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借钱”打仗,强开克里米亚战争,真的取得胜利了吗?

前言

克里米亚战争是沙皇俄国争夺黑海控制权的重要一步,在这一战中也是赌上了俄国的国运的,因此克里米亚战争也成了俄国不得不赢的一场战争。其实面对奥斯曼低国的强大海防,沙皇俄国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完全突防并夺取黑海的控制权,可俄国高层还是决定要坚持作战,这给俄国造成了高昂的的代价,最终俄国虽然取胜可在经济上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不仅备受通货膨胀的困扰,还不得不偿还高昂的战争贷款利息。

俄国利用贷款坚持完成了战争却给经济留下了难题

早在拿破仑横扫欧洲时,奥斯曼帝国就暗中支持法国攻打俄国,其实奥斯曼帝国的高层也很清楚早在18世纪末,俄国的扩张就对奥斯曼帝国构成了巨大威胁,所以必须尽快削弱俄国,以防止俄国继续向黑海地区渗透,在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入侵俄国时,奥斯曼帝国也趁机占领了克里米亚以及乌克兰南部一些地区,可到了拿破仑战败以后,这批军队却并没撤走。

俄国企图与奥斯曼帝国争夺黑海的控制权时,拒绝了不少国家的调停,而在调停矛盾当中,奥地利起着关键作用,当俄国宣布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后,奥地利大使还是企图调解的,可是眼看着俄国的战争情况不利所以也开始借贷给俄国以维持俄国现有的利益,不过仅仅依靠贷款的战争将引发巨大隐患,这也是奥地利大使希望沙皇尽快接受调解协议的原因。

虽然俄国借助普鲁士,奥地利以及瑞典的战争贷款暂时完成了战争,也在后来与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停战协议,可是俄国由于基本都是借助的战争贷款,所以在战后经济上恢复上出现了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在战后还款上俄国出现了还款逾期而造成了多国的谴责,这也使俄国的国家信誉受损,最终只得以大量物资来抵债,可依旧杯水车薪,这一经济上的难题导致了俄国经历了三十年的困难生活,也是成为俄国后来频频发生革命的根本原因。

战争结束之初虽然俄国希望利用二十年内还清这笔贷款,可是奥地利与普鲁士的矛盾激化造成了军事上的竞赛同时也要求俄国提前还款,这样一来俄国就不得不利用物资暂时抵债,同时扩大国内增税,加重税收,这样来增加国家收入。可即使增加大量的税收俄国依旧距离还款有很大一段距离,这也是后来俄国出现汇率跳动的根本原因,所以俄国的通货膨胀在战争结束后便开始非常严重,最终成为压垮俄国经济的助推器,当然这也与俄国高层没有积极透过外交渠道来争取自身的生存空间有关。

奥斯曼帝国采用经济围堵的方式对抗俄国

表面上对抗宣布结束了,可事实只是在战争上的冲突结束了,而在经济上的对抗还远远没有结束,经济上的对抗以奥斯曼帝国联合英国对俄国采取经济封锁开始。

因为俄国依靠贷款完成了战争,战后急需恢复经济,可俄国的工业生产水平落后,所以在一时半会根本无法还清贷款,而奥斯曼帝国也希望能从经济上重伤俄国,减少俄国继续向黑海南部渗透。

奥斯曼帝国联合英国开始对俄国进行制裁,不仅在必要的出海口封锁俄国舰队,还在商品贸易上限制了俄国的出口,让俄国经济雪上加霜,进入了欧洲公敌的状态。俄国拖欠战争贷款使得欧洲舆论上认为俄国在国家信誉上的问题已经危害到欧洲各国的国家利益了,因此英国在调停俄国还款问题时也不断抬高还款利息,并迫使俄国停止向黑海南部扩张。

