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彭总喊人直呼其名,只叫邓华同志,后来有个人也叫同志

1950年12月1日,寒风横吹,干冷干冷的。

邓华和洪学智到彭总办公室,研究敌人后撤时我军各部如何行动的问题。彭总正在看前方报来的战报。他满脸笑容,非常高兴,把战报往桌角上一拍,说:"打得太好了!"

韩先楚

邓、洪一看,是韩先楚报来的38军的战况。

洪学智说:"38军立了大功了。"

邓华说:"多亏38军了。"

洪学智

洪学智又说:"第1次战役他们没打好,受了老总的批评。这次战役憋足了劲儿,要打出一个样子来。这支部队,有一种不服输的战斗劲头儿!"

彭总笑眯眯地说:"确实是一支过得硬的部队,我们要通令嘉奖他们!"

邓、洪走后,老总就喊杨凤安:"喂,你再给我拿过韩先楚的报告来。"

杨凤安立即又把报告放到老总桌子上。

杨凤安

老总又看了一遍报告,就亲自拿起毛笔起草给38军的嘉奖令:"梁、刘(西元)并转38军全体同志:此战役克服了上次战役中个别同志的某些过多顾虑,发挥了38军优良的战斗作风,尤以113师行动迅速,先敌占领三所里、龙源里,阻敌南逃北援。敌机、坦克各百余,终日轰炸,反复突围,终未得逞。至昨(30日)战果辉煌、计缴仅坦克、汽车即近千辆,被围之敌尚多。望克服困难,鼓起勇气,继续全歼被围之敌,并注意阻敌北援。特通令嘉奖并祝你们继续胜利!"

彭总写完后,对杨凤安说:"给邓、朴、洪看看。"

邓、朴、洪看了嘉奖令,杨凤安准备发出。彭老总又说:"你把稿子拿过来",杨凤安把电文稿递给彭老总,彭老总接过电报底稿,不假思索,又写了一行字:"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

"行不行?"老总兴奋地问杨凤安。

"太好了!"杨凤安对彭老总的赏罚分明,非常敬佩。

彭总一扬手:"拿去给邓、朴、洪看看。"

杨凤安去找三位领导时,只找着了邓、朴。

左二为朴一禹

朴一禹这时住在大榆洞,是联司的副司令员。他在延安时,还获过毛主席的模范党员称号呢。

邓和朴看完了电报稿,找不到洪学智,杨凤安就把电报底稿送电台了。过了一会儿,彭老总又问:"他们都看过了?"

杨凤安说:"洪副司令有事出去了,没找到。"

老总问:"电报呢?"

"送电台了。"杨凤安回答。

抗美援朝场景

彭总不高兴了,说:"赶紧去电台把电报稿拿回来,给洪副司令看后再发。"

"我马上去拿。"

"哎,"老总又交代说,"以后再起草了这类电报,让他们都看了再发。"

杨凤安郑重地回答:"我明白了。"

杨凤安忙到电台拿回电报稿,找到洪副司令,让他看过后,才发了出去。

彭德怀

电报发走后,彭老总很激动,在室内兴冲冲地来回地走,又喊杨凤安:"把邓、洪叫来。"

邓、洪很快就来了。

彭总说:"我想呀,入朝以来,38军既有经验又有教训,可以在38军召开一个现场会,你们的意见呢?"

邓和洪相视而笑,说:"同意。"

彭总说:"两次战役说明了一条,敌军的装备虽然是优势,并有制空权、制海权,但是我军只要有两点,一是灵活的战役指挥,二是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两点密切配合,完全可以打败敌人!"

邓华说:"老总说得好!"

彭总的情绪非常高涨,说:"10月4日,在中央开会时,反对出兵的人不少啊,林彪追着主席的屁股,连声说,要慎重呀,要慎重呀!好像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你一惹它,它就会与中国宣战,侵占东北,让蒋介石进攻大陆,刚刚得来的胜利就会毁于一旦。现在怎么样?啊?"

