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工厂”的头衔,要被东南亚抢走了?

作者 | 吴晓波

来源 | 吴晓波频道(wuxiaobopd)

前两天,有个朋友送了我两条牛仔裤,质量非常好,我翻看了一下厂标,想知道这条牛仔裤是哪个品牌生产的,结果看到了一行英文字母——Made in Cambodia,柬埔寨制造。

在1990年代初的时候,我买了生平第一条牛仔裤,香港制造的,当时售价是150元,相当于我一个月的工资。

过了10多年后,有一次我去菲律宾旅行,在它的首都马尼拉附近有一个非常大的商场,里面有成千上万的服装、食品和电子产品,这些商品的背后都有同一行英文字母——Made in China。

这行字母意味着进入本世纪后,中国逐渐成为了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到了全世界。

而到了2019年的今天,我居然穿上了一条Made in Cambodia的牛仔裤。所以30多年来的斗转星移,产业转移的潮流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1

中国的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产业转移是从2008年开始的,而到了2011年,产业转移逐渐成为了潮流。

在这些承接中国产业转移的国家中,东南亚是最重要的一个区域,其中越南的热度最高。

比如全球第一大运动鞋品牌耐克,2010年它在越南的产量就已经超过中国了。而如今,根据耐克官网显示,耐克目前只有18%的工厂设在中国大陆,大部分迁移到了东南亚国家,其中越南生产的鞋子占到了耐克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

再比如越南的电子产业,已经出现了区域产业群聚的趋势。

在越南河内,三星将设立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研发中心;在海防市,LG总共投资了15亿美元建造厂区,专门生产电视、手机和车载设备;而在胡志明市,英特尔、捷普、三星也纷纷建立了设备制造区。

而很多我们中国的企业,比如维珍妮、波司登、喜临门等,也纷纷把厂房迁移到了越南、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那么问题来了,以越南为首的东南亚国家,是否有能力完全吞下从中国转移出去的制造业,替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呢?

2

我们客观地分析一下,这些东南亚国家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有两个,第一是劳动力,第二是运输。

东南亚国家的共同优势就是年轻人口多,3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50%以上,而劳动力相比中国更为便宜。

根据越南劳动部的数据,一个越南工人的平均月工资在1500元人民币左右。而在缅甸和柬埔寨则是600元左右,相当于中国的1/3到1/8。

然后是海运,中国把服装、鞋子等货值较低的商品出口到欧洲、中东和非洲,就必须走海运,走海运就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需要在新加坡港中转和停靠,中国企业每年会为此支出一笔不菲的海运费用。

而东南亚国家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航线更短,拥有自己的港口,运输上的成本优势更为明显。

3

不过,东南亚国家的劣势也十分明显。

首先是供应链不完整,只有工厂没有生态,很多原材料、零件、机器等都需要从中国进口。例如,柬埔寨70%的出口商品是服装,而面料和配件还得从中国运过去。根据越南海关总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越南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是16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从中国进口的设备占到800亿元,从中可以看出越南制造业对中国的依赖。

这有点像80年代初中国的“三来一补”政策:原料、设备、技术从海外引进,然后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生产,再把制造出来的商品销售到其他国家。

其次是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而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最有价值的是我们拥有1.65亿的熟练技术工人,他们都接受了良好的职业教育,同时非常勤奋,有良好的纪律性。

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东南亚,还是人口更多的印度都没办法跟我们相比,而且在中短期之内都无法超越。

此外从总规模来看,东南亚国家的世界工厂能力跟中国还有很大的差距。越南统计总局和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8年越南的出口规模是2447亿美元,而中国是16.4万亿人民币。

但是从中长期来看,这些国家不管是人口素质、产业规模还是基础设施等问题,都会随着时间而解决,它们在某些品类的制造能力和规模上超过中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这是全球化产业转移的潮流。

同时,东南亚制造业近几年来的异军突起和中国工厂的迁移,也已经给中国制造敲响了警钟。我们会因此经受种种的阵痛,但同时也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腾挪出了新的空间。

拓展阅读:

“越南制造”正在动摇中国国本

今年一季度,越南吸引外资总额达108亿美元,同比增长86.2%,其中来自中国的资金占了一半,中资扮演着重要角色。中资企业在越南的投资情况究竟如何?记者一行三人前往越南的河内市、海防市和胡志明市等3个直辖市以及海阳省、隆安省实地调查。

在越南南北地区制造业重镇调查时发现,去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蜂拥而入;今年春节之后,中资企业在人工成本上升的同时,还出现了用工紧张的情况。

南迁企业骤增

工业园区两年“满园”

到达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济贸易合作区之后,从工业园区大楼望去,国内多家上市企业铭牌极为醒目,这里有中国电机行业龙头——卧龙电驱,国内最大的安全气囊生产商——华懋科技,中国电子元器件领军企业——三花智控,中国微电机行业龙头——大洋电机。

海防市工业区示意图

“园区招商速度比预期快得多,几乎每天都在接待国内的考察客户,一波又一波,应接不暇。”负责该合作区建设与开发的深越联合投资公司副总经理宋文坚表示,从以往经验来看,工业园区实现满园一般需要6年左右,但是去年1年,深越工业园就招商过半,今年可能提前完成招商,“我们计划扩大工业园区,正在与越南当地政府协商。”