由于英国在俄国战后还款上的不断加息使得俄国进一步通货膨胀,俄国则不得不大量印发钞票的同时也试图通过发行金币来遏制通货膨胀,但最终还是没能遏制俄国的通货膨胀。俄国的货币开始出现大规模通货膨胀,使得俄国经济一落千丈,不得不再次向英国求援,而英国之所以愿意协助俄国走出经济危机,主要还是看到了普鲁士的威胁,普鲁士统一德意志以后对英国构成了更加直接的调整,这也使得英国不得不保证俄国有最基本的军事能力,同样法国也不愿意看到俄国在克里米亚一战中就彻底失去了军事能力,所以维持俄国经济水平也主要在于利用俄国来遏制后来普鲁士扩张的一把利器。

俄国自身经济调节失利造成了大规模通货膨胀

除了有奥斯曼帝国和英国等国的经济干预外,俄国自身的经济条件政策失利是重要原因。虽然俄国在发动克里米亚战争时期依旧是以封建制度为主体的国家,但在产业上却早已进行了工业化改革,然而这并不能让俄国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它与欧洲中心的距离依旧很大,早在拿破仑横扫欧洲之时,就有意先进入亚洲入侵波斯,可法国当时的工业化改革就已经显露出工业改革与经济改革的重要性。正因为法国在生产方式上优于俄国,所以在入侵俄国初期,法军屡屡取胜,后来也是在法军补给上出了问题,这才导致俄国有了取胜的机会,不过自信心爆棚的俄国并没有当时立即进行改革,而是继续自身的封建化发展,也是直到克里米亚战争才彻底惊醒俄国。

克里米亚战争后进行农奴制的改革根本原因还在于俄国的生产力水平太低,另外便是金融调整策略的失败,早期俄国可以利用大量粮食资源以及军火设备来抵债可以缓解与奥地利的冲突,可是俄国寄希望于英国的调和,并希望英国大量购买粮食的情况下来还清奥地利的欠款,

可是俄国在与周边国家还款存在争议后便开始大量印刷钞票,这也是引发通货膨胀的根源,因此在战后调节经济的决策中,擅自大规模征税和超量印发钞票也是俄国自身陷入困境的一大决策性失误。

虽然俄国企图通过快速印发钞票来解决还款问题,可是随着俄国的货币贬值,导致社会动荡,因此生产也受到致命影响,表现在俄国农奴起义的过程中,其贵族也反感政府做出的经济决策,这也间接推动了俄国的农奴改革,可是在此之前俄国的经济决策始终围绕着如何还清战争贷款而来可最终却引发了国内严重通货膨胀,俄国利用扩大外资水平来降低超发钞票的影响,可实际上随着俄国货币的雪崩,迎来的是俄国经济结构的重组,外资的大量引进实际也是通过捆绑外国货币来阻止本国货币的继续贬值,这一招早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就用过而且非常之有效,它迅速控制了法郎的贬值,而如今它又控制了卢布的快速贬值,而它们都是通过捆绑英镑汇率实现的。

俄国试图在出现通货膨胀后救市也是一种亡羊补牢的办法,救市以后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俄国的通货膨胀也不仅仅是政府超发钞票造成的,更严重的是俄国在工业领域的落后造成了产业结构单一,出口商品价值低,因此俄国的通货膨胀本质就是脆弱的经济结构上不断卖力抽取财富,导致社会产业结构恶化,最终引发了大规模通货膨胀。

结语

俄国自身经济发展落后是客观事实,至少在当时占据富饶之地的奥斯曼帝国似乎没有可能输给俄国,双方最终都还是签订了停战协议,结束了这场战争。而俄国在战后利用盲目扩大征税来快速还清战争贷款,这也让俄国原本就脆弱的社会环境更加动荡不安,可深究其原因依旧是俄国不能做到改变发展模式来快速还清债务,而不是将危机直接转嫁给人民,随后在扩大征税不能有效增加国库收入时,俄国选择了超印钞票这种暴力解决的手段,这样一来就导致了通货膨胀的迅速扩张,最终使得俄国社会陷入了经济困境,在人民积蓄被掏空的前提之下,俄国高层依旧认为只要能还清债务就能维持国家正常运作,可殊不知人民被掏空后的结局更可怕。


参考文献:

《俄国经济改革史》

《欧洲金融变革历程》

《克里米亚战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