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消亡的企业竞争力

李远荣

企业拥有竞争力,活着才是硬道理!


一、消亡在了过去

过去企业之死,人们说法很多,争论不休。其实也就那么四种死法:胆量之死、经验之死、关系之死、资源之死。

胆量之死

A企业老板是60年代的一位高中生,凭其胆量捞到了第一桶金,十余年时间里公司仅凭老板胆量决策,形成了所谓的集团化、多元化。老板们非常喜欢并赞誉他的胆量,但是企业发展到第16个年头时死在了跨界的项目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经验之死

B企业老板是一位技术型创业者,在经营企业中非常看重管理干部所谓的经验,以农耕思维对抗现代思维,对现代化管理体系不屑一顾。创业二十二年,一个规模达20亿级的企业在老板干掉九位职业经理人后,企业死在了信息化时代的边缘。

关系之死

C老板是位70后,不懂技术,也不懂管理,通天的本事就是黑白通吃。只要是他看上的项目和市场,没有他拿不下的,业界、商界都视他为一哥,因为他有关系。五年前他和他的企业死在了关系之上,至今未获自由。

资源之死

D老板是位高材生,凭着海归的独特背景与人脉资源横空出世,讲故事、拼爹妈。三五年业务涉及科技、传媒、娱乐和金融,上帝说,若要让你灭亡,必先让你疯狂。他死了,同时他的企业死在了他所谓的资源论之上。



胆量之行,量力而行,经验之说,虎人的把戏,关系之道,厚德载物,资源之用,初心正否。



消亡在了现在

2003年的一次“非典”催生了一场互联网革命,2008年的一场金融风暴掀起了一场信息数字化革命,2020年的一次疫情似乎只用了60天的宅生活,便颠覆了企业的运营模式。

消费方式的变化让一批企业死掉

某大型房地产企业一直靠传统模式销售产品,做到了业界前茅。疫情期间他的竞争对手都停摆了,而这家企业通过互联网思维,运用线上引流的方式,创造业界疫情期间的销售奇迹。中国某知名装饰公司,五年前就布局数字化运营团队,今年3.15通过新消费方案业绩比去年同期增长50%。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4月1日一场3小时直播,完成1.1亿产品销售。小李原定2月14日情人节举办线下传统婚礼,因为疫情他们策划了一场线上婚礼,获得上亿人参与互动,线上打赏10.3万,他的10位直属亲人还意外的收到价值6800元的7日海外旅游大礼。小张一直在计划怎么定制一套毕业礼服,他一篇文章在线上引发讨论后,海外最牛X的定制品牌免费为他定制了一套毕业礼服。不能线下K歌,线上可以,不能线下看电影,线上却能免费看到最新电影。千里之外的农家产品如今都可以让00后小伙伴自愿推广。

生活方式的变化让一批企业死掉

个性,去中心化,自由主张不仅仅是年轻人的选择,她已经是社会大众的生活方式了。好静地往郊外农村跑,消费体量已经往四五线城市下沉。好动的往精致、华贵、小众性的坐标性场所聚集。懒的重家居空间结构的人性化。雅的重产品功能体验性,简约的人们,简单得每天想丢掉家里的一些旧物件。

孩子们可以一块与父母做饭。但食材宁可自己动手,即便做一道凉拌鸡,整三几个小时,他们也乐在其中,拍完照片,弄完直播汗水合着饭菜吃,还一个劲的说爽。

小王创业很成功,父母奖了一辆价值不菲的轿车,但每次他都是踩着电动车或者搭着嘀嘀去参加各种聚会,他说他在体验最前端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老尹家的公子结婚,父母说买一栋依山傍水的别墅,小俩口却在市中心的地铁口租了一处套二的名宿,他们说让孩子出生后,生活在热闹的市民空间里。


工作方式的变化让一批企业死掉

曾经夜里灯红通明的楼宇景观为什么越来越不常见了,地铁里的吵闹声为什么越来越听不见了,为什么996的工作方式越来越被人们理解透了,为什么甲级写字楼的价值越来越有价无市了,为什么在办公室里开长时间会议的形式落后了,越来越不被人喜欢了。

95后的小陈从未做过销售,但她进入公司6个月的业绩超越了已经工作几年的80后。因为她可以一个月建500人的朋友群,两个月通过喜马拉雅平台成功引流客户,三个月可以在抖音上粉丝过万,四个月可以帮客户策划活动、会议及参与主持。他同时可以线上辅导二十几个客户的孩子们高效完成作业。自己拍摄的小视频转阅量高达数万人次,每一篇推文被读者大量转发。

小曾也是一位90后,通过众筹成立了一家公司,一年时间里头可以完成五十余家企业进行互联网的品牌运营,他们没有办公室,星巴克、家里、共享空间就是他们的工作阵地。钉钉、小程序、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都是他们的工作工具。

小伍是一位农村进城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在城市只工作了几年,买了车,买了房,还取了一位贤妻,因为他勤奋好学、知识面广,目标感强,目前同时担任了三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顾问,自己还请了两位助手,一位90后,一位70后,听说他要成立一家猎头公司,顾问的三家企业老板都愿意出资入股,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不是世界变了,是我们生活在过去太久了

不是小伙伴不忠于职守,而是工作方式变了


三、死在未来

未来在哪?未来在当下,未来已来!如果企业不能给员工一个未来,员工要么给自己创造未来,要么选择一家有未来的企业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某种意义上说,80%的员工都不希望经常性换工作,即便有20%常常跳槽的员工,几乎80%职业生涯都是黯淡无光,毫无建树。出去创业成功的更是凤毛麟角,局指可数。纵观基业长青,持续发展的企业基本上都洞察到了人性和企业活着的本质。企业是一个平台,是一个不断满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平台,是一个具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生态性平台。

1

安全感没了,企业就死了

如果企业员工之间关系紧张,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可能安心工作,环境压抑的企业不可能有创造力,身心健康是员工深层次的需求,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的团队更具有战斗力。

F公司是一家科技型公司,老板80后,员工平均年龄28岁,创业十年不到,年产值几十亿人民币,员工平均工作十至十四小时,企业崇尚健康文化。其健康达人、舞林高手、登山冠军、长跑达人、极限勇士、时尚先锋、阳光少年,每一个“封侯”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一种图腾。公司每一位员工都有一份属于自己、个性化的“健康计划”。身体的、精神的、事业的,每月一次评选,每季一次运动大会,个个都有绝招,人人参加运动;每天晚上9点至10点各种内部群都在秀运动数据和图片即分享心得,他们不但自己锻炼,还引发、带动团队、家庭、家族成员参与健身活动;每年年会还举办承若兑现大会,热闹非凡、青春荡漾、欢天喜地。员工们说:挑战身体的极限比挑战目标的极限难多了。一种文化、一项参与比说教更有价值。员工们的身体与生命安全了,企业经营也就安全了不少。

2

幸福感没了,企业也就死了

经营企业也就是经营员工的幸福感。收入稳定、职业长青、荣誉加身,算不算幸福,算幸福。但不完全是,如果企业更能考虑到员工夫妻关系,父母关系,孩子关系,加以正确引导,并投入人力和物力让员工们认识、认知到,并能处理好各种关系,由此员工内外的幸福感会更加强烈,更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意大利一家顶级的手表企业,经营了150余年,手表零售价从初期几欧元到今天的几十万、上百万欧元一支。企业传承了几代人,而不变的经营法则就是:经营员工幸福感。他们每年花巨资让员工掌握驾驭幸福的技能、技巧、方法与艺术。人力资源老总与各部门干部走访员工家庭,了解员工各种关系的处理,协调员工的父母、伴侣、孩子到不同员工家里去生活、交流,相互影响、相互陪伴、相互嘉许,每一年的“幸福之家”大会都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也是一种精神的升华。他们的“幸福相伴,一生有你”的经营理念也伴随着企业的产品、品牌不断被传颂,被传承,150年从未被丢弃。

3

竞争力没了,企业也死了

学习力也是竞争力。企业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说到底就是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竞争势态下而快速做出反映的能力。当企业解决了员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更关键的是要解决员工的职业竞争力。员工职业生涯中最具有价值的竞争力就是在不同时期的工作胜任能力。企业应战略性、靶向性的设计员工职业通路中的能力模型,并进行系统性能力孵化。农耕时代、工业机械化时代、互联网时代、智能数字化时代之所以社会需求不同,其根本原因是需要的成果不同。企业要持续长青的发展下去,必须解决企业在不同时代下的组织竞争力。

Z公司在中国四十年的发展中,一跃成为全球二十余企业中盈利性,市值性最优秀的一家中国公司。其CEO设计的一套组织竞争力模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战略性的致胜关键。比如好员工培养的模型搭建中,就以三好理论为基础,工作好6项指标,家庭好3项指标,身体好2项指标;根据不同阶段进行升级和优化,并形成了著名的“21项胜任能力模型”,高层领导人18-21项能力,中层干部12-18项能力,基层和关键员工8-12项能力,合格员工6项能力。HR总每年根据公司经营目标,结合趋势和行业、商业的竞争势态,设计全员孵化体系和培育执行系统。如其中一项自媒体运用能力,几乎全公司上下都能在第一时间完成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爱奇艺等十种以上社交平台为自己、为企业发声。企业各条业务线都可以运用现代工具完成内、外部的快速沟通。


疫情期间,有一家销售数亿金额的设备制造型企业。他们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有非常多的创新型管理手段,其中要求员工的一项最基础能力,就是“我为企业文化代言”的能力,全公司2200余名员工人人都能在任何场所不用PPT把38000字的企业文化演讲得行云流水,气壮山河。

G公司是一家集科技,农业,大健康一体的集团化公司。其基业长青的“竞争力文化”助推企业连续23年快速成长。“不换思想就换人”,“能力缺了位,自己换岗位”,“只有身体好,困难吓不倒”,“家庭建设好,争做好领导”,“事业力就是竞争力”等文化要因掀起了企业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和变革。目前该公司成立了企业内部商学院,启动了“百日成才工程”孵化新员工,启动了“业绩突破训练营”项目打造营销铁军,启动“胜共享-赢携手”之合伙人项目,打造内部职业经理人团队,他们设计了三年内让100位十年功勋员工成为公司合伙股东的战略规划。


四、何为竞争力

再不好的环境,优秀组织都能迭代出好的模式,再危机的时刻,卓越的团队都能爆发出潜能,创造出新的商业机会。

过去凭经验、胆量、关系、资源获取的结果不一定是好成果。现代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不能融入和拥抱,不是死在今夜就是死在明晚。

人是企业竞争力的第一资本,组织成员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竞争力是未来企业致胜的核心关键。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成功是企业责任,也是竞争力源泉,老板为员工挡风,员工为企业挡雨,风雨同舟共达彼岸。

联创会"三好领导力"课程5月成都开讲

整理生活 操盘人生




扫码关注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