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玄机:384练太极拳的第二条岔路

上一篇文章用馒头和包子比喻练太极拳走了岔路,始终练实与练实还虚是练拳者要做的第一个选择,后者是通往太极之大道,而前者是背离太极的。

本来包子做的好好的,蒸出来软乎乎的,可有的却将包子压瘪做成了馅饼,然后给烙出了酥脆的壳。

相对于松软虚空的包子太极,馅饼就是对太极的背离,把松软变刚硬是练太极拳走的第二条岔路。

孙禄堂先精于形意八卦后学太极拳,后来孙式形意变得跟太极一样柔软,不再硬打硬进。现实中也有很多人是先有硬功夫,比如拳击、举重、外家拳、形意等,然后再练太极拳的,结果是丢不掉硬,把刚硬加到了太极里。

本来太极是强调松,有人公然说光松不行,得一松一紧,练时松用时紧。很显然,这种人是走了岔路而不知。说到底是忘不了用力,要用力自然就紧,还是没明白意、气究竟是怎么回事。

太极拳是阴柔阳刚,阴千万不能刚,阴阳都刚就是双重。

话说回来,后天的身体除非婴儿,成人本来就刚,太极练松,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将刚体变为柔体。这是一个明确的方向,练拳者千万别犹豫、别犯糊涂。你不松彻底就不会有内劲,没有内劲就发不了人,发不了人就心急,心急就瞎琢磨,瞎琢磨就又回到用力的本能上去,于是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