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想儿子了

落花生

妈妈来电,说田里的花生可以吃了。没有用药,比菜场买的要好。桃子熟了,专门留了一筐,再不回来就和梨子一样,只能送人,要不烂了可惜。

妈妈想儿子了。。。。。

妈妈的鱼塘

这压根算不上河,塘不大,每年村里面大河放鱼苗的时候,妈妈总会要一些放到这塘里面。塘边,妈妈总会养几只鸭,说是立夏的时候,她的孙子们可以有鸭蛋吃。我们童年的时候,立夏有斗蛋的习惯。上学的时候,带着奶奶煮的鸭蛋,在学校门口的石头上,两个蛋对撞,破的那一方就没蛋吃了。那时候有一只蛋吃是无比幸福的事情,我一般总会放口袋,时时拿出来闻闻香味,第二天才舍得吃。弟弟的蛋基本不要到学校就输给别人了。不过,我吃蛋的时候,他会盯着看我吃,所以,一般我每年立夏只能吃到半只鸭蛋。


妈妈的稻田

我喜欢站在稻田边远眺。也不知道看什么,也许是享受这宽广的绿。也许是享受这迎面来的带着绿的微风。风摇稻秧,沙沙的,好像是等妈妈检阅。她们是妈妈的兵,她们是妈妈的孩子。看到长势好,微笑会荡漾在妈妈脸上。妈妈走在稻田里,喃喃自语。记忆中,童年一年只有一次吃饭的机会,廿(读念)四夜,还是萝卜息子饭。萝卜息子比米多。妈妈说,她那时候的愿望就是能给我们好好吃一碗纯白米饭。但对于成分不好的我家,难上加难。富农的人家只能喝玉米憨子粥!


妈妈种的生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生姜价格高了,妈妈会每年在韭菜田边上种点生姜。留着过年做馒头馅用。


妈妈的韭菜地

韭菜,是每年必须种的。每年清明、七月半老家习俗是要包扁食的。祭祖。馅儿一般韭菜为主。小时候,田都是集体的,只有祖屋四周是国家允许的自留地,可以自己种点粮食。屋多的自留地就大,我家三间草房,几乎没什么自留地,种韭菜就变成一种奢侈了。扁食馅,奶奶都是用麸子放锅里炒,好年成了才可以滴几滴油,然后包成扁食。很香很香。。。。。。


妈妈的香荷芋

老家的香荷芋是很出名的。中国重点推广的品种。可惜产量低。我喜欢吃。妈妈每年都要种些,一直吃到过年。芋头好吃,种却很辛苦,为了保证芋头的长牙率,要每隔几天到田里把主根旁长出的支根用土填实。老家话叫:搭边荷。夏天,在芋头田里面,最麻烦的就是层层叶子挡住,不透风。闷、热。妈妈每次下田都会烧一锅薄薄憨子粥,放田边,可以解渴、充饥。


妈妈的花生地

老家的花生在中国历史上是有名的,他和我们市场上的山东大花生不一样。米粒小,色红。南京夫子庙有一种小红花生就产于此地。我们喜欢称油果儿花生。特香。可惜产量太低。现在已经很少种植了。

妈妈一直坚持种,就为孩子们自己吃。

妈妈是个闲不住的人,也是看不得闲地的人。有点空地她都要种点什么。屋四周,豇豆、扁豆、红豆等等,特别番瓜,好多好多。村里面几乎都不要买蔬菜了。


妈妈的小楼

我兄弟两个,奶奶在世的时候就规定了。老大虽然长年不在家,但一定要留三间祖屋给他。这样有个根,不管什么时候,想回来都可以。后来妈妈在旁边盖了三间楼房,说是怕他的孙子们在城里面住惯楼房,回来不适应。妈妈决定盖栋楼房。自己设计,自己规划,自己喊瓦匠,自己督工。没人感觉到妈妈一字不识。这栋楼是村里面最早也是目前少有的框架结构楼房。前些年,我整体装修了一次,每个房间都装了空调系统。但妈妈只有我们回去才肯开空调。


祖屋

这是奶奶指定给我的祖屋。前年年夜饭的时候,我当全家的面宣布:不管什么时候,老家的房屋不允许分家。在外面各人奋斗的归各人,但祖屋永远是大家的。每年过年,不允许出去旅游,必须回家。那天,妈妈多喝了一两酒。


墙上,妈妈种的葡萄。

墙上,妈妈种的葡萄。等着儿子们带着孙子们回来采摘。倒是高兴了邻居的调皮孩子。嘴里甜甜的喊着“大奶奶”,眼睛盯着葡萄。妈妈笑着说:去摘吧,那上面最红的不能摘,留给我们家槐儿、洋洋、念念回来吃呢。【槐儿、洋洋、念念是她的三个孙子】‘


妈妈种的苹果树还有梨树

妈妈种的苹果树还有梨树、枇杷树、桃树、柿子树、枣树。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每天都要巡视几圈,怕村里调皮孩子偷摘。这是留给她的孙子们吃的。


妈妈修的水泥路

家后面是条小路,妈妈视田为命。为了儿子回家方便,匀出自己宝贝疙瘩 似的田,修了这条水泥路。就这样还和修路的吵了几句,说压路机压倒她几颗青菜了。


妈妈栽了很多银杏树

房子四周,妈妈栽了很多银杏树。当初是想给儿子们娶媳妇用的,后来说留给孙子。这几年银杏价格一落千丈,妈妈一直念叨:种银杏不如种花生。留什么给孙子娶媳妇呢?


妈妈种的花

妈妈说,老家比城里好几百倍。城里面洗衣服,洗碗就那么一点地方。在家洗衣服,一条大河任你洗。洗碗,把水泵一开,就像城里洗车一样,多好。种花吧,城里面,阳台那么点地方,还没有老家吃饭桌子大的点地方。在老家你可以弄个花园。

家乡的小学,占地二十多亩。买下了,给妈妈做花园,里面还有一条河,妈妈养了不少鱼,孩子们回来可以钓鱼、抓鱼。


我的妈妈

一个没上过一天学的农村妇女。一辈子只知道劳作的农村妇女。一个全村人大事小事都喜欢和她说说的农村妇女。一个影响我一生的,妈妈!她说:你们在城里,我守着家,我苦点,你们回家了,热腾腾的饭菜立马可以端上桌,可以有吃,还能带点土产走,多好。她说:你们在外面好好工作,家,我守着。这样,你们回来,就不会像其他人家,冷锅冷灶,没有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