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一篇通讯,建立衡阳铁路博物馆的第一声

2020年9月29日,广州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广州铁路企业号”推出一条消息:《衡阳铁路博物馆正式落成,镇馆之宝先睹为快》。

读完这条消息,我感觉如从一个梦中醒来。这个梦,已经整整做了十年了,在今天,终于实现了。

此时此刻,在欣喜之后,我想起了十年前写的一篇通讯。

时间回溯到2010年,我在衡阳铁路生活服务公司办公室做主任干事。当时,公司股室里的干部多是衡阳铁路子弟出生,我父亲也是老衡阳铁路职工。由于这个原因,在一起闲谈的时候,就会经常提到衡阳铁路的历史和遗留的一些铁路遗迹。大家对衡阳铁路的前世今生都有一些了解,对衡阳铁路的发展变化更是非常关注。

而衡阳铁路,当时也确实值得关注,它有着不一般的历史。从1936年9月粤汉铁路穿越衡阳大地开始,已走过70多年的风雨,曾经是粤汉铁路管理局和衡阳铁路管理局的所在地,留下了厚重而充实的铁路文化,特别是遗存了众多的文物,写就了辉煌的一页。在新的世纪里,紧随着中国铁路大发展的步伐,又正在加速崛起。衡阳铁路,不仅已经成为中国铁路历史的重要一章,而且,还将在未来中国铁路史上写下更加精彩的篇章。

可以说,衡阳铁路,已经成为了中国铁路特别是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的一笔珍贵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时光的侵蚀和保护工作的滞后,特别是随着衡阳经济的发展和铁路建设的推进,许多铁路的老建筑都面临被拆迁、被改造的命运。同时,随着铁路改革特别是运输布局调整、站段合并,原保存的铁路文物也在流失。如果不抓紧抢救和保护,在不久的时间里,很可能会逐步遗失而去。时不我待,衡阳铁路文物亟待抢救、发掘和保护。

在一次与一个同事谈到衡阳铁路的历史时,他提出了建立衡阳铁路博物馆,整理、挖掘和保护衡阳铁路文物的思路。因我在单位负责文秘工作,平时喜欢写点通讯报道和小散文,他就建议我来写一篇这方面的文章,争取在报纸发表,向社会发出一个呼吁。

听了他的话,我感觉很有价值和意义,当即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我花了一周的业余时间,查阅了大量有关衡阳铁路的资料,还采访了当年健在的原在粤汉铁路管理局机务处做过绘图员的衡阳铁路供电段离休干部吴绍萱(已于2020年初去世),然后写出了一个5000多字的通讯稿《衡阳铁路文化,衡阳文化不可欠缺的篇章》。稿件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衡阳铁路在中国铁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二是衡阳铁路文物日渐消减,亟待抢救与发掘;三是建立衡阳铁路博物馆,整理和保护铁路文物。在文中,较为全面地记叙了衡阳铁路一路走来的70多年历史,第一次提出了建立衡阳铁路博物馆,整理、挖掘和保护衡阳铁路文物的建议。

当时,我正受聘为衡阳晚报的特约记者,就打算把这个稿子在衡阳晚报上刊登,发出衡阳铁路文化宣传的第一声。不过,当时对于能不能建成衡阳铁路博物馆,我认为难度太大,几乎不太可能实现。但作为一名衡阳铁路人,还是非常希望做成这件事情。所以,也就不管干不干得成,先写篇文章再说。

记得是2010年10月底,我把电子文稿通过网络邮箱发给了衡阳晚报社。不久,接到了衡阳晚报记者周明韬的电话。他觉得题材不错,约我见了一面,核实了有关情况。接着,根据晚报发稿要求,他对文稿做了一些修改。具体是哪一天,我现在找不到报纸,也记不清日期了。大约是11月初,通讯以《衡阳该建铁路博物馆了》为题,署他和我的名字在衡阳晚报三版全版刊发,第一次在媒体提出了建立衡阳铁路博物馆的建议。随后,我又给他提供了《衡阳铁路职工积极支持衡阳铁路博物馆建设》、《尽快收集衡阳铁路文物》等4篇消息稿,署他和我的名字在衡阳晚报上做了连续报道,掀起了一波衡阳铁路的宣传声浪。

当年11月,我把该稿发给广州铁道报。大约是2011年1月初,经报社编辑修改,《衡阳该建铁路博物馆了》一稿,在广州铁道报《南方列车》周末刊二版以《衡阳铁路往事》为题发表,在路内媒体也第一次发出了建立衡阳铁路博物馆的声音。

衡阳晚报和广州铁道报关于建立衡阳铁路博物馆的稿子刊登出来后,在衡阳铁路地区造成了较大的反响。本来,对建立衡阳铁路博物馆,已经成为很多衡阳铁路人的共识。一些铁路离退休的老同志,经常聚在一起谈论这个话题。看了报纸上的文章,他们奔走相告,纷纷表示支持建立衡阳铁路博物馆。

更没有想到的是,此后,一些热心的衡阳铁路职工,开始为建立衡阳博物馆积极奔走,多方努力。而在这之后,我也写了多篇宣传衡阳铁路的文章,为推动建立衡阳铁路博物馆加油鼓劲。其中《行走在衡阳铁路之间》、《衡阳火车西站,那凝固的抗战硝烟》,以整版篇幅在广州铁道报刊登。《衡阳,留存在历史深处的铁路遗迹》、《衡阳,铁路的精彩篇章》、《衡阳早期铁路建筑群列入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衡阳湘江公铁大桥往事》、《走近衡阳苗圃大树,寻找铁路足迹》在人民铁道报发表。《衡阳城的铁路记忆》在衡阳日报推出。《衡阳火车站里的老站房》、《黎明前,衡阳地下党在战斗》、《这里,有一条百年钢轨铺成的专用线》在《人民铁道网》刊发。《衡阳火车西站,那凝固的抗战硝烟》一文还荣获了湖南省图书馆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二等奖。

最后,在广州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和衡阳市人民政府的共同重视和领导下,经过路地上上下下各方面的努力,衡阳铁路博物馆终于正式落成了。我原来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在十年的期待中,竟然实现了,真是可喜可贺。

无疑,衡阳铁路博物馆的建立,将为广铁集团、衡阳市、为全路也为我们的国家留存下中国铁路历史上这一页难忘的篇章,不仅将为衡阳铁路人提供一个参观和休闲的地方,也将建立起一个衡阳铁路的文物收藏展示、宣传教育的公益性文化场所,打造一个爱国爱市爱路爱广铁的教育基地,将激励当代衡阳铁路职工及衡阳市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无愧于铁路人和衡阳人的贡献。

作为一个普通的衡阳铁路员工,为了建立衡阳铁路博物馆写了几篇宣传文章,我不知道这些文字有没有产生推动和促进作用。但不管怎么样,我都认为自己尽了一份绵薄之力,深感此生有幸,无上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