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为何有着很强的苏联情怀?

近年来,通过梳理外媒资料,普京对苏联的评价逐渐趋向正面,特别是对苏联重要领导人斯大林的评价,

普京并不像最初时的对半分析,而是直呼“老爷子”,而且负面评价已经很少了。

普京本身就是一个有着苏联情怀的人,但苏联解体普京无法阻止,后来普京执政时有时苏联有过负面评价,也是为了迎合西方以及俄罗斯国内亲西方的人。但现在普京不需要迎合任何人,正面评价也不用瞻前顾后了,因为俄罗斯已经与西方撕破脸,在西方的制裁下,俄罗斯很难受。


普京为何有着很强的苏联情怀?


普京对苏联评价恢复正面,并非因为普京要回到苏联时代,只是苏联留下的遗产对俄罗斯帮助很大,可以说帮助俄罗斯在制裁中挺了过来。那么苏联留下的哪些遗产,俄罗斯还在受益呢?

一根楔子

苏联时期的一些战略之所以能在俄罗斯继续发挥作用,除了民族确认这一政策外,再就是苏联时期以俄罗斯为主导的战略。但这些战略,更多的体现在地缘上。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有一块飞地叫加里宁格勒,此地位于波罗的海边上,被波兰和立陶宛夹着。这是一块弹丸之地,但对俄罗斯很重要,现在加里宁格勒成为打入西欧“一根楔子”。


普京为何有着很强的苏联情怀?


关于加里宁格勒的由来,我们可以从网络里搜索。此地本是德国的起家之地,二战后被苏联占领,然后并入苏联。在苏联时期,本来加里宁格勒距立陶宛很近,而立陶宛也是苏联加盟国,但苏联并没有把加里宁格勒委托给立陶宛管辖。

立陶宛虽然是苏联加盟国,但这个国家并未与苏联紧紧捏在一起,在苏联强势领导之下偶尔会出现反抗情况,更不要说今后苏联衰弱之时。不得不佩服苏联的战略,苏联不仅没把加里宁格勒委托给立陶宛,而且在此地移入大量的俄罗斯人。而且把加里宁格勒建成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现在加里宁格勒的军事部署,连波兰西欧都害怕。

俄罗斯独立后,加里宁格勒依然归俄罗斯,而且加里宁格勒对波兰及波罗的海三国威慑作用。不得不说这是苏联战略所带来的。如果苏联那时按领土远近归属,恐怕俄罗斯不会得到此地。


普京为何有着很强的苏联情怀?


一个半岛

除了加里宁格勒,还有一块地方不得不说,此地就是克里米亚半岛。有人会说克里米亚半岛是乌克兰的,其实克里米亚半岛一直是俄罗斯领土,为了夺下克里米亚半岛,在黑海找到出海口,历史上俄罗斯帝国付出两代沙皇的努力。

即使苏联成立后,克里米亚半岛也是俄罗斯的。斯大林再强势也没把克里米亚半岛送给任何一个加盟共和国管理。

从地理位置上看,克里米亚半岛与乌克兰离得很近,即使斯大林也没把克里米亚给任何加盟国管理,斯大林依然以俄罗斯为主体发展的。但赫鲁晓夫继任后,因为他在乌克兰任过职,就随意把克里米亚送给乌克兰管辖。

乌克兰与俄罗斯关系很紧密,在苏联时期,俄罗斯人就反对,但无济于事,不过也没看出来有什么妥。但苏联解体后,这种矛盾就出现了,俄罗斯想要,乌克兰不给。直到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才回到俄罗斯。


普京为何有着很强的苏联情怀?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克里米亚这么顺利就公投回俄罗斯?

其实克里米亚居住了大量的俄罗斯人,这也是斯大林的功绩,当年克里米亚的鞑靼人大都被迁移出克里米亚,分散到苏联其他地区,直到赫鲁晓夫上台后才迁回一部分。

在克里米亚的俄罗斯人不愿留在乌克兰,因此公投才以绝对票数通过。所以这一点,普京最应该感谢苏联。如果没有苏联当时的移民政策,恐怕克里米亚很难再回到俄罗斯。

苏联时期,为了防止各加盟国闹独立,苏联向各加盟国迁移了大量俄罗斯人。很多加盟国都俄罗斯人居住,这对于俄罗斯是有利的。现在波罗的海三国对俄罗斯有仇恨,不排除俄罗斯利用三国内的俄罗斯人进一步分割波罗的海三国,也会搞乱三国。可以预想到,俄罗斯会以维护俄人安全为由出兵。

乌克兰东部已经事实独立,就属于这种情况,这里有大量俄罗斯人,也有乌克兰人,但却是俄语区,即使乌克兰人也对俄罗斯有感情。

苏联时期战略及政策,对俄罗斯来说十分有利。


普京为何有着很强的苏联情怀?


一个港口

我们所说港口,实际上是苏联在叙利亚的一个海港,这是苏联时期唯一一处位于地中海的海军基地,此地虽然是海外之地,但同样对苏联很重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度淡化对这处海军基地的使用,直到普京上台后才重新启用。

叙利亚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应阿萨德政权的邀请出兵叙利亚,有人说这是俄罗斯维护其在叙利亚的海军基地。其实有这个因素,但也是俄罗斯深入中东的一个重要跳板,如果苏联时期这块海军基地丢了,俄罗斯连出兵的理由都没有了,即使有也不会像现在出兵名正言顺。


普京为何有着很强的苏联情怀?


现在俄罗斯借助叙利亚,实际上已经在中东有很大的话语权。而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海军基地,可以辐射整个地中海。俄罗斯这一基地,让土耳其很恼火,但又很无奈。

俄罗斯可以利用叙利亚,继续向中东渗透,如今利比亚、也门也有俄罗斯人进入。看上去,在中东地区土耳其很活跃,实际上中东还是美俄之争,土耳其就是一个参与者,迟早被美俄排挤出去。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