自己吸收,如果断奶后没有不舒服,那就不用担心,有些人断奶后会出现乳房肿块、发胀,这是断奶后经常会出现的症状,在体温正常,乳房没有疼痛红肿的情况下也是可以继续观察的,但如果出现体温升高,乳房红肿热痛,那就去医院寻求正规的诊疗,再次申明一点,残奶会导致癌症的发生这个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因为有残奶而恐慌。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答案是,不需要。

断奶后,乳腺管内的残留乳汁会被身体自行吸收,如果没有不适应症,不需要人为干预。

回奶后,乳汁完全被吸收可能需要几十天或者几年时间(这个因人而异),因此一定时期内能挤出乳汁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并不是说回奶后就立马回的一滴不剩了,毕竟乳房不是水龙头。


我们都知道,断奶后应该尽量减少对乳房的刺激,越刺激乳汁分泌越多,因此没事不要老去挤,很可能越挤越多,从而延长断奶时间。

不排残奶会导致癌变吗?


据资料显示,纵观国内外,在乳腺癌的风险因素中,从来没有提到过残留的乳汁会导致癌变。要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应该是定期进行乳腺检查,而不是排残奶!

那么挤出来的液体是什么呢?

正常情况下,挤出来的应该是乳白色或黄色的乳汁。因为回奶过程中,水分会逐渐减少,而脂肪比例在慢慢上升,所以乳汁会变成乳白色或黄色的粘稠状乳汁。

但是,如果断奶后分泌血色、咖啡色、脓水液体,这很可能是乳腺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就医。


断奶是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乳房出现胀痛涨奶情况时,可以适当排出一部分乳汁,感觉不胀不痛了就行,不需要完全排空,如果非要强行排空乳房,只会刺激乳房分泌更多乳汁,延长断奶时间。

简而言之,断奶后少刺激乳房、少吮吸、少按摩、少喝汤,乳汁会慢慢越来越少的。如果有任何不良症状,可以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处理,不要盲目听信养生保健会所的宣传。


佳佳妈妈聊育儿


作为一名专业的乳腺科医生,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不应该,不需要,没必要。也许很多人也知道,但是为什么面对大街上,或者是母婴店,育婴馆等形形色色的广告又动摇了呢?原因只有一个:别人的理由没那么让你信服,畏病心理。



哺乳期乳房的复归,正常情况下,随着离乳的完成,当最后一次哺乳结束以后,乳房不再有任何形式的乳汁移除,乳腺的分泌细胞功能逐渐消退,分泌细胞逐渐凋亡,通常来说40天之后,乳房便逐渐恢复到孕前的状态。而分泌细胞凋亡以后流出的空间逐渐被脂肪细胞代替,那么究竟多久以后,乳房中再也无法挤出乳汁了呢,答案是不确定的。不再哺乳之后,乳房中残存的乳汁是怎样变化的呢?



我们知道,无论处于泌乳的哪个时期,乳汁中的主要成分是水,离乳后,乳汁水分逐渐减少,乳糖和钾离子的浓度也同时减少,失去水分的乳汁含有脂肪比例越来越大,这时候排出来的乳汁会是粘稠的或牙膏样的,有白色,乳白色,黄色。刚刚也提到了离乳之后,分泌乳汁的细胞逐渐分解和吸收,残存的乳汁也被吞噬细胞所分解吞噬,消化掉了。因为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性,吸收或者消化的时间不等。之前在文献中看到一般情况下6月到1.5年,但临床中,我们常常看到两年后甚至3年四年有的妈妈还是可以挤出乳汁,其实这和离乳后的不断刺激有关系。



在持续产奶期也就是第八日到离乳完成,乳房的产奶是按照供需来进行的,只要乳汁从乳房中被移除,乳房就会认为乳汁被需要而继续生产,并且移出多少产生多少。这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理解,为什么离乳之后越挤越多,挤了还有。另外手挤奶对乳房本身也是一种刺激,刺激脑垂体分泌泌乳素,还要提到一点的是,不正确的手挤奶,排残乳,还会促进一些疾病的产生,比如乳腺炎,乳腺导管的损伤,或者原本的乳房包块由于长期刺激增大明显,甚至加速恶性肿块的增大,促进转移等。



即便移除以后乳汁不再受分泌机制影响不再产生,就一定能全部移出吗?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乳房的结构,就知道其实这种想法非常的天真。乳房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乳腺小叶构成。每叶有一个输乳管,在靠近乳头处输乳管扩大成输乳管窦,其末端变细开口于乳头。在乳腺内有不同走向的结缔组织纤维束,连接于皮肤和胸筋膜之间,对乳腺起支撑作用。 每个乳房内部大约有15-20个乳腺小叶组成,每个乳腺小叶由10-100个腺泡组成, 小乳管汇集成小叶间乳管,多个小叶间乳管汇集成一根整个腺叶的乳腺导管,又名输乳管。输乳管共15~20根,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汇集于乳晕,开口处在乳头。简单来说就像一个大树根,地面上虽然只是一个树桩,但是下面的分支,分支下面还有分支,有20级的分支结构,您觉得通过手挤奶或者通乳有办法移除全部的乳汁吗?答案是不可能的。



循证医学研究显示目前没有任何数据能说明残乳会引起癌变,综上而言,离乳以后不需要排残乳,而需要做的是每年至少定期检查一次。如果出现无明显刺激下产生的乳头溢液,乳房包块需要及时到专科医生那里就诊。关于美容院,育婴馆之类的机构再提排残乳的宣传的时候,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我是乳腺科王医生,一直努力为大家的乳房健康及母乳喂养保驾护航。一直努力,只为了您看见我。欢迎点赞和评论。给我您的小心心,我给您健康的承诺。