邓、洪也都很高兴。

老总未等邓、洪说话,又说:"你们看看西部战场,军隅里,三所里,新安州以东,德川以西,在这个广阔地带,美、伪军逃命时丢弃的坦克、汽车、大炮、各种军械和军需物资、罐头、饼干,应有尽有,漫山遍野!说明了什么?"

邓华说:"美国人战术太差劲儿。"

洪学智说:"美国俘虏说,中国军队打仗太不正规,掐头,截尾,斩腰,太难对付了。这样作战,历史上从未见过。"

"我们当然不会按美国的战斗条令去打了。"彭总笑了,说:"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军事艺术,日本学不到,蒋介石学不到,美国也学不到。因为他们进行的战争都不是正义的。他们的士兵从根本上就缺乏勇敢不怕死的精神!两次战役证明,在敌我装备悬殊的条件下,我军力求夜战、近战,大胆迂回、包抄、分割,进入敌之纵深和后方,有重点地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和火力,逐股歼灭敌军。两次战役说明,在渗入敌人纵深处,或迂回敌后的条件下,对美军白日作战仍是可能和必要的。未出国前,讲这些作战原则,还比较抽象。现在大家都看到了。对美国这样的作战对象,就应这样打。所以,我考虑在38军开个现场会。让各部队都很自觉地学习掌握这些管用的经验。"

"这个想法好呀,老总。"洪学智很赞成。

"看来朝鲜战争短期结束不了,"邓华对彭总说,"总结经验教训,很有必要。"

"你们两个同意的话,就通知韩先楚吧。"彭总说。

邓华说:"也通知各军。"

彭总说了声"好"。

邓华

邓华又说:"我和老洪也去一下吧。"

彭总一摆手,"你们两个在家,我去。"

邓、洪听了,都感到惊讶。

负责彭总安全的洪学智着急了,说:"老总呀,你可不能去呀!"

老总瞪着眼睛,问:"我怎么不能去?"

洪学智说:"大榆洞到38军驻地200多公里呢,要通过球场、价川、军隅里交通枢纽部,沿途天上有敌机轰炸,地下到处都是敌人撤退时埋的地雷,很不安全呀!"

"你们去安全不安全?"

"我们可以去,我们与老总不同嘛。"

"什么不同?"

"老总的安全关系重大呀!"

"什么重大,我死了,你们照样打胜仗。"

彭老总在抗美援朝战场

"不行,不行,说什么也不行。"洪学智连连摇头,说:"老总是统帅,不能去冒这个风险。这样吧,我代表你去。"

"我用你代表?"

邓华笑了,说:"老总呀,老洪说得对,你不能去。中央军委已有电令,要我们保证你的绝对安全。要去得请示中央。"

"别小题大做。"

"那不行,这是大事。"

邓华和洪学智的态度越来越坚决。彭总最后妥协了,说:"我被你们捆得身不由己了,好吧,我不去了。"结果邓、洪二人又争了起来。邓华对洪学智说:"你是管司令部的,还专门负责彭总的安全,你不能去。"

洪学智说:"你是第一副司令,要协助彭总指挥,你不能离开。"各说各有理。

最后,彭总拿了个意见:"邓华同志去吧。麦克阿瑟吹的牛皮,吹破了。正在狂怒时候,命令远东空军不分昼夜轰炸扫射,来解他心头之恨。邓华同志,你一路行车要注意安全!"在朝鲜,彭总称其他领导都是直呼其名,只有称邓华要加一个"同志"二字,以后陈赓来朝鲜,也加"同志"二字。他与陈赓在湖南省军阀部队中时,是在一个班。对洪学智副司令,在正式场合,直呼名字,在非正式场合,比如下棋,则呼"洪麻子"。称解方为"小诸葛"。这些称呼都有一层深刻微妙的含义在内。从他以后使用这些领导上就可以看出。

杨迪

邓华从彭总房间出来,即到作战室,告诉杨迪随他到38军开西线各军作战会议。要杨迪立即通知38军作准备,通知各军12月5日拂晓前到达军隅里以东10公里处38军军部,并要38军转告韩先楚副司令;通知38军于4日晚到5日晨沿军隅里以东要派出调整哨,要准备一个安全的地方开会。

文/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