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中的误区

钢琴教学中的误区(一)

我们在听钢琴大师们的讲座,或广大名家的大师课,听到最多的就是要求所有的老师,或琴童家长在学生一开始学习钢琴时就要重视音色,要不然会严重的影响到琴童的听力以及将来的发展。我可以这么说,这样的概念已经是渗透到非常多的同行心里去了。因为我看到太多的老师在跟第一节上课的琴童就在讲音色要如何如何,怎样怎样才能发出最美妙的声音。岂不知这是钢琴教学中最大的误区,说得不好听就是钢琴界最大的谎言。

大家都知道,钢琴是所有乐器中最容易发声的,正因为如此,更加要注重音色的正确,但绝不是一开始就需要强调。比如小提琴的学习,刚开始学习时能有好的音色吗?大家都把小提琴初学者拉出来的声音称之为“杀鸡”,且这样的“杀鸡”起码得杀一年之久。难道影响了他们最后对音色的概念以及所谓的发展了吗?除钢琴外,所有乐器在学习初期都有音色难听的阶段,但从来也没有影响到他们后来对音色的追求。

钢琴音色概念的建立与其它所有乐器一样,是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是一个音乐修养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不可能在初学阶段就能够解决好的,它是与手指能力以及控制能力提升成正比的,我们的手指就像小提琴的弓一样,练弓与练功,逐步形成和谐。

希望大家不要再被这个误区所误导,要求学生音色最后“美”到听不见。当然,就我一个人发出这样一个完全不同的声音是不够的,如果你真的了解钢琴教学法则,就和我一起呐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