乳腺科王医生


我觉得可以排一下,以前我是没有听说过需要排残奶的,我喂母乳时间也不久,本来也是很少,有人提出要给我排时,我都觉得不可能有的,当时孩子已经18个月,断了母乳已经13个月,当那个浓稠的黄色液体排出来的时候,自己都震惊了,居然还有这种东西,不管产后中心或者美容院是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至少我是觉得那个东西在身体里面真的不好,就算没有乳腺疏通一下也是可以的。

女人花点钱怎么了,怎么了?也不是花多少,至于那么较真吗?如果,我说如果,如果有病变提早被发现也是好事。几百块,可能一场麻将也不够,女人,还是该对自己好点。


郫都区催乳师


经历过母乳喂养之后,还要过断奶的关。孩子痛苦,妈妈断奶一样痛苦。宝妈之间有种说法“断奶以后要把残奶都排出来,要不然残奶会变质,会影响乳腺。”这都是没脑子的谣传,断奶后并不需要排残奶!

断奶时,妈妈涨奶怎么办?

有过断奶经历的宝妈都知道,断奶的时候,涨奶的痛不欲生,丝毫不比当初下奶的痛苦少。当初为了哺乳,拼命的想办法催乳,乳腺不通畅,乳房会硬的像一块石头。但那个时候还有盼头,等着宝宝快过来吸吮一会。

断奶的时候,妈妈涨奶,如果涨的实在难受,可以用吸奶器吸出来一些。并且逐渐减少吸奶器的次数和频率。

比如,刚开始,可能一天需要吸两次,两三天以后减成一次,再过两三天就可以不用吸奶器了。同时,妈妈配合回奶茶,注意饮食,控制饮水量,很快就可以有效断奶。

断奶后,要不要排空残奶?

有过哺乳经历的妈妈都知道,宝宝把一个乳房吃空以后,妈妈会明显感觉到乳汁在不断积累。这是哺乳女性体内一种叫催乳素的刺激作用,是正常的泌乳反应。

如果断奶后,妈妈每次都要把残奶排空,在催乳素的作用下,乳汁会继续正常分泌。因为这是大脑下意识的作用,它可不知道是被宝宝吃空的,还是你自己主动排空的。

所以,排空残奶,反而不利于断奶。

至于那些什么“残奶会变质”的说法,根本没有一点依据。一个大活人,体内自动调节分泌的液体,只要你活着,怎么可能会出现变质的情况呢?

育儿,需要科学,育儿常识,不只是宝宝需要,爸妈同样需要了解!

我是多宝妈,国家健康管理师。专注健康育儿、实用育儿知识分享。欢迎关注、点赞、分享!

带娃的那些事


断奶不需要排除残奶,也不能自己排出残奶。

为什么?

1、要知道乳房产奶的原理

通过宝宝吸吮、吸奶器吸出、按摩手动排出都可以刺激到乳头上的感觉神经,这些神经就会将这种刺激通过神经系统传输给脑垂体,脑垂体就会分泌出泌乳素,泌乳素又会刺激乳腺分泌出乳汁。并且,刺激越多,产奶越多。

你想断奶,如果纠结残奶,想要排出来,那么就会越排越有,进而断奶不成功。



2、残奶可被身体吸收

有些谣言说残奶不排出来在身体里待久了会变质,会致癌。

其实,残奶并不会变质,它会被身体重新吸收掉,又变成身体的一部分参与新陈代谢的循环过程。

用心去爱,用爱育儿,我是宝妈,一个爱学习,爱总结,爱分享,爱交流的宝妈。育儿路上,我与你同行,共成长。


鸿妈说育儿


导读:怎么合理地断奶,要不要排奶,断奶期间不能吃哪些食物?

断奶要讲究方法,注意饮食,不然不但会引发乳腺炎引起高烧,下一胎也很开奶。


断奶前要选好日子,决定哪天开始断就要狠下心来。

但奶牛型宝妈奶水多完全不排也不行,所以拉开间隔排奶,要循序渐进。

断乳后,乳房的分泌会自然减少,但是在某种程度的分泌量减少之前,如果不排奶在乳腺中残留的母乳都会堵塞,甚至引起乳腺炎引起发烧。因此,断奶开始的1-2周不能偷懒。

断奶的前三天,奶水多堆积在乳腺里面会造成堵塞硬邦邦的,这个时候用冰毛巾冷敷,尽量不要排奶或者喂奶。不然大脑又会发出指令“奶不够,要继续泌乳”,这样就很难断掉。

断奶三天后如果涨得厉害可以把奶适量排出,如果3天内完全没有喂奶或排奶,乳房会慢慢把乳汁吸收回去,所以母乳的分泌量会逐渐减少。

这次排完后,一周后排一次,两周后再排一次,每次的间隔越来越长,大脑会判断“已经完全不必泌乳了”。

另外,断奶期饮食要严格控制,特别时前三天。

粗茶淡饭,尽量不要喝汤水,控制水分的吸收,控制糖分和油脂类的摄取,可多吃富含食物纤维的蔬菜,通便,排出体内的废物。

尽量不要吃以下的食物:

1.加工食品和快餐类的添加物多,易造成乳腺炎

2.肉类脂肪含量多容易堵塞乳腺

3.乳制品,牛奶、奶酪会促进母乳分泌的基础

断奶期如果出现褐色、血色、脓水状液体,表明乳腺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美妈很帅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8434d43a75073ab63842ed5413fb13f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