在园区内,华懋科技越南公司总经理邹荣铭表示,“我们是2018年春节后,主动出来考察寻找投资机会。由于客户主要是美国通用和德国大众汽车,上游产业链客户在哪里,我们配套企业就要追随到哪里。2018年5月份正式签约入驻工业园,然后开始打桩基建,半年完工,目前越南公司招聘了50多人,正处于员工培训阶段。”

心情迫切的,不仅仅是华懋科技,还有更多企业也在瞄准越南。据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以来,共有60多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了对越南的相关投资,而2017年至2018年合计就有近20家企业发布公告。同期,越南接收的外商投资规模持续攀升,2018年度越南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到354亿美元。

距离海防市1800公里的胡志明市周边,也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一位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对记者表示,“2018年5月之后,许多中国企业家来所里咨询,希望能尽快在4个月内完成越南公司注册和落地。但是,这么短的时间,其实是很难完成的。”

在胡志明市周边,来自中国的纺织企业也在加大投资力度,甚至纷纷用“越南迎来纺织产业黄金十年”来形容这一发展进程,华孚时尚、天虹纺织、鲁泰和百隆东方等大型纺织企业都在越南大幅增扩产能。

低关税低税率

成最大竞争优势

投资越南最看重的是什么?在记者越南走访调查过程中,出口零关税和低税率已成为中资企业投资越南的关注重点。“从越南出口欧美日的纺织品,很多都是零关税,省下的关税都是利润。”健盛集团越南公司总经理吕建军说。

从关税角度看,越南已形成了相对庞大且成熟的自由贸易体系,中国企业为规避贸易壁垒加大对越投资已经渐成趋势。

特别是在2019年之后,越南多项新的对外贸易协定生效,越南对外贸易出口关税优势正在进一步凸显。

2019年1月,《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CPTPP)在越南正式生效。2019年底,欧盟与越南预计将正式签署《欧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两大协议对于越南制造业出口来说,都是巨大利好。根据协议,越南的出口关税将大大下降,而欧盟削减99%的税目关税。

相对于欧美对中国的关税水平,欧美对越南多数产品征收的关税低得多。这对于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企业来说,仅关税减免一项,就能带来丰厚的利润。

除了低关税外,越南本土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不容小觑。位于越南南部隆安省的华孚(越南)实业有限公司,就在享受越南给予的“四免九减半”税收优惠。按照越南政策,对于投资额达到3亿美元,或者年销售额达到5亿美元,或者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以上的企业,实行“四免九减半”的特殊优惠政策。

显然,在双重激励之下,产业跨国转移的热情大大提升,特别是以出口美国市场为主的企业更为明显。

从越南出口统计来看,今年一季度美国是越南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出口总额达130亿美元,同比增长26%。

来自贸易数据公司Panjiva的分析报告显示,从行业来看,美国零售商家具、家电和轮胎等商品,由中国向越南转移订单的情况比较明显。如家得宝以及宜家家居等零售商从中国进口家具减少13.5%,而由越南进口攀升37.2%;汽车轮胎方面,美国减少从中国进口28.6%,而从越南进口暴增141.7%。

投资爆棚的另一面

土地爆炒用工荒冒头

随着外商加速在越南投资建厂,越南劳动力成本、土地厂房租金等都在快速上升。宋文坚表示,“这里的租金价格基本上和国内一线城市工业园区差别不大了,基本维持在每平方米4美元。”

投资越南已有两年的牧高笛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开设在越南的子公司——天野户外(越南)有限公司,就选择了相对偏远的越南海阳省金城县富泰工业区。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危小姐表示:“2017年我们来的时候,厂房租金每平方米2.2美元。现在的租金已经上涨到了2.8美元。涨得非常快。”即便如此,从企业反馈的情况看,大多数工业园区普遍处于满负荷运营状态。

越南北方厂库租金在上涨,而越南南部土地租金也在飙升。记者从胡志明市周边省份的多个工业园区了解到,当地地租从2015年的每亩30美元,上涨到了目前的100美元,涨了2倍多。

劳动力成本上涨速度也不遑多让,目前越南工资已经比2014年高出约50%。2019年越南第一区域的最低工资标准折合人民币每月1237元。越南员工实际到手工资有多少?从走访的多家企业调查来看,工厂员工月平均工资水平在2200元至2400元,企业普遍预计越南劳动力成本在7年后将与国内持平。

越南已经开始出现用工荒的苗头了。”危小姐表示,很多新设工厂在选址上,重点考虑的就是招工问题。以前贴个广告就能招到人,但是随着工厂增多,招工难度也在上升,企业不得不前往偏远地方招聘,而工资上升的局面仍将持续。

这一切,仿佛就是过去40年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过程的重演,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像。

-End-

本文来源:机械社区

近期热点文章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巨变国旗如何生产的,全懂的真不多!因为看错了一个标注,公司赔了百万违约金该怪谁?中国汽车工业沉浮70年

机床产业迷思录|高端失守、中端争夺、低端内战干货|液压27个基本回路动画演示机械、电气、气压和液压四大传动方式对比,动图完美展示

日本又获诺奖的启示:幼年兴趣,且一生只做一件事

机械设计的再好,你没有装配好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