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明朝的滅亡罪名我不負責!

一,山海關悍將。祟禎對吳三桂恩寵有加。這位年輕的將軍據守遼西寧遠重鎮,獨守山海關全權負責軍政事務,又加封“平西伯”。這樣的殊榮和權利使得吳三桂為明王朝大賣氣力。

吳三桂:明朝的滅亡罪名我不負責!

崇禎五年,他隨父出征,剿滅孔有德叛亂立下赫赫戰功。崇禎十三年,他鎮守要塞,初創多爾衰,挫傷清軍銳氣。崇禎十四年,解救錦州之危。雖然吳三桂孤軍鎮守遼西,但是他屢拒清廷誘降。他威鎮山海雄關,如磐石塞路 ,使滿清人雖然覬覦大明江山但是無法逾越山海關。所以說,吳三桂是大明的忠臣良將!

吳三桂:明朝的滅亡罪名我不負責!

二,重要的時間節點。明清兩朝是改朝換代,因此明朝遺民就汙衊吳三桂是漢奸降將。但是,這樣的說法是故意忽略一個歷史的細節,即祟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兵陷北京,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盡,宣告明朝的大勢已去。吳三桂降清卻在四月二十二日,其時崇禎已死一月有餘。可見明朝是先滅亡的 ,此時吳三桂已無君可以背叛了。吳三桂在降清以後,奉天命所歸的清廷去雲南鎮壓永曆就更算不不上背叛了。

吳三桂:明朝的滅亡罪名我不負責!

崇禎自盡

三,降清的神“助攻”。明清鼎革之際,吳軍內外憂患。闖軍號稱百萬,滿兵十萬,吳三桂只有四萬。吳三桂只有聯合李自成才可以抗清,聯合清兵才可以平定李自成,形式很微妙。投降李自成是背叛崇禎,投靠清朝則是有負大明,橫豎不是好人。

在這緊要時刻,吳三桂做出的第一選擇是投靠李自成。但是闖軍在進入北京之後,四處抓捕降官,搶奪民間財物。當吳三桂在去北京準備投靠李自成的時候,收到了他父親遭到刑訊逼供親屬倍受凌辱,愛妾被人霸佔。面對這國仇家恨的,面臨著李自成大軍可能要進攻山海關之際,吳三桂才決定接引清兵入關。

與其說明朝滅亡於清朝,不如說明朝是滅亡於李自成;與其說明朝滅亡於李自成,不如說它是滅亡在自己的手裡。有吳三桂,洪承疇,祖大壽等能征善戰的武將鎮守遼東,還無法阻擋十萬清兵,只能說明了明朝的不可救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