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任何事情都可以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布局

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最后阶段有一个细节不知道你注意没注意到。华夫人对着唐伯虎说:你这个臭小子你来我们府上就是为了秋香。

唐伯虎说:不错,我早在进府的时候就已经说明了。每句话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我为秋香,我早就把来意告诉你们了,是你们不看到而已啊哈哈哈。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唐伯虎在开始阶段就已经经过详细的策划和精心的布局,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我为秋香。

而接下来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而做出的手段。


什么是布局,简单点说,就是提前配置好相关人,事,物,有规律,有条理,有步骤的行事。布局的过程,就是庙算,演算,换算的过程。

布局的时候,你还必须考虑到这个局中需要哪些人,事,物。这些人,事,物,分别实现什么目的,有什么作用?

布局的关键是:确定好目标,然后从目标出发,反向推演,步步链接,倒推资源配置,倒推时间分配,链接战略战术,链接方法手段。

然后把实现目标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人、事,物,各项工作,各个节点,各相关因素以及完成时限等等都充分考虑进去,直到当下,然后再正向制定方案,细化流程,明确完成时限,责任到人,落实到事,执行到细节。

比如唐伯虎的最终目的就是进入华府得到秋香。目标确定了以后开始反向推演,一步一步细化流程。想得到就要秋香就得和秋香有很多次的接近机会。

想要有多次的接近机会就要有机会见到秋香。想见到秋香就要首先进入华府。经过事先的布局和反向推演,唐伯虎的大致方向就不会错了。

剩下来的就是一步一步去执行了,遇到问题一个问题就去解决一个问题。中间遇到的任何人和事都会利用现有的资源一一解决,如果没有资源就想办法通过别人来间接去实现。


影片中的唐伯虎确定目标后就想尽一切办法混进华府。为了得到怎么进入华府的消息,不惜一切代价去和一位漏水的船夫请教,边说边下沉哈哈。

但这一切对于唐伯虎来说一切都是值得的。得到了船夫的指点最后两人合作,上演了一出卖身葬父的好戏。过程也是有惊无险。

当遇到比他更狠的人出现的时候,唐伯虎利用身边一切资源(一个小强)最后成功击败了第一个对手,成功完成了第一步的计划。

进入华府以后为了接近秋香,施展了平生所学。因为刚进入华府作为最低等的下人平时是很难有接近秋香的机会的。之前有一个帮忙拿风筝接近秋香的机会,可惜没有把握住。

正在唐伯虎一筹莫展之际,来了几个毛贼。此时唐伯虎眼前一亮,接近秋香的机会有一次来了,这次一定要抓住。最后以自己被抓的代价成功的又一次接近了秋香。

这就是提前布局的好处,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放过任何机会,只要有一点希望都会去全力以赴的去尝试。

接下来唐伯虎在被审问的过程中谎称自己与唐伯虎有仇,以自己的架子鼓才华吸引了华夫人及丫鬟们的注意。也就此时秋香稍微对唐伯虎关注了一点点。

到此计划的第二步算完成了。


下一个目标就是多次接触秋香的机会了。通过这次的事后唐伯虎被升为华王爷的高级伴书童。这也让唐伯虎的府中的地位进一步的提升了,为继续接近秋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就在此时意外突然发生了,也打乱了唐伯虎的计划。那就是宁王突然带着对穿肠和夺命书生以及手下前来为难华王爷。为了自己得到秋香的计划,必须出面挽救华王爷一家。

这才有了唐伯虎对对子逼得对穿肠吐血的精彩一幕,也有了不惜露馅代价重新快速的画了一幅名画的经典时刻。最后也终于逼出唐伯虎不得不暴露真实武功来震退夺命书生的精彩打斗场面。

通过这一系列的经历,唐伯虎有了更多机会接触了秋香,也打动了秋香。以至于秋香在释放唐伯虎的时候说了一句:我爱你。

事情发展到了这可以说唐伯虎的目的达到了,但还剩下最后一个目标,那就是迎娶秋香。要想达到最后的目标还差最后一步,打退夺命书生的二次复仇,减小华夫人对自己的仇恨。然后光明正大的迎娶秋香。

后来经过激烈的打斗,终于打死了夺命书生,救了华夫人一家,也终于得到了华夫人的认可。但没想到华夫人在最后的迎娶关头还设下了重重考验。这一次终于激怒了唐伯虎,为了达到最后的目标使出平生所学,终于通过了考验迎娶了秋香。

其实经过我这么一说你再看一遍电影的一些片段,你就不会觉得那么无厘头了。搞笑之中蕴含深刻的哲理,带给人们启迪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这部电影带给了我很多启示。当你有目标的时候一定提前做好布局规划,然后逆向推演一步一步去实现。当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要知道利用手里的一切资源。

当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要想到周围有哪些资源可以为自己所用,不惜一切代价完成自己的目标。同时也说明了平时你的所有准备都是有用的。

都说周星驰的电影不懂得人看的是搞笑,但懂得人看,却能体验到深刻的哲理以及人生智慧。好电影的意义就在于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看都能解读出不一样的道理。

这是我的解读,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