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僵硬、疼痛、头晕...身体出现这些信号,小心得上颈椎病

广告

每年到了年底,李东和他的同事们就进入了高强度的工作状态,经营电商生意的他们都在全力以赴地迎接大量订单,虽然今年的收益不错,但身体却出现了问题。

30多岁,原本正当年轻气盛,但李东没有想到在奋斗了5年后,自己离原先那个意气风发、活力四射的状态越来越远。经常头晕难受恶心,脾气变得火爆。

为了解决颈椎不适的问题,李东买来了颈椎枕、按摩仪来缓解疲劳,但似乎没有多大效果。

和李东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吴满林,今年才22岁的他发现颈椎不舒服已经有1年多了。吴满林在李东的团队里负责销售和运营,每天使用电脑和手机的时间不下十个小时,在双十一高峰期间,每天低头工作的时间能够达到十七、八个小时,他表示,长时间低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学时。

手麻、肩酸、浑身不得劲儿,为了解决问题,吴满林也购买了数百元的颈椎治疗仪,每天坚持使用,但效果一般。

和吴满林不同,37岁的电商客服刘冰感受的则是身体种种奇怪的不适。比如低头就会出现头晕,后背经常疼痛等症状。

在这个平均年龄30多岁的团队里,几乎每个人都表示身体出现了各种奇怪的症状。杨晋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从事骨科临床治疗工作近30年,近年来他明显发现来就诊的颈椎病患者增多了。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低头族越来越多,颈椎病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才有得疾病,而越来越年轻化了。

有资料显示,如果按一个人的头部5公斤计算,当你低头看手机时,通常呈60°角,由于重力和杠杆作用,颈部肌肉要承受约27公斤的重量,相当于一个7岁孩子、两三个大西瓜或者60本书的重量挂在脖子上。

在这种承重下持续玩手机,很容易出现肌肉损伤,产生脖子僵硬、疼痛、头晕等“手机脖”症状,久而久之,就会造成颈椎病。

颈椎病不仅会造成颈背疼痛、上肢无力、下肢乏力、手指发麻、头晕、恶心、呕吐、行走困难、视物模糊、吞咽困难、心动过速,甚至还会造成富贵包、高低肩、长短腿、脸部歪斜。

甚至还会累及心血管系统,或引发“颈源性心脏病”、引起猝死。

丁香园与《健康报》社联合公布的《2019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颈痛排在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疾病第一位。青少年和上班族患颈椎病的人数陡增,30岁以下患者所占的人数比例比30岁到50岁的患者高出了22%。

35岁的小路是一位‍‍动漫设计师,每天低头研究手游是他的兴趣也是他的工作。原本他对于颈椎病病没有任何防范意识,但2个月前,父亲路万山紧急实施了一次颈椎手术,通过颈椎后路单开门进行椎管减压,并且在椎管侧块固定螺钉。

经过父亲的这个事件,小路对于颈椎保护有了意识,自觉把低头俯视变成了抬手平视,但令他担心的是,他才8岁的儿子,也加入了低头族。

杨晋才主任告诉记者,大多数低头族感受到的颈背疼痛只是背部肌肉劳损,只能算是颈椎的病而不是颈椎病,只有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颈椎出现了器质性病变,出现了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才能说是颈椎病。

但从颈椎的病到颈椎病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如果年轻时不尽早防治,到一定程度造成颈椎退行性病变时就不可逆了。

53岁的刘炳学有连续十几年落枕的经历,每年都能落枕四五次,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年前他发现严重手麻,到医院检查时被查出颈椎病,而且颈椎已经压迫到神经,必须手术,他选择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进行微创手术治疗。

为刘炳学实施微创手术的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孙凤龙,他是国内较早引进并开展微创外科技术的专家,擅长用微创技术来治疗膝关节炎、腰椎间盘和颈椎退变性疾病。孙凤龙研究的微创内镜治疗颈椎疾病及腰椎间盘突出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孙凤龙主任也表示,近年来来就诊的年轻颈椎病患者数量也增长了20%左右,和他有一样感受的还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中医骨伤康复科主任医师宁煜。

几十年来,宁煜主任一直致力于研究脊柱骨关节病的中医临床诊治及肌肉骨骼疾病康复,在他看来,通过针刀、脊柱调整和一些有效的康复训练也可以有效预防与治疗颈椎病:

颈椎保养法一:俯卧撑加

找一块桌子,将双手支撑在桌沿处,身体保持一条直线,进行俯卧撑动作,这个动作可以激活前锯肌。

颈椎保养法二:回缩肩胛骨

坐在椅子上,然后把肩胛骨的下角往下往里回缩。

颈椎保养法三:顶球

将瑜伽球用额头顶在墙面上,然后慢慢左右来回旋转。

颈椎保养法四:拉绳

用双手将一条弹性带撑开,然后用额头抵住,做对抗动作。

调查中记者发现,中医治疗颈椎疾病的方式并不少,其中针灸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

王军,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擅长用针灸治疗颈椎腰椎病。今天,李东也慕名来到这里,进行颈椎治疗,王军主任给他的治疗方案是针灸加上埋耳豆。

埋耳豆也叫“耳针”,它是将中药王不留行,用医用胶布膏药贴在耳廓上相应的穴位上,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达到可以防治相应疾病的效果。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疼痛诊疗中心,一种特制的小竹罐也被用来治疗颈椎病。

刺络竹罐,采用特制小竹罐,与活血化瘀、祛风通经络等数十种中药材同煮,经过特殊的注药工艺和反复煎煮,让小竹罐充分吸收中药成分。

在穴位刺络后,小竹罐们以强大的吸力吸附在皮肤上,经透皮使浸润在管壁内的中药成分进入体内,直达筋骨,吸出淤、寒、痰,达到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的效果。

除了在医院接受正规治疗,记者在网上也发现了很多热销的颈椎治疗仪器,其中有按摩型的、有锤打型的、有牵引拉伸型的、也有电刺激型的、有电动的、也有手动的,还有各式各样的颈椎枕、颈椎康健仪、那么这些产品是否能治疗颈椎病呢?

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杨晋才:

“这些产品对肌肉劳损状态肌肉的恢复有一定作用,但如果以这些仪器作为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手段,我们是不赞成的。”

杨晋才主任表示,最有效的颈椎病预防方式就是根据背部肌肉的走向进行科学锻炼,他推荐的颈椎养护运动方式是游泳。另外,在平地站立进行小鸟飞也可以达到防治颈椎病的效果。

现在网络传播出的各种颈椎保健方法也不少,其中一个悬空上吊的老太太让人咋舌。那么,这种所谓有效的颈椎操真的管用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孙凤龙:

“像这位阿姨把颈椎悬吊成这种状态,去做牵引治疗是非常危险的,我们知道有一种骨折叫绞刑架骨折,这种骨折就是因为悬吊颈部,而导致的颈二椎体骨折,严重的可以导致截瘫,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套肩颈保健操吧:

预备式:左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掌根下按。

第一式:单提肩。

第二式:双提肩。

第三式:单转肩(左前右后)。

第四式:双转肩(向前)。

第五式:开合肩。

动作简单易学易练,时间证明这套肩颈保健操,能够疏通经络,有效减轻肩颈疲劳,缓解肌肉僵硬,对肩周炎和颈椎病变,有一定疗效,还可以改善因颈椎病变导致的头晕头痛,大脑供氧不足,睡眠质量下降等不适症状,对长期伏案人群的肩颈职业病具有良好的改善和治疗作用,是一套非常适用于各类人群的健身项目。


播出通知

2月26日19:28央视财经频道CCTV2《消费主张》播出《当颈椎病盯上“低头族” 你该怎么办?》,次日16:29重播,敬请关注!


CCTV2

周一至周五

19:28播出

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