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当年交公粮,可以作为理由提高养老金吗?专家:不可以!

说起交公粮,现在的小年轻或许压根没听说过,但对于六十年代的农民来说,那是刻骨铭心的,也许在你身边一位农村老人,就是当年叱咤农村的种地能手,那个年代只要有力气会干活,就能把日子过好,无怨无悔的交公粮,如今他们年纪大了,可不可以要求用交公粮作为提高养老金的筹码吗?专家说了,不可以!

建国初期,我国一穷二白,农民拿到土地那是干劲十足,热情似火,土地就是聚宝盆,由于当时科技不发达,种地干活主要靠的还是体力,多种粮多打粮就是那时农民的心愿,一时在农村形成赶比超的种地作风,大家都羡慕种地能手,那时会种地娶媳妇都容易,由于土地贫瘠,一亩地收入特别少,但是交公粮绝对不含糊,保质保量。

时光一晃来到二十一世纪,农民种地再也不能致富,甚至养家糊口都困难,尤其农村老人成了家里最大的负担,虽然每月有百十元的养老金,但是实在太低,无法保证晚年幸福,而城里老人却可以领取高额退休金,生活相对舒适,有人提议既然他们年轻时为建设国家贡献力量,有何不可提高养老金最低标准呢?

专家说了,国家也是想提高农民养老金,但是国家要考虑整个大盘,毕竟目前农村老人至少有二亿人,由于这些人年轻时没有缴纳社保,一下子让财政支出这么多钱,根本吃不消,而且仅仅提高农民养老金标准,那城里老人也会有意见,一碗水很难端平,不仅如此,养老金如今很吃紧,但是我国老龄人口还在增加,甚至不得不启动延迟退休,以便缓解养老金的不足。

专家说的确实也是实情,最近两年因为疫情,哪个国家能像我国这样,无论达官贵人,还是乡野村民,都一视同仁,这笔开支可是国家掏出来的,我们也非常体谅如今的难处,只是这批农村老人年龄太大了,现在的下一代或许可以等到这笔提高的养老金,只是他们估计很难等到那个时候,可不可以专门针对他们提高养老金标准?这样开支就不多了,完全可以支付。

人数普查这个做到也不是很难,毕竟以前交过公粮的人,都有纸质证据,甚至更简单的办法就是,农业税从2006年开始取消的,只要2006年以前出生的农民,至今已经满60周岁的老人应该都是符合要求的,各村统计上报,公示核实在世人数,毕竟已经有农村老人数据,相对简单,发放还是以前养老金的卡号,这样他们就可以在有生之年享受更多的福利,你们认为应不应该提高他们的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