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金琥快速“長胖”,這就是幹得不能再幹的乾貨,給你滿滿的驚喜


金琥以其渾圓飽滿,堅實有力,密生金黃球刺的硬漢形象,在仙人球類植物中獨樹一幟,讓人眼前一亮,市場前景光明靠的就是陽剛的個性。

很多人都覺得金琥生長很是緩慢,從一個雞蛋大的小球長到碗口大,沒有個三年兩載時間是出不來。但其實只是因為大多數人沒有完全掌握金琥的習性。要讓金琥快速“長胖”,大有學問。

養好金琥,大多數人都知道關鍵在於陽光、水分、肥料和基質的最佳安排。也知道在這四個基礎性的條件中,最重要的是肥料。但真正如何達到生長效益最大化,沒有深厚的實踐打底無論如何是學不來的。



金琥養“胖”的最大秘籍

如果你養的金琥施了肥,依然長得慢,真正的高手會斷然告訴你:肥量沒有施夠!

要把金琥養到“膘肥體壯”,就是要施肥、多施肥,勤施肥,別擔心肥害!很多人都誤以為仙人掌類需肥少,但金琥絕不是這樣!金琥主要的需求是鉀肥和磷肥,少量配合氮肥。

金琥的施肥:基肥

要養好金琥,充足的基肥必不可少,要適當加大基肥在培養土中的比例,以1:4左右為好。將腐熟後曬乾碾碎的鴿糞散一半混入培養土中,另一半放入盆土中層靠近花盆四周的地方。這麼做是根據根系生長的“盆緣優勢”的原理。

剛發出的幼嫩根鬚耐肥有限,只吸收散在培養土中的養料,當根鬚逐漸成熟延伸至盆壁附近時,就能吸收到充足的養料。保證它的旺盛生長。

只此一個關鍵點乾貨,就足可以讓你的金琥生長態勢提高1/3以上,切記!



金琥的施肥:追肥

金琥的追肥多用在春秋生長季,一般每7~10天一次,每次施肥量與平時澆水量持平,最好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進行,雨後的第二天施肥效果更好。追肥前先鬆土,以便肥水滲透到盆土深處。肥水濃度以3%~5%為宜。

當然,肥水最重要,並不表示光、土、水相協調就可有可無。金琥喜光,且有趨光性,應定時轉盆,這樣才能球體端正,好看。露天栽培的頂部要遮上透光良好的塑料薄膜。夏天遮陽降溫,平時則減少對球體生長點的汙染。



金琥的基質

用來栽培金琥的培養土,要呈顆粒狀,這種土除含有豐富的腐殖質外,還質地疏鬆,排水良好,還能保溼,酸鹼值呈中性或微酸性。培養土中還要加入適量的有機鈣,如陳牆灰或蛋殼粉等。這是金琥等陸生類型種類的特殊需要。切記!

金琥的澆水

金琥澆水應採用“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讓盆土有幹有溼。適當控水,有利於根系的生長,澆水過多,反而易引發根系腐爛。

另外,金琥喜歡較高的空氣溼度,在春秋生長旺季以及炎夏,如能經常保持70%的空氣溼度,金琥的表皮就會碧綠而有光澤。

以上,是在完全實戰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有著非常重要和實用的操作可行性,對於其中的關鍵點,如果能一同把握好,快速讓金琥“胖”起來,一點也不難!