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明令减负,基层医院的春天来了?

忙忙碌碌中,6月份也即将要过去。6月份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也有很多简单重复而意义不大的工作。最近恰好看到国家卫健委的一则通知,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有感而发。

在这则《卫生健康系统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中提到,“健康系统形式主义突出”,要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破除形式主义顽疾,切实为基层减负。

以笔者在基层之见闻,这样的问题确实存在。而且不止是在基层,就连笔者所在的三甲医院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通知中提到的一些整改措施同样适用于三级医院。

一、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调研等活动

通知中要求,开展医疗卫生机构检查考核评价等活动,不准预发通知,直接查看医疗卫生机构常态化工作。除政府相关部门组织或委托的确有必要的检查考核评价外,其他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和个人不得私自对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检查考核评价,不得以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名义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为其研究收集材料。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

医院的核心是医疗质量,但是围绕医疗工作的还有病历质量、感染管理、污物排放、放射源管理等很多工作。“三天一小查,五天一大查”可谓是司空见惯。虽然这些检查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频繁的检查却也给临床科室带来很多负担,而且检查结束可能还会有招待工作,也给医院带来额外成本。

因此笔者认为这条措施“深得人心”。毕竟繁重的临床工作已经让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更何况很多医护人员可能还承担着科研、实验工作。

督查检查考核

二、统筹材料收取

简化需要基层填报的表格、报送的材料,对相似的表格进行整合,避免多头填表、重复填表。能够通过信息化途径报送材料的,不再要求报送纸质版。

交材料这件事常被吐槽。三天两头交材料、同样的材料重复报送,相信这样的事情很多人都遇到过。对于这件事的解决,笔者倒是抱有乐观情绪因为这两年卫健委一直在推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和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工作,要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比性,以后的数据提取方式肯定是直接从医院信息系统提取,可以极大地减轻医院及相关人员的工作负担。

统筹材料收取

三、精简会议文件

《通知》提倡,合并开会、套开会议、开片会,确保会议减少30%—50%,参会人员相同、内容相近的会议一律合并,能不开的不开。未经批准不得要求下级卫生健康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会,会议只安排与会议内容密切相关的单位及人员参加,减少陪同。大幅精简文件,确保规范性文件减少30%—50%。文件一般不超过3000字,能合并的合并。

频繁的会议也是被诟病的一点。正如通知中提及的,很多可开可不开的会议牵扯了大量的精力,着实让人头疼。

精简会议

四、切实为医务人员减负

减少填报报表负担。整合并简化报表,避免重复填报,对于必须填报的报表,由所在医疗机构指定专门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共享有关内容。

改革完善基层医务人员职称评审工作。不得将职称外语成绩、论文、科研作为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的申报条件。

改进临床医务人员评价考核方法,医务人员的晋升、绩效考核应当采取分类考核方式。对于临床型医务人员的考评,应当以临床工作为重点。

改进继续医学教育。除国家规定相应的培训项目外,不得要求医务人员在指定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机构获取学分,医务人员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平台,所获学分省域间互认。

改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年度工作目标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不得设置超越实际的指标要求。任务目标确定后,不得层层加码。

对于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笔者认为在三级医院没什么问题,但是基层医院科研普遍薄弱、可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也比较少,因此有一定的政策倾斜或者适当放松考核标准还是可以理解的。

基层减负

很多医院都在提类似“把时间还给医护,把医护还给病人”的口号,但是实际上能真正做到的并不多。简单的一句口号却涉及到了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如果这些措施真的可以落到实处,相信一定可以实现为基层减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