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名少年接连遇害,尸体却神秘消失,凶手冷笑:他们都在鸵鸟肉里

引言

人性的善和恶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关于人性的思考我国自古有之,《荀子·性恶》中提出了一种观点“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但是《荀子·大略》中也曾提到“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结合来看,荀子虽然认为人性本恶,但也指出应教导人远离本性,走上从善之路,从目的而言这种主张是引人向善的。

01

善良的品质尤为宝贵,因为能够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为和谐,也因此古人中不乏大家教导人行善,但也存在一些人并未能够抛弃心中的恶意,没能保持一颗善心,最终走向罪恶的泥潭。在云南就有一件骇人听闻的案子,11名少年接连遇害,尸体却神秘消失,凶手冷笑:他们都在鸵鸟肉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2008年,不少有孩子的云南昆明家庭十分紧张,因为当地出现了不少孩子失踪的案件,失踪的孩子年龄不等,在12到22岁间,都是青春烂漫的年纪,本该享受美好生活,最终却遭到了毒手。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孩子并非在荒郊野外失踪,而是在闹市区、人流密集之处,这样的情况着实让家长们担心不已,因为不知凶手潜伏在何方,担心下一刻就会失去至亲。

02

对于家庭而言,孩子就是家庭未来的希望,也因此多数家长都很紧张,害怕噩运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云南警方也有着很大的压力,这件恶性事件造成的影响不俗,上级的关注和老百姓的担忧都是促使他们快速破案的动力。在日夜奔走追踪,多方调查取证之后,警方将目标放在了一个叫做张永明的人身上。

但是在逮捕他的时候,警方在他的房间内却找不到孩子们的尸体,在警察的质问下张永明吐露出一个残忍的真相,他笑称他们都在鸵鸟肉里,这是何等的残忍冷酷?连续残杀11名少年,张永明的行动很难让人接受,另外关于尸体的处理方式也让人毛骨悚然,为何他有着这样的心理呢?其实还需从张永明的过往经历说起。

03

实际上在这次连续杀人事件之前,张永明就因为故意杀人在1978年入狱,缓期两年执行,但因他在狱中表现很好,死缓变成无期,之后又获得多次减刑最终结束了牢狱生涯,在1997年出狱。

张永明出狱后和邻居们没有正常的社交,总是很少出门,还成了剥夺青年美好人生的刽子手,在杀人之后残忍碎尸,将一部分放在鸵鸟肉中售卖,甚至自己食用了一部分。

恶魔张永明

在侦破这件案件时,警方遇到的阻碍很多,因为线索实在太少,唯有通过巨大工作量来弥补,终于不负当地老百姓的日思夜想,让案件水落石出。对于警方而言,将背后凶手揪出绳之以法,是对职业的尊重也是对公民负责的态度,即便是掘地三尺也不想要放过罪恶,经过重重排查,张永明没有逃过法网,而他的所作所为受到了严惩,让人拍手称快!

总结

张永明的家庭充满悲剧,他的爷爷、母亲和哥哥都曾经杀过人,这样的环境确实对他有影响,但是没有选择善意,终究让他犯下滔天大错并走向末路。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苦难,但是如果能够秉持着心中的善良,为铸就美好而努力,将会获得温暖的回馈。

不应在遭遇打击时将命运交给邪恶,这样不仅对自己不负责任,还会造成他人的利益损失,应坚守善意。

参考文献

《荀子·大略》

《荀子·性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即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