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宪忠全盘梳理民法典编纂的7个知识要点,收藏!

公号:无讼学院


中国民法典编纂是一项巨大工程,从民法典编纂工程一开始,就确定了“讲体系、讲法理”的原则。

在无讼直播晚8点中,孙宪忠老师通过对民法典贯彻体系性科学逻辑的几个要点问题的介绍,引发听众对民法典体系化的逻辑性思考,为我国民法典编纂中面临的体系抉择与科学构建民法典的讨论作出铺垫与历史支撑。

并在最后,通过几个重要的知识要点为我们做了整体的梳理和汇总。


1、庞大的民法规范和制度群体必须体系化,必须科学化编纂为民法典;

2、民法典的编纂有法学阶梯和潘德克顿(学说汇纂)两种模式,我国自清末变法以来一直采用潘德克顿体系模式;

3、潘德克顿体系下民法典编纂的典型特征是总则分则相区分,总则为民法的一般规定,分则各编为民法关联性制度群体;

4、总则和分则区分的模式下,总则和分则之间的关系为统辖与遵从的关系,其中总则编对于分则各编具有统辖效力,分则对于总则处于遵从地位;

5、民事权利制度编纂的基本线索,明确的主线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区分;隐含的主线是支配权和请求权的区分,包括物权债权的区分、我国民法中的新型财产权利;

6、人格权编的立法目的是强化人格权保护,提升人格权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

7、婚姻家庭编重归民法体系,其编成的主线是婚姻家庭中的身份关系以及因此而产生的身份权利和义务。

请关注“无讼学院”公众号并回复老师名字,获取直播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