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博望区丹阳镇:以心换心,按下征迁“加速键”

“我们董塘村地处宁博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规划的核心位置,现在正在拆迁的是官山路一期项目,涉及土地面积74.9亩,涉及群众征迁户30户。通过前期的广泛宣传,大部分群众都比较支持,能够主动配合。”博望区丹阳镇董塘村党支部书记童其双说。

官山路项目征迁从3月份底开始,预计5月底完成签约。征迁背后,凝结的是征迁干部的汗水和心血。征迁干部们用脚步丈量进度,用真心换取民心,赢得的是广大群众和党员同志的理解与支持。

党员带头签约,争当征迁“带头人”

“我是党员,我必须带头签字。如果党员都不签字,那群众的顾虑就更消除不了了。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要做好示范。”有着20年党龄的陶传飞爽快地在拆迁协议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陶传飞一家是博望区丹阳镇董塘村官山坳自然村有名的党员家庭户,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党员。这次征迁中,陶传飞家是官山路项目的预征对象。1984年,陶传飞父母亲花费多年积蓄,亲手建设的小二楼得到街坊领居的羡慕与夸赞。如今,虽然年代已久,但一家人对老房的感情深厚。在得知征迁消息后,陶传飞母亲不舍离开居住35年的小宅,坚决反对征迁。但是考虑到征迁项目事关宁博一体化示范区的长远发展,于是陶传飞父兄三人轮流上阵做母亲的思想工作。最终达成一致。

群众主动签约,争做政策“拥护者”

郭其英家同属官山路项目的预征对象,正处征迁红线内。

“乡镇领导和村干部加班熬夜做工作,连饭都顾不上吃,他们耐心细致地给我讲解征迁政策,以心换心地帮我分析未来的发展形势,让我深受感动。”郭其英家是第一个积极响应征迁号召的居住户。工作人员第一次上门谈话的时候,就签订了房屋征收意向书。郭其英告诉记者,指挥部在征迁工作启动之前就入户摸底,做好宣传工作,并及时将摸底过程中群众反应的困难和问题在征迁工作还没有正式开始之前就交办解决,消除了她的后顾之忧。

她不仅自己积极配合,还主动做邻居的思想工作,和多年的老邻居约定好搬进安置房后再续邻里情。

征迁工作人员真抓实干,当好群众“大管家”

在征迁工作中,为了让群众签得放心、签得明白,征迁小组工作人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斗争精神,发挥“5+2”、“白加黑”的工作作风,在吃透政策后,不厌其烦地向群众讲解征迁政策,帮群众算好经济账、生活账、未来账。

“只要是征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我们会第一时间去解决,尽全力帮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征迁小组工作人员鲁超说。

征迁进程中,博望区丹阳镇把群众利益放在心头,以心换心,以情交情地真挚交流,做好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