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司机刘悦峰赴济捐献造血干细胞

(YMG全媒体·大小新闻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遇福运 摄影报道)4月23日上午,烟台市第53例、龙口第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刘悦峰赴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欢送仪式,在龙口市卫健委会议室隆重举行。欢送仪式结束后,刘悦峰在龙口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启程前往济南捐献造血干细胞。

客车司机带女儿赴济捐献

“很荣幸成为我市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因为这预示着,又一名患者得到了生的希望。”刘悦峰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的捐献,他觉得和一次普通的献血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刘悦峰称,他很感谢红十字会能够提供给自己一个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机会,这是一次弥足珍贵的缘分,他可以用自己微不足道的付出来延续他人的生命,改善他人的生活,这是他一直追求的。“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我还会毫不犹豫的去做,因为爱是一盏灯,越黑暗的地方越光明,而照亮别人的路,就是璀璨自己的人生。”刘悦峰表示。

刘悦峰是龙口市黄山馆新村新安小区居民,今年43岁,是一名客运司机。2013年,他在朋友、龙口市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胡东光的影响下,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今年2月,他接到了中华脊髓库山东分库的电话,得知有一名患者急需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生命,刚好他和患者初次配型成功。“问我是否有意愿捐献?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刘悦峰告诉记者,接下来就是高配检测,让人欣慰的是高配成功了!这可是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的概率,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缘分。

刘悦峰称,其实很多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认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自身存在一定的风险,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其实跟平时的献血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时间更久,程序繁杂,对身体素质要求更高而已。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人正确认识捐献造血干细胞,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列中。毕竟,多一个人加入,就多一份希望。

“我的爸爸非常棒,我要向爸爸学习。”欢送现场,刘悦峰12岁的女儿刘子仪告诉记者,爸爸是自己的榜样,她很佩服爸爸能去救人一命。这次她将陪着爸爸一起到济南捐赠造血干细胞,全程照顾好爸爸。


我市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53例

“去年5月,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我市已经成功捐献的44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烟台市见义勇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先进群体’,今年我市将对刘悦峰等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进行表彰。”烟台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尼安宁介绍,据公开资料介绍,我国有400多万名恶性血液病患者挣扎在死亡的边缘,每年有3万名白血病患者黯然离去,而这其中有50%以上是儿童。拯救他们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移植造血干细胞。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机率为万分之一甚至更少。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越多,患者获得配型成功的机率就越高,获得新生的希望就越大。这个人可能是你、是我或是我们身边的某个人,那些不幸的患者,正殷切等待着我们爱的奉献。

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能力,可从手臂静脉外周血中采集,如同平时献血采集成分血一样简单、安全。捐献造血干细胞不损害健康,却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无遗传病、传染病史的常住居(村)民,只要愿意帮助那些在生死线上挣扎求生的血液病患者,就可以到当地红十字会报名登记、统一采集。参加报名的志愿者,须征得家人的同意和支持。

截止目前,全市共有14568名捐献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53例、实现器官捐献286多例、角膜130例、遗体116例,挽救了600多名重病患者的生命,使200多名眼病患者重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