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辉煌!中国在建世界最高海中大桥、最大海底隧道!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以往连接珠江口两岸的交通系统已不堪重负,为了大湾区一体化,深中通道的建设被提到议事日程。深中通道工程项目总长约24公里,是世界级的"桥、岛、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是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和《珠三角规划纲要》确定建设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正式通车后,深圳前往中山的时间将由两小时缩短为半小时。



结合地质、水文等条件,深中通道具体采用了东隧西桥的建设方式。西桥就是伶仃洋大桥。整座大桥主体建设是采用了三跨全漂浮式悬索桥设计,伶仃洋大桥最高处已经达到了270米,相当于90层普通楼层。世界第一高海中大桥的称号也被这座大桥得到,结合了港珠澳大桥与其他项目的建设经验,伶仃洋大桥工程师采用了巨型钢吊箱作为桥梁桩基,这项技术也将为今后跨海桥梁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巨型钢吊箱整体耗费刚才近1800吨,整体高度达到了18米左右。钢吊箱不但建造上存在难度,在伶仃洋复杂的地质、水文环境中,下放安装更是难上加难。为了更加安全、稳定的下放安装钢吊箱,工程队动用了自身重量3200吨、吊臂长达135米的亚洲第一大起重船"长大海升"号,克服了伶仃洋海域强风大浪的因素,成功吊装巨型钢吊箱。


深中通道中东隧计划建造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每小时,采用与港珠澳大桥一样采用混泥土沉管铺设,为了满足如此之高的运量,沉管断面长度达到46米,为世界首例,比港珠澳大桥的设计规模更加宏伟壮大。伶仃洋海域下回淤量大、底层不稳定等因素也同样困扰着建设团队,都被中国基建团队丰富的经验、不懈的努力所解决,甚至专门研发一些针对性的特殊装备。

深中通道具体建设分为四个阶段。目前即将完成第三阶段隧道工程与第四阶段桥梁工程同步进行,预计将于2024年建成通车。深中通道的建成是有一条连接珠江两岸的重要通道,缓解了虎门地区的交通压力,并增加了粤西往深圳通道,节省了粤西民众进入深圳出行时间,为粤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助力。而且也是中国基建特别是跨海桥梁工程建设上又一张靓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