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观察】走别人走过的路,虚心学习,扩大优势

这款酒的口感怎么样,不同人有不同看法,不做评论。但就产品定位和市场切入方式而言,着实可以给

“粱大侠”点个赞。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某一产品火了之后,经常会有人一拥而上,贴上同质化严重的标签试图复制模式,如模仿“江小白”“x小妹”

今天要说的“粱大侠”,其实跟“江小白”也有着不少羁绊,只不过它另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从一大批模仿者中脱颖而出。

01

上一个让人记住的白酒——江小白

要说粱大侠,得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江小白。

几乎没有一款酒能像江小白这样,横空出世,短短几年时间就遍及全国各地。

大街小巷,有人喝酒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江小白的身影。

江小白的火爆,离不开

铺天盖地的广告精准的市场定位

创始人陶石泉希望打造中国白酒年轻化潮流的品牌,于是他把目标放在了年轻人身上,整个市场定位完全围绕着年轻人展开。

价格适中,度数适宜,广告以学校周边为主,所有的举措目的都很明确。最为关键的是,推出了符合年轻人心情的广告文案。

我把所有的人都喝趴下,就为了和你说句悄悄话

愿十年之后我还给你倒酒,愿十年之后我们还是老友

我就想没羞没臊的对你好,看你没心没肺的笑

三杯两盏淡酒下肚,思念穿肠,谁又禁得住。

这也难怪江小白一推出,就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

02

同门师兄弟——粱大侠

粱大侠的创始人傅治纲,与江小白的创始人陶石泉,都是出自于金六福酒业。

傅治纲用了5年时间,就完成了从管培生到全国一线品牌市场总监的华丽蜕变,成为公司内最年轻的高管。

傅治纲有着浓厚的武侠情结,一直想做一款有情怀有江湖味道的酒。35岁那年,他辞去了百万年薪的工作,创业推出了“粱大侠”——粱代表品质,大侠代表情怀,希望粱大侠能成为年轻人奋斗路上的同行者。

粱大侠的市场定位也是瞄着年轻人。

“不是年轻人不喜欢喝白酒,而是白酒从里到外,都太传统了”——傅治纲

辛辣,古板、传统、浮夸,是很多年轻人对白酒的固有认知。

傅治纲决心好好改善白酒的口感。他多次拜访中国国家评酒大师,向他们请教专业意见;上市前期经过数百人的酒体测试与调整,让粱大侠的口感得到了广泛认可。

短短2年时间,傅治纲就将粱大侠做到了估值5亿。

与江小白侧重营销不同,傅治钢打造粱大侠的关键,在于餐饮终端建设上。

自创立以来,粱大侠进入了全国数十个省会城市,覆盖了数百个县区市场,建立了数十万家餐饮终端。与此同时,粱大侠还通过“江湖酒馆”和“江湖酒友会”培养了大量的以年轻人为主的忠实粉丝(颇有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感觉)。


03

破局

国内中低端白酒一直都是处于略混乱状态,而高端白酒则始终处于“

茅台+五粮液”双寡头的格局。

虽然低端白酒没有完全形成垄断态势,但是新人想进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自由竞争会导致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引起垄断。垄断一旦形成,就会形成对内部人有利的规则。外边的人想进来,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破局

无论哪一行业,其发展都与整个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科技变革是最常见的打破垄断的契机。十几年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异军突起,打破了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巨头的联手封锁,进入了社交通讯领域;超市集团恐怕也想不到,阿里电商的出现,会改变整个社会的消费习惯。

文化倾向也影响着各个行业的发展。整个社会的文化风气以及用户群体的喜好,也将通过市场影响到企业——“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

江小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打动年轻人的心,是因为它满足了年轻人们的情感需要:我有很多故事,我有很多话,我有很多情愫压在心底,我想跟你说,但不知怎么开口。

粱大侠起步比江小白晚,有着后发优势,因为它走在江小白刚刚走过的路,江小白在前面已经做了不少教育市场、教育用户的工作——不少年轻人已经认可了白酒进入他们生活当中。

粱大侠也有着江小白没有的优势:它有很多忠实的粉丝,有着较为完善的餐饮终端,有着被认可的口感。

于消费者而言,无论哪种产品最终都要回归本质,而白酒的本质永远只能是口感。

-THE END-

更多财经趣闻,敬请关注

You have to be out to be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