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繁时节分享一个蜜蜂的育种“黑科技”——杂交育种

浓情三晋,农村老李——李天景,山西临汾古县人。40年养蜂,借此公号分享养蜂经验,帮助更多人,助力三农发展。

杂交育种是培育蜜蜂新品种的其中一项可行性方式。一般情况下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品种作为育种的素材,来进行杂交育种。当然,培育周期长,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实践努力,以此才可能培育出区别于原素材且能稳定的遗传品质的新品种。

蜂农李天景

基于笔者多年来的培育尝试,现分享几点关于新品种的培育的重点要素,包括前期的育种目标甄选、注意事项以及育种方案的试验。

育种素材的选取

我们都知道,如果是纯种单一的育种只需要选取一种或一个类别的品种素材。而杂交的话,我们就涉及到多种品种素材的需求。因此,我们在培育新品种之前应该明确育种目标,即对新品种的指标要求和对蜂种的种性的透彻了解。

李天景的蜂场

培育技术的创新

一般来说,我们所收集到的育种素材纯度并不是太高。纯度不高的杂交亲本,它的配合力不会太强,因此产生的效果也就不太理想。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前期的育种素材甄选一定要严格,对素材进行纯化,通常有效的方法就是近交,需要建立几个高纯度的蜜蜂近交系。根据育种素材的数量和试验蜂场的规模,用纯度较高的蜂种组成对应规模的近交系,方便筛选。用组合对比试验的方法,考察各杂交组合的有关的经济性状和生产性能,具体内容应根据前期制定的育种目标和育种指标而定,选出符合育种指标要求的杂交组合,那么此类组合就可作为需要的创新类型。

性状固定

当我们甄选出所需要的育种素材类型蜂种后,从杂交的第二代开始,再次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杂种蜂群,培育出蜂王和雄蜂,进行杂种间的繁殖。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代都要进行经济性状和产量以及对后代品质保障的选择,进行同属性相配,尽量使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对蜂王进行近亲交配,以此保证遗传基因的稳定性。

蜂箱

种群的扩大繁殖培育

对于扩大,一定要及时增加种群的数量。因为只有在种群达到一定的规模时,才能形成品种,也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时,才能长期的保存新品种,同时扩大繁殖培育的规模,达到理想化的生产经营指标。

注意事项

当我们在培育出新品种后,需要对种群扩繁殖时,一定要对试验蜂种和素材进行对照,是否达到前期的育种目标,新品种的产能和性能指标是否在预期。如果各项要求及指标都满足后,方可扩大规模。注意多做记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损失。

以上就是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总结的关于蜜蜂杂交育种的一些方式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内容系真实再现,文字图片均作者原创,图片现场拍摄